家长都焦虑到病态,但本源并不是升学,而是社会阶级分化和未来巨大的就业不确定性

【本文来自《不用中考?十二年贯通式学校能否减轻升学焦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哪有什么升学焦虑?!不过是伪命题罢了,焦虑是焦虑,家长们都够焦虑到病态,但焦虑的本源其实并不是升学,而是社会阶级分化和未来巨大的就业不确定性!简单说,焦虑的不是升学,焦虑的是就业!!高考不是真正的指挥棒,就业才是!

现在就业市场发展越来越畸形了,随着大学扩招二十年下来,每年一千多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处人满为患,各种就业渠道和市场都已经习惯性的只搞“择优录取”一个标准,逐渐都忘什么岗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从各级公务员考试到国央企招聘,那些总部高级管理岗位优先招募硕博高材生情理之中,但更多十八线城市甚至县乡分支机构基层单位也都有样学样,最基层的劳动岗位也都无限拔高学历门槛,慢慢这些年下来,我们以工农为主体,以工人先锋队为核心发展过来的执政党执政的国家,公务员和国央企里却慢慢没有自己的工人了!不养工人了!,每年入职寥寥的几个高材生搞科研、搞管理、搞表格,写材料确实有需要,但还有更多相对简单的体力劳动岗位,基础运维工作等等,根本不需要高深理论知识,更需要有主人翁精神和实际上手经验的工人!而这些岗位,越来越多用业务外包和劳务派遣工的形式维持,所谓社会化服务,真正用人单位和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规避用人管理成本和风险,转嫁社会责任。京东一家民营企业还能做到和百万快递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承担五险一金承担用人成本和管理风险,反而那么多国央企却越来越不养自己的工人了!这在社会主义中国是多么吊诡的事!

如果,在国家公务员和中央地方国央企的带领引导下,社会用工能回归理性,不再盲目唯高学历论,根据实际需求,给专业对口的高职高专技校毕业生适当的名额,在企业发展里,回归过去高级钳工收入比车间主任还高那种行政、技能两条路,像军队士官和军官那样设立不同的发展路径,不要把曾经好的制度搞成一锅粥,让体力劳动和技能劳动者,拥有和智力劳动相比差不太多的社会地位;如果,只要孩子不憨不傻,不管是不断学习深造还是在什么职业学校学得一技之长,将来都有机会谋个正式工作,能安安稳稳的养家糊口,哪还有什么变态的升学焦虑和高考指挥棒!!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