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年代亲历公用电话的国产化的全过程
【本文来自《C919今年到现在只交付了7架--中美激烈的经济战和科技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十方观复
- 2008年奥巴马当选了之后很快开始亚太再平衡。这个时候还不警惕吗?
军标和民标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但核心子系统不下决心自己搞,想投机取巧用人家的以至于今日之困。
别总说发动机。商飞想从外国人手里引进的东西多了。所谓的国产化也是合资建厂而不是自主研发。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是不是全要再自主研发?是不是没想到人家会用股权穿透的模式卡脖子呀?
又是敌人太狡猾,我们太善良的剧本。
没有搞过研发生产的人,才会有这种质问。
我90年代亲历公用电话的国产化的全过程,大致的思路就是国外城市小,都是单机版的公用电话,中国幅员辽阔,搞单机版的公话作用很小,需要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发行卡的系统,另外进口的电话机价格很高,需要国产化。
一开始,除了全国发卡管理系统自研外,其他都是提要求让老外修改完成的。电话机国产化第一步是做显示屏的那个防爆玻璃,其次是铁壳,这个不影响功能,再次话筒,显示屏,这两个属功能简单的部件,然后才是卡读写器,最后才是主控板。一步一步,不可能一口气全部替换的,万一不工作,连问题都找不到。
印度阿三工程师的问题很多时候就是这个问题,一口气替换了几个部件,结果找问题的时间比研发时间还长。我们的同志很多都跟阿三思维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