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人印象翻盘:一年两家公司上市 从种茶为生走到“工业明珠”

500

问道者 | 李 百

2025年在安溪发展史上可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两家由安溪人创立的实体企业分别在科创板和港股上市,并且分别代表了现代高科技和传统产业的极致典型,给安溪人大大长了脸。

500

八马茶业最近通过港交所聆讯,不久前,恒坤新材科创板上市申请也顺利过会。这两家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王文礼和易荣坤都是土生土长的安溪人。不过,在土生土长的安溪人里,两家企业并非最早的上市公司。

500

早在2008年三安光电借壳天颐科技,林秀成因此成为第一位拥有自己上市公司的安溪人。三安光电是国内光电行业的龙头企业,现在市值740亿元。三安光电的高科技属性第一次改变了外界对安溪人的印象。也是在2008年,另一位安溪人陈发树创立的新华都在A股上市,实现了安溪人IPO零的突破。

500

只是比较遗憾,这些上市公司的注册地都不在安溪本土。

易荣坤刷新了外界对安溪人的印象,恒坤新材是中国制造业的极致典型。

众所周知,美国至今还能卡我们脖子的只剩下高端芯片。芯片制造离不开光刻机,有光刻机没有光刻胶,同样造不出芯片。目前我国高端光刻胶的对外依存度仍然很高,95%以上ArF光刻胶和80%以上KrF光刻胶都要依赖进口,美国正是瞅准了这一弱点,通过长臂管辖向荷兰、日本等国企业施压,要求他们限制向中国供应高端光刻胶。

500

针对美国的卡脖子,中国明确将光刻胶列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原材料”。恒坤新材制造的就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原材料。”按照招股书的提法,恒坤新材是境内少数具备12 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换个通俗说法,恒坤新材已经具备了高端光刻胶的制造能力。美国的卡脖子为难了中国企业,但也给中国企业创造了机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场研究,2023年度恒坤新材的SOC与BARC在境内销售规模排名位列国产厂商第一位。在境内前十大晶圆厂中,多家都已经成为恒坤新材的客户。

500

招股书在客户上是保密的,不过从公开信息可以初步判断,恒坤新材的客户群体应该少不了国内芯片龙头中芯国际,还有上证报提到的英特尔公司。从客户信息不难看出,恒坤新材不仅是中国制造业,也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工业明珠”。

八马茶业则是传统产业的极致典型。

500

安溪曾经是典型的贫困县,依靠自己的骨头长肉,脱胎换骨长成了国家百强县。现在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1400亿元,连续十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安溪人几乎家家户户种茶,年产值400多亿元,茶产业至今仍是安溪的支柱产业。

王文礼被认定为安溪铁观音世家王氏家族的第13代传人,目前年营收超过20亿元,红茶、岩茶、铁观音的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八马茶业是国内第一家拿到风投的茶企,在国内茶企中也最早冲刺上市。怎奈A股上市门槛太过刁钻,本指望能成为“国内茶企第一股”,结果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如今在港股通过聆讯,虽迟到了几年,也算功成名就。

500

王文礼早年在深圳当过记者,后来与家人一起创立了八马茶业。易荣坤早年在一家港资企业工作,后来回到厦门创立了恒坤工贸公司,先是为松下、夏普等电子企业代工精密部件。2008年金融危机后,恒坤新材顺势转型,把目标锁定了技术和资金门槛都相当高的半导体材料。

从贫困县里走出的安溪人,他们沉下心来扎根实体,并且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他们对改变安溪人的外界印象功不可没。恒坤新材和八马茶业应该都会在今年内完成挂牌上市,这将是安溪人的新标签。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