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出息”到“有担当”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
初秋,一首名为《没出息》的魔性神曲突然席卷两岸社交平台。
这首歌改编自台湾民进党民意代表王世坚质询时的“金句”:“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睁眼说瞎话……没出息!”当这段质询视频被大陆网友重新剪辑、谱上旋律后,瞬间成为现象级爆款。
王世坚怒拍桌面的夸张表情,搭配“连滚带爬”的魔性歌词,不仅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创下百万播放量,更“红回”台湾,引发岛内网友争相模仿。
有人调侃这是“政治人物跨界娱乐圈”,也有人直言:“这首歌戳中了所有在现实中挣扎的年轻人——但比起个人的‘没出息’,更让人愤怒的是某些政治人物的‘真没出息’。”
一场跨越海峡的“解构狂欢”
《没出息》的走红绝非偶然。王世坚作为台湾政坛的“话题制造机”,从早年承诺“柯文哲若当选就跳海”到如今成为神曲主角,其戏剧化表现本就自带流量。
而大陆网友的二次创作,则通过魔性旋律与政治话语的碰撞,完成了一场对“台独”言论的解构与反讽。当歌词中的“连滚带爬”从质询现场延伸到两岸民生现实,当王世坚的“怒吼”被改编成摇滚版、烟嗓版,甚至被台湾网友制作成AI动画MV,这场狂欢早已超越娱乐本身,成为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对话。
“这首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政客的荒诞。”一位大陆网友在评论区写道,“他们口口声声说‘独立’,结果让台湾经济‘连滚带爬’;他们高喊‘民主自由’,却让年轻人连买一套房都要‘哽咽’。”
而在台湾,也有青年坦言:“我们这一代人,从小被‘台独’教育洗脑,但长大后才发现,真正的‘没出息’是那些为了私利出卖民族利益的人。”
“没出息”的政客,拖垮了台湾的未来
神曲的爆红,恰逢赖清德当局“台独”行径愈演愈烈之际。这位民进党领导人上台后,公然宣扬“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变本加厉制造“绿色恐怖”,打压反“独”阵营。
对外则勾连外部势力“卖台乞援”,强推两岸“脱钩断链”,甚至叫嚣“以武谋独”。这些操作不仅让台湾陷入兵凶战危的险境,更让普通民众的生活“连滚带爬”。
台湾青年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房价收入比位列全球前列,许多年轻人被迫“蜗居”或“逃离”。而民进党当局却将巨额预算用于购买美国武器,而非改善民生。
一位台湾青年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我们这一代人,不是‘躺平’就是‘润’(run:离开),因为政客们把台湾的前途‘躺平’了,把我们的未来‘润’没了。”
年轻一代的觉醒:从“自嘲”到“自省”
《没出息》的走红,意外成为两岸青年反思的契机。在大陆,年轻人通过神曲调侃生活压力的同时,更深刻认识到“台独”对两岸关系的危害。
一位参与改编歌曲的音乐人表示:“我们用‘连滚带爬’自嘲,但绝不允许有人让国家分裂‘连滚带爬’。”
在台湾,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打破“台独”叙事,主动了解大陆发展。
“我曾以为‘统一’是遥不可及的政治口号,直到我在大陆实习,看到这里的高铁、5G和移动支付。”一位台湾交换生说,“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没出息’是固守偏见,拒绝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这种觉醒,在台湾“80后”“90后”群体中尤为明显。他们通过社交媒体、两岸交流活动,逐渐认识到“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
从“神曲”到“行动”的统一担当
神曲的爆红,最终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年轻一代该如何为统一贡献力量?答案早已写在行动中。
在大陆,大学生们通过“海峡青年论坛”“两岸大学生文化营”等活动,与台湾青年建立深厚友谊;他们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大陆发展成就,反击“台独”抹黑。
在台湾,越来越多青年主动参与两岸实习项目,用脚步丈量大陆发展脉搏;他们录制视频分享真实见闻,打破岛内信息茧房。
更有海外留学的台湾学子,自发组织读书会,研读两岸历史与政策。这些微小却坚定的行动,正汇聚成推动统一的青春浪潮。
一句神句、一首歌曲、一个表态,已然成为引发两岸青年共鸣的文化符号,折射出两岸青年在网络时代共享的文化密码与情感频率。
目前大陆盛行的AI智能、校园小零嘴、内地奶茶品牌、短视频、社交平台等在台湾年轻人中也很流行,这些身边的小事形成了两岸年轻一代的纽带。
台湾当归,民众盼归
《没出息》的神曲狂欢终会告一段落,但两岸青年对统一的追求永不停歇。
当王世坚的“怒吼”被改编成自嘲的旋律,当“连滚带爬”成为反思的起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的创造力,更是一个民族向心力。
历史从不等待犹豫者,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年轻一代或许会自嘲“没出息”,但在国家主权和民族大义面前,他们从未退缩。
从“神曲”到“行动”,从“解构”到“建构”,两岸青年正用各自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统一篇章。
正如神曲结尾所唱:“从从容容的日子,终会到来。”而这一天,因年轻一代的担当,必将更快到来。
我们期待,两岸青年能携手共进,欢迎台湾早日回归母亲的怀抱,让中断的对话重新连接,让共同的文化基因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血脉同源,台湾当归,这是两岸民众共同的期盼!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