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落锁,它的意义在哪儿?
【本文来自《我是三十年的修理工:车辆事故解不了锁打不开车门,真不能把锅甩到隐藏式门把手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进城一农民
说行车自动落锁是为了防止偷盗,就愧对三十年的修理生涯了。
隐藏式门把手的最大隐患是,哪怕解除了电子锁后,失电把手弹不出,或者没得机械把手,车外还是打不开门。
用大家常用的室内门锁来类比下,哪怕是你解除了反锁,没得把手你门外也打不开门。
很多隐藏式门把手从一测摁下去是可以翘出来的,”冂型“弹出的隐藏式门把手我不清楚,但这不是主要的,只要解锁。隐藏式的就会弹出,碰撞被切断12V电源而且还是在碰撞信号没发出前,这种概率极低极低,只要没解锁就是传统门把手,你在外面也打不开,还是等于零,纠结隐藏式还是传统式毫无疑义,造成人员这种非直接撞击造成的伤亡,除了12V电源在碰撞信号没产生前被切断电源还得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车内人员都处于昏迷状态,但凡驾乘人员有一个还有模糊意识,从内就能找到内把手也能拉开,但可惜的是,今年记得有一起事故,驾驶员昏迷中,一名女乘客只知道拍打车窗,却不知道去找内把手,也有的人说,都怪内把手太隐蔽了,新的设计方式,难道车主不应该告知家庭的每个成员吗?不应该提前告知第一次坐你车的其它人吗?为什么没人去责备我们自己安全意识淡泊呢,每次事故我们是应该痛惜,但更应该反思,你不能否认的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说空档滑行省油,不仅不懂车,还缺乏安全意识。上手一件新产品,很多人甚至连车主手册都不看
说自动落锁,我是没搞明白它的意义在那儿,但这个功能是由国外车企引领的,我说的这个功能可能是西方为了防盗而设计的,我在文中也只是说”可能“,并不确定,但根据门锁结构和电动上锁来看,在碰撞时能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并没有什么说服力。我不是一名”机械式修理工“,这从文中关于电瓶设置的位置我相信你也能感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