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事故解不了锁,打不开车门,这事真不能把锅甩到隐藏式门把手上

【本文来自《成都一汽车碰撞起火,多人合力未能打开车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pfsense
  •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有很多反人类的设计和营销行为,包括且不限于:

    1、隐藏或半隐藏门把手

    2、没有设置内开门机械拉手或不在明显位置

    3、筷子悬挂

    4、行车中ota强制升级

    5、仅配置一体式不可维修大灯车灯

    6、以油车车架强度承载重得多的电车

    7、车机启动播广告

    8、没有考虑维修的便利,很多简单故障需要深度拆解才能维修

    9、大电池无法给小电池充电,无法给车内控制电路供电

    10、电池设定里程后锁定,需要缴费开锁

    11、电池约定为租赁,租赁期过后要续租

    。。。。。。

      隐藏式或半隐藏式门把手,可能会在东北地区冰雪天气的时候结冰导致开不开,但不论传统门把手还是隐藏式门把手只要没解锁,从外边都打不开,否则车的防盗将毫无疑义,我到现在搞不明白,进入本世纪以来,车就开始了行驶中自动上锁功能,这功能的意义何在,做为三十年的修理工,我至今没搞明白,根据锁机结构,关闭车门有两道锁,人在驾驶室内一个彪形大汉用脚踹都难以打开,何况在行驶中人系安全带,不论车多激烈 的碰撞或翻滚,在安全带的束缚下,人体更难在不可控的惯性下撞开车门,不相信大家可以自己去试试。虽然现代车都有撞击自动解锁的功能,但高速的时候撞击力度最大,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12V的蓄电池的电池才有可能被切断,而低速时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锁车更大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车外不相关人员入侵,比喻等红绿灯时被摩托党随手打开车门拎走贵重物品,这种情况虽然在我国极少,在国外很多,行驶自动落锁很有可能出于这个目的而设计的,人上车行驶自动落锁,但应该在车速超过60的时候自动解锁,只要没关闭点火开关,车速低于60的时候可以再次自动上锁,实际上这个功能在我国真的毫无意义,因为我国太安全了,我的车也有自动落锁功能,但我已经解除了,在此,还有一个用车建议,两后车门都有机械儿童锁,我孩子四岁后,我都是让他坐在主驾后的后座上,左后侧的儿童锁锁上,右侧的不锁上儿童锁,我妻子一般坐在右后侧,如果拉孩子一人,我会把行李放在右后座位上。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各种场景,这样安全性更高。小米的这次事故如果没有自动落锁,别人也能从外面施救,总不能四个车门都撞变形打不开吧。虽然碰撞能自动解锁,但不要寄希望每次碰撞都能解锁,解锁的前提是安全气囊电脑得判断发生了“碰撞”,一个高速轿车钻到大车尾部,防撞梁纵梁还没碰到,货车的厢体尾部可能已经侵入到A柱的上部(薄弱环节),此时减速度如果达不到碰撞的阈值,安全气囊不会引爆,也不会发出碰撞信号,这就是轿车钻大货车尾部一般都比较惨烈的原因,有的气囊没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更要命的是12V电瓶和保险丝盒都设计在左侧纵梁上方叶子板内侧,这就很容易出现碰撞信号还没达到阈值,结果电瓶或保险盒撞废了,安全气囊没爆,没解锁就会发生。这里要说一下有些欧系车将电瓶放在后备厢内靠近C柱的地方,还有的放在主驾座位下面,也有的放在发动机舱雨刮盖板下方,这些都是相对比较更安全的位置,但布线不方便而且线长,维修也不方便,所以我认为SUV车的12V蓄电池和保险盒离地位置相较轿车更高,追尾大货车12V电池或保险盒被撞坏的机率更大一些。电车将把两者都下沉到纵梁平齐的位置,虽然维修不方便但安全性会大增,当然,华为车针对这种情况做了更高的冗余设计,没有12V电源,四个车门锁都有电容,收到碰撞信号照样解锁,这也是今年余大嘴才公布的。

       车辆事故解不了锁,打不开车门,这事真不能把锅甩到隐藏式门把手上,哦,这种设计象自动落锁一样,也不是国产车,或者新势力首创的,它照样来自于国外的前沿(时尚)设计,也别把锅甩给新势力,象没有内置门把手是国产车吗?是新势力吗?有且只有一个鼠标。

     一体式大灯同样也不是国产车更不是新势力引领的技术,同样也是进口车,LED点阵大灯和激光大灯确实有它的优势,因为不再象过去的灯炮容易坏,再考虑到其它因素,一体式不可拆解也有它的合理性,”以油车车架承载更重的电车“,你这纯属臆想,小众品牌的我没见过,只要是头部品牌的新能源车它的车架要远比油车厚重的多,而且大都采用了笼箱式结构,用料非常之大,以前轿车受到侧向碰撞时经常能看到车身纵向V型弯折,现在的主流电车的事故你找出一个来看看?维修便利就更不用说了,电车的部件小空间大,维修便利是天然的属性,这和那些大排量的发动机的油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电车没法给小电瓶充电?你这开的是那个世纪的玩笑,电车从诞生之日起就有DCDC,直接把高压直流电转为直流的14V给蓄电池充电,你这真是离大谱了,后边的话更是不用再驳你了,一句话,你没一个结论是对的,真没想到还有44人给你点赞,看来新事物人们了解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