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赛力斯明日启动PDIE,交易规模约15至20亿美元,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据“独角兽早知道”独家消息源,赛力斯(601127.SH)将于10月15日启动港股上市前PDIE(Pre-Deal Investor Education),目标交易规模约为15亿至20亿美元(视市场反馈和条件而定)。赛力斯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截至10月13日收盘,赛力斯(601127.SH)报161.50元/股,市值2637.89亿元。
综合 | 招股书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据招股书,赛力斯是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公司凭借近四十年的行业经验和运营优化,实现了多项业务里程碑。
1986年,赛力斯从弹簧和减震器业务开启了第一次创业,并扩展到摩托车业务;2003年,公司抓住自主品牌汽车崛起机遇,与东风汽车合资进入整车制造领域;2016年,公司全面转型至新能源汽车领域,于2021年发布问界品牌,树立了“智慧重塑豪华”的品牌定位,并推出了系列车型。
赛力斯的核心品牌问界自推出以来,旗下车型销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成功推出问界M5、问界M7、问界M8和问界M9四款车型。其中问界M5创下上市当年新品牌单车交付量破万的最快纪录;问界M7成为中国市场30万元级最畅销自主品牌车型,2024年交付量约20万辆;问界M9则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2024年交付量逾15万辆;公司于2025年4月发布的问界M8,亦获得市场追捧,正式上市后仅24小时大定即突破3万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问界品牌在2024年下半年以82%的NPS净推荐值登顶新能源汽车口碑榜首,且2024年问界品牌全年总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
赛力斯具备“垂直上量”的高质量交付能力。公司的“超级工厂”及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可保障公司问界系列产品的高质量敏捷交付,支撑了问界M9实现上市10个月生产超15万辆的“上市即上量”。公司高度重视质量控制,问界系列产品市场质量表现成为行业标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连续三年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
公司的问界品牌已形成包括问界M9、问界M8、问界M7和问界M5四款车型的产品矩阵,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市场覆盖,以精准价格梯度与场景化功能组合,全面抢占高端用户市场。
在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新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受到市场欢迎,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增长:收入由2023年的358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至2024年的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毛利率由2023年的7.2%增加至2024年的23.8%,同比增加16.6个百分点,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1.8%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6.5%,同比增加4.7个百分点。
净利润于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现盈利。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赛力斯是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2023年,公司录得归母净亏损24亿元;而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亿元及29亿元。
据赛力斯半年报显示,2025年1-6月,赛力斯共实现营收624.02亿元,同比下滑4.06%,实现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毛利率达28.93%,上年同期为24.06%。
于往绩记录期间,赛力斯的绝大部分产品及服务均在中国销售。然而,公司亦已进入海外市场,已在欧洲、中东、美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进行业务布局。欧洲方面,已扩展到挪威、德国、英国、瑞士等市场,标志着成功完成初步的全球市场扩张。
于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海外收入分别为39.22亿元、49.76亿元、42.11亿元、18.48亿元及14.22亿元。
赛力斯计划继续扩展至其他国际市场。公司的目标是建立和增强海外销售和服务能力,并调整软件系统的用户界面,为海外市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形成核心技术能力,构筑起行业竞争优势。技术实力的不断积累夯实了产品质量与性能基础,进一步巩固竞争壁垒,使公司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目前,赛力斯有多家智慧工厂,主要生产问界系列,分别为赛力斯超级工厂(龙盛)、赛力斯超级工厂(凤凰)和赛力斯超级工厂(龙兴)。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年产能合计约为600,000辆。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体问界门店包括位于中国240多个城市的超350个AITO用户中心和超700个体验中心。
凭借逾20年的汽车行业经验,赛力斯已形成带领问界车型走向成功的核心技术能力。同时,公司建立了可靠且可扩展的供应网络。公司在与行业领先的供应商(如华为、宁德时代)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之上,共同打造了一个开放、包容和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
于2024年8月23日,赛力斯与华为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以总对价人民币115亿元收购华为所持当时全资子公司深圳引望10%的股权。借由该交易,公司预计将通过此次收购不断完善公司的运营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大对智能汽车技术的投资,提升智能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强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关系,持续加强公司在先进车辆智能化技术布局和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同时扩大与战略合作伙伴的生态合作。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动:智能化重塑消费者购车偏好;人工智能为汽车智能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产业跨界融合催生全新商业模式与产品形态;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将持续增长;及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自主品牌将继续快速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由2021年的15.2%增至2024年的48.9%,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6.9%。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国产品牌占据了2024年最畅销车型的前20名,在销量前20名车型中占据了18个席位。
在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细分市场,国产品牌亦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2024年有7款国产品牌车型跻身销量前10名。其中,问界M7在国产品牌高端车型中销量排名第一。
中国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进入壁垒包括:初始投资高;稳定的供应链生态系统;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壁垒;生产成本及规模经济;智能生态系统及配套服务;及全流程整合能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销量计,问界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3.7%,而按2024年销量计,问界在中国高端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三。按2024年销量计,问界M9在中国售价人民币50万元级乘用车车型中排名第一。
根据公司的策略,本次赛力斯香港IPO募资净额拟用作以下用途:用于公司的研发投入;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