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新剧,敢不敢再黑一点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腾讯站内热度破30000,热搜上个不停。
或许是今年最“爆”的一部现偶剧。
乍一看,的确够劲。
有悬念、有冲突、有反转。
还有,难得的“恶女”上桌。
用假人设、假父母伪装高知家庭,来了一场豪门“骗婚”。
每句谎话,都在走钢丝。
而她的丈夫,霸总沈皓明(陈伟霆 饰)也不是什么好鸟。
他瞒着什么家族秘密,不戳破妻子许妍(赵露思 饰)的谎言,和她各取所需。
贡献了一幕幕名场面。
比如,同床异梦。
揪心虐爱。
对抗路夫妻。
但和这个剧的主题一样,看完之后Sir也感觉到,这是一轮精心针对观众的“诈骗”。
许我耀眼
“失望”“烂尾”“前后不一”“拼好剧”的批评,也伴着这部剧大结局后开分6.5冒出来。
假名媛上位,的确是抓住了近几年的娱乐八卦热点。
看上去是恶之花。
包装精美“不纯爱”的噱头下,还是熟悉的傻白甜追妻戏码。
01
假冒伪劣串串剧
这个剧的前半部分,还是很懂怎么埋钩子的。
第一集,豪门婚前试炼。
许妍俨然一副名媛培训班优秀毕业代表,慢斯条理地应对着沈家人的考察。
然而对面boss实力也不容小觑。
毕竟是今年已经凭借“疯妈”形象火了一把的温峥嵘。
假爹冒充建筑学高知侃侃而谈的时候,婆婆抛出来一个生活死角:
您就职的那个国外高校我也去过,周边有一家中餐馆,招牌菜北京烤鸭不错啊。
而这个坑,假爸爸巧妙避过:
那家店明明特色是川菜,您记错了吧。
镜头一转,许妍为了完成这个谎言,直接带这两位演员来了一个国外旅游,就是为了考察还原每一个生活环境。
这一段的智斗也并不巧妙,只是在打信息差。
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叙事效率很高。
短剧式的爆点节奏+长剧高效转场镜头,是《许我耀眼》节奏上引人入胜的原因。
但这部剧陆续被网友发现,“预制”含量过高。
且不提后期有组许妍创业被网暴的镜头和《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比一复刻。
光是前面这段伪装白富美人设、丈夫私生子以“弟弟”身份示人就满是韩剧《安娜》的既视感。
提到跨越阶级伪装,也少不了《寄生虫》中的气味论。
剧集前期凭借模仿骗术类型片的节奏与拍法,和所谓“好女人获得名声、坏女人获得一切”的人设反差遮盖了主题的空洞和主角的AI式演技。
但是随着后期的变化,还是展示了核心的虚无。
前几集还能看,因为大部分还是围绕着女主和豪门阶级的PK战展开。
不说其中的逻辑大多靠豪门攻略对象和恶毒配角的降智来完成。
△ 练了一个月水袖,就轻松攻略了一整个豪门太太团
好歹还是事业线,也喊出了几句大女主口号。
剧中前期看似塑造了一个敢于将野心写在脸上的“伪恶女”,这呼应了当下观众“厌蠢慕强”的审美。
但是很快,这个所谓的恶女开始被纯爱彻底“洗白”了。
她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钱和机会,而是为了得到霸总老公沈皓明的爱。
剧集到了中段两人互相揭穿之后,极其突兀地开始转折。
剧集中后段,当两人互相揭穿之后,剧情没有走向更深刻的博弈,反而滑入了“追妻火葬场”的套路。
男主沈皓明从精于算计的合伙人,转变为深情“追妻”的忠犬,其动机从“利益”变为“爱情”,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心理铺垫。
△ 这位古风小生爱不爱?
全世界都被这对豪门夫妻绑架陷入了他们的爱情play。
一边是“她真的好善良好不做作”的大女主创业,一边是“许妍,我罩的,懂?”的霸总追妻。
女主辞职进行直播卖货效果好,是老公一家的打赏。
女主的衣服品牌走起来,霸总又是讲课又是陪同调研。
揭开现实恶女的伪装,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回到了小白花套路:
为了帮丈夫搞定难搞的黄总,她亲自去照顾人家的母亲,让患有阿兹海默的老人直接痊愈。
被像臭狗一样地玩耍了十几集,许妍和沈皓明分手后,沈母突然就站在了媳妇的这边,开始懊悔自己不该有门户之见。
渲染了好几集多么难谈拢的外国投资人,千里迢迢就是为了见证这对伪人夫妻为爱鼓掌。
去小镇找一位古怪的蜡染老师父,打开他心门的方式竟然是女主大喊一声:因为你不敢面对你依旧爱着你的前妻!
细思极恐。
难道这个剧男女主之所以演得如此伪人,是因为这是一个关于人类观念被外星伪人洗脑的科幻寓言?
不然怎么每个人都被搅进了这对夫妻的甜宠磁场,宁可违背自己的一生观念,也要促成这对真爱?
当看到离婚冷静期男主耍赖拖到最后一秒也可以变成一种发糖的时候。
怎么说,我觉得这个剧欠地产圈、蜡染圈、民政局,还有我一个道歉。
热点争议人设+短剧节奏+突兀转折“纯爱”+鬼打墙土味发糖流水账。
《许我耀眼》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像一间串串房一样的串串剧。
包装得精美,但是越住下去毒性越大,内核还是那套老破小。
02
又一个为爱沦陷的的“女间谍”
《许我耀眼》的前期声量,走的是两个标签:“恶毒女二人设上桌”和“解气还击”。
整部剧不断地打出多方位的压力牌:
父母从未给予女主无条件的爱,困在小县城无法飞出去的惶恐,大城市牛马勤勤恳恳干了三年无法升职,被富婆婆呼来喝去取快递……
解决的方式,也是表面喊着“要争要抢”,实际上还是依附老公在背后各种解决。
这后期疲软,正是因为其“爽感”未能深入,在价值观表达上出现矛盾和妥协,导致情绪刺激过后只剩空虚。
只能跳回古早狗血剧的情感结构+时不时发癫图一乐。
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突破。
这部剧只是极度表面地满足观众们的委屈感,却把所有的答案指向一种性缘关系上的一劳永逸。
说实话,揭开这些热热闹闹的性癖乐子,底下完全是现代人强烈的创伤下的迷失。
许妍时时刻刻被一种不配得感包围着。
只有利己主义和资源置换一条路子。
不敢真正破坏将人异化的拜金的世界观和性缘脑。
就算跳出去重新创业,她的一切都是由老公的资源支撑。
这仿佛在说:
你的挣扎是合理的,但出路不在于打破规则,而在于找到一个承认你的“救世主”。
尽管她高呼“有野心有手段”,但其事业上的闪光点,最终往往落点在“获得男主赞赏”或“赢得豪门婆婆的认可”上。
那么她的这种独立,更像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入职男方企业,拼命表现。
全部的不配得委屈,到最后,还要用一场幼稚的恋爱偿还。
于是,“纯爱”就变成了这个剧里的人物的赎罪券。
这是一种更大的遮蔽。
《许我耀眼》试图探讨“捞女”形象,但最终用“为了爱”作为女主所有行为的终极动机。
让一个以野心为噱头的故事,滑回了“纯爱”的安全区。
这实则是用“纯爱”的赎罪券,赦免了其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就像所有人都在期待魏嬿婉当上主角,可后期她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如。
这反映了创作上的怯懦:
既想利用“反套路”的坏女人吸引眼球,又不敢真正让她颠覆传统的女性幸福模板。
最终让她在套路叙事中走上自己不屑的小白花的宝座。
完成了一场盛大的自我安慰。
03
恶女上桌,没那么简单
这样一部注水串串剧,依旧能够引起大众的呼声。
证明,国产影视还是需要一个新颖的“恶女”形象。
只是,还能不能期望写出一个假人设、真拜金的女主?而不是回归保守?
或许,应该彻底打破剧集基底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而不是靠着男主比女主更烂来一次次把剧中的“资源交换”论合理化。
剧中有一段虐恋戏份,沈皓明一直和前女友的妹妹暧昧拉扯,直到她酒醉的时候,男主和她父亲的合作最终确立。
沈皓明突然变脸,说一切都是演的,自己还是唯爱许妍,和妹妹打交道只是为了这纸合约而已。
剧集对这一幕的塑造,竟然也是当作一种糖点来展示的。
好家伙,原来解决女主出卖灵魂的困境的方法,是让男主卖得更low,还隐隐当作一种“正确”。
这说到底,也是一种胆怯,剧集没能面对真实的欲望,用纯爱漂白咧拜金女拜金男。
国内外影视不乏讲述这些骗子真实心理的经典作品。
在一些对恶男的塑造中,它们是不惮于讲述这种自恋情绪和人性摇摇欲坠的异常的。
阿兰·德龙在《怒海沉尸》中演了一个野心巨大的穷小子,出于嫉妒在船上杀死了富二代好朋友并顶替了他的身份。
动手前,他有一幕穿上了好友的西装,对着镜子的自己眼中满是欣赏与迷恋。
杀人换身份后,他行走在街边的商摊上,盯着地摊上死鱼的眼睛,表情阴鸷而不安——他还陷在杀人的狂喜中。
被欲望吞噬、披上伪装而上位的人,如何美丽的容颜,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扭曲。
而对比许妍即将行骗的转折,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仰拍镜头,在被沈母一番诛心之言摒弃后,展示她为了“更高端”而新烫的头发。
仅仅在侧面强调她的委屈,连镜头都在为欺骗找一个迂回的借口。
即便是题材最相近的韩剧《安娜》,电影中也有一幕,是让安娜看清自己。
她绞尽脑汁用各种谎言维持自己成为议员的妻子,却见识了丈夫的残忍、唯利是图之后反被要挟。
自己在压力之下怒骂了无辜的保姆。
她突然愣住:眼前这个底层人,不就是从前的自己吗?
从前的自己想要翻身的动力,是看不惯那些所谓上层人高人一等、毫无同情的姿态。
而此刻的自己,完全被上流规则吞没了。
剧的最后,是她果断烧掉了丈夫的车,烧掉了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付出了一切代价。
为了一个和弱肉强食规则背身相向的机会。
而国产剧不断在模仿噱头。
但最后故事的归宿无一不落回保守——
换汤不换药的偶像言情。
很紧跟潮流的设定。
和依旧在原地踏步的内核,除此之外,国产剧还有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