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盾」会否成为「海鲲号2.0版」?

  赖清德在「双十讲话」中声称,要打造「台湾之盾」(T-Dome)防空系统,建构台湾分层防御、高度感知、有效拦截的严密防空系统,还宣示明年度台湾地区「国防」预算将按照北约标准超过「GDP」百分之三,在二零二三年将占「GDP」的百分之五,并将引进高科技与AI技术,持续投资「国防」创新科技。

  赖清德此语,除了是向大陆进行战争威胁,叫嚣「以武谋独」之外,也是要向美国总统特朗普献上「投名状」,争取「山姆大叔」对其「以武谋独」予以支持。另外,也是要与蔡英文的「潜艇国造」「别苗头」。

  实际上,经常「语无伦次」的特朗普,去年在选举期间接受《华盛顿邮报》访问时,随口说了一句台湾地区的「国防」支出不够,应该提高到GDP的百分之十。而在赖清德今年作「双十讲话」的前几天,美国国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长提名人约翰.卢也在美国联邦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指出,台湾地区面临来自解放军的「威胁」,应将「GDP」的百分之十以上用于「国防」,他本人「强烈支持这一点」。

  百分之十!这是前无此例的数据,即使是美国本身,也是百分之三点四而已;就算是目前正在进行俄乌战争的俄罗斯,因为处于「战时状态」而是全球最高的,也是百分之七点一。目前正在「四面出击」的以色列,也是百分之五点二;北约成员国有一半以上的占比都不到百分之二。因而特朗普此说,有着「山草药——噏得就噏」的意味。

  实际上,台湾地区二零二五年的「GDP」大约二十五兆五千万元新台币,台湾当局如果按照特朗普「GDP」百分之十的要求编列年度财政预算,「国防」开支预算就得编二兆六千亿元新台币,但台湾当局年度总预算才是三兆元新台币,如果将二兆六千万元使用在「国防」军费上,将占到预算总支出的百分之八十四,台湾当局就基本上没办法运作了。而在历史上,日本在「二战」中打到投降前的最后一年,军费占预算的比例差不多也就这样。

  但赖清德为了打破美国的「疑赖论」,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虽然「百分之十」确实是「离晒大谱」,但从目前的百分之二点四五,提高至百分之三,还是可以负担的。而到二零三零年的百分之五,那就「袋住先」,到时再讲。说不准,在「二零二八」大选时,当选的可能还不是自己,即使是「蓝白合」再次破局,还有民进党内的其它派系悍将在党内初选时虎视眈眈。

  至于「台湾之盾」,有岛内军事专家声称,是延伸自以色列「铁穹」和美国「金穹」防空系统,整合台军的「爱国者」、「天弓」」以及不久前刚刚展出的「强弓」防空导弹,加上自研的激光系统。台湾未来的防空建设,将整合现有的「爱国者三型」、「天弓三型」、「强弓」飞弹,涵盖高高空、高空、中低空与低空的防卫层级,亦即是要打造新世代的台湾防空网。熟悉飞弹防御系统的专家指出,台湾地区现有的防空飞弹系统不只一个,但各个系统有各自的打击点丶雷达系统,彼此之间未能整合起来,这导致一旦遭到飞弹或是长程火箭的攻击时,不仅火力有效分配难以达到,甚至可能出现不同系统的多枚防空飞弹拦截一枚「敌军」飞弹,导致战力分散丶拉高拦截成本等问题。只有组建「台湾之盾」,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明年度「国防」预算中的防空预算,总计各项目的金额加起来约超过三千亿元,其中,除了打造「台版金穹防空网」所需经费之外,还有增购天弓三型飞弹丶采购强弓(天弓四型)防空飞弹及增购NASAMS防空飞弹系统。

  赖清德之举,除了是为了讨好特朗普,因而是「早有预谋」之外,可能因为大陆九月三日进行大阅兵,展示的包括东风15、东风16等弹道导弹、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以及大量长剑巡弋飞弹与无人机等超级武器,对赖清德的「以武谋独」构成重大「威胁」,因而加快了「台湾之盾」计划的进度,并在此次「双十讲话」中公开出来,作为对「九三大阅兵」的间接「回应」。

  其实,赖清德此举还有另一层深意,就是要与其「冤家对头」蔡英文「拗手瓜」。蔡英文在「国防」方面的最大「突破」是「潜艇国造」,赖清德为了要与其「别苗头」,就另辟蹊径,搞个「台湾之盾」。一个海底,一个天上,「对到应」也。

  然而,「潜艇国造」中的首艘潜艇「海鲲号」,几乎成了「烂尾楼」,「台湾之盾」是否也将会步其后尘,成为「海鲲号2.0版」?拭目以待至。

  实际上,总预算约为新台币二千八百四十亿元的「潜艇国造」计划,其中「海鲲号」的成本约为新台币二百五十六亿元,若包含厂房等分摊费用则约为五百亿元。十年间,不知耗费台湾地区民众多少税金,最后搞出个连深海都不敢去、连完整海试都完成不了的「纸潜艇」,就连总指挥黄曙光也深知「难以善后」而仓皇辞职。然而民进党却将其视为「宝贝」,天天鼓吹「潜舰国造里程碑」,对比对岸的能够发射导弹的核潜艇,真是「蚊髀与牛髀——冇得比」。这种自欺欺人的行径,比井底之蛙更为可笑。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