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这么少的资金,也不容易落到科研头上

【本文来自《旗帜鲜明的为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发声-基础科研投入少的有多可怜!》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就算是这么少的资金,也不容易落到科研头上。之前,中了一个基金,由于超过五百元就要当成国有财产,要各种登记、贴条码,为怕麻烦,我买的一个用来拍石刻的相机,就是自己出钱买。但有一次看到一种对我的研究项目至关紧要的手写的孤本,只能在档案馆看,可以拍照,不能拿。加上这份材料是多人签名、写作,要拍下来仔细辨认笔迹、画押,所以要买一个三脚架,小小的,把相机搞稳一点来拍。京东下单,66元,到报销时,用了三个月,走了六趟,写了一千多字的材料,说明为什么我没买相机却要买三脚架,而且为证明我用这个架是真的是拍材料,还要补充我在几千公里外的那个档案馆里的工作照。

幸亏当时在工作时,刚好和孩子聊微信,拍了一张工作状态向他解释妈妈在做什么,否则除非有机会飞到那个城市再补拍,否则就报销不了。办公室网络信号不好,买一个路由器,要截图、拍照、报修,再把报修和修的师傅写的证明的确网络信号不好的证据全部收集,再写一个说明,证明这个就是用来搞科研的必需品,才能报销。反正类似的事情,使得你用在科研上的时间,和用在报销上的时间,几乎是差不多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