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蒂集团启动对大众彩妆业务的战略审查,存在出售、分拆等可能性
近日,科蒂集团在官方发布消息称,为了巩固其在香水领域的领先地位,已经启动对大众彩妆业务的战略审查。
据公告显示,科蒂集团大众彩妆业务年收入12亿美元,包括CoverGirl、Rimmel、Sally Hansen、Max Factor等品牌,以及由巴西本土品牌组成、收入近4亿美元的巴西业务。此次战略审查将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探讨包括寻求合作、资产剥离、分拆在内的各种可能性,以实现长期价值最大化。
科蒂集团作为全球香水领导者,香水业务为其贡献了超过60%的销售额,此举也是为了削减债务、改善现金流并聚焦于利润更高的香水业务。
不过科蒂集团在公告中明确指出,将继续稳步发展化妆品和护肤品业务,在这些具有利润潜力和巨大全球增长空间的品类中扩大影响力,并致力于通过产品发布和品牌力提升来发展高端产品组合。
换句话说,科蒂集团通过对大众彩妆业务进行评估,也是为了推动其高端美容部门与大众香氛业务进行紧密结合,以呈现更好的增长前景和协同效应。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科蒂集团的大众彩妆业务也曾有过高光时刻,但是近些年来愈发受到新兴品牌的冲击,导致发展陷入不利局面,大众彩妆业务持续疲软。
根据科蒂集团在8月20日发布的2025财年来看,其全年净收入为58.93亿美元,同比减少4%;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2.52亿美元,同比减少8%。
其中高端美妆部门收入为38.20亿美元,同比减少1%;大众美妆收入为20.73亿美元,同比减少8%。而在盈利能力方面,二者差异更加明显,大众美妆部门经调整营业利润同比减少38%,高端美妆部门则同比增长5%。
其实就大众彩妆而言,现在的消费者更容易被新兴、网红品牌所吸引,这些品牌通常推出新品速度较快、价格更加亲民,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和消费需求。相比之下,科蒂集团的大众彩妆业务可能面临一定的老化和缓慢问题。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也是逐渐被消费者抛弃的原因。更何况当下的彩妆市场并不好做,一方面彩妆品牌众多,其中不乏高端、专业的彩妆品牌,他们凭借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理性消费逐渐回归,整个美妆市场都遭遇着较大的发展压力,彩妆品牌也难以打破整个行业趋势。
目前来看科蒂集团打算将重点放在香水业务上,虽然本身在香水领域具备优势,但是可能面临过度依赖香水业务的风险,毕竟现阶段香水业务已经为科蒂集团贡献超过60%的销售额。如果大众彩妆业务被出售或拆分,香水业务占比可能会更高。
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科蒂集团的香水业务也存在一定变数。科蒂集团虽然是香水制造商,但主要是与奢侈品集团建立关系,成为他们的香氛业务合作伙伴,其自有香水品牌与奢侈品香水相比在声量上仍有较大差距,一旦品牌授权被回收对科蒂集团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另外现在的香水市场也不仅仅靠品牌来吸引消费者,从国内一些新兴香水品牌的发展路线来看,体验也成为了购买香水的一个影响因素,这可能也是科蒂集团相对薄弱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