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骨气”的二代,宗馥莉要做自己的“比特币”

文:向善财经

2025年10月10日,娃哈哈官方确认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所有职务。

一年零14天,这是宗馥莉从接班娃哈哈帝国到辞任的时间。

这个时间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哪位被老臣请下台短命皇帝?但是先别急着下结论。

辞任后,宗馥莉立马开始了自己的经营新的品牌“娃小宗”。

500

所以你换个思路,一年零14天,让宗馥莉彻底摸清了这座老宅子的结构,扭头自己照葫芦画瓢盖新房,用的还是你老宅的材料。

历史上,这样的事也不少,楚汉相争时,项羽破咸阳烧宫室,刘邦没抢着传国玉玺,却拿着三尺剑一路打下了江山。

两千多年后,宗馥莉也来了这么一出老祖宗严选的思路。

说白了,姐们该拿的都拿了,更多的你们也不给,直接不跟你们玩了,自己开干。

//宏胜系是宗小姐的骨气

客观来讲,辞职也好,新品牌也好,宗馥莉的种种行为,本质上,是想拥有一个发挥自己才华的专属帝国,而不是谁的影子,这是她所有行为的起点。

只不过,这事不是谁都能理解的,从其叔叔宗泽后朋友圈的言论中,我们也能窥得一二。

500

简单来说,这则朋友圈的核心内容,是在宗泽后这个至亲的叔叔眼中,宗馥莉的能力在宗家的二代中是优秀的,但是个急于自证能力,且心里对娃哈哈品牌归属权没有边界感的,无才无德的小孩儿。

但正如我们开篇说的,宗馥莉恰恰是知道自己想要啥,我们顺着时间线,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改革受阻,认清现实

在去年,宗馥莉就已经开始对内进行现代化的改革,但是,毫无疑问这会动到一部分人的蛋糕。

因为在一些媒体对内部人员的采访中,我们能了解到,娃哈哈的运转体系更相对传统,是围绕宗庆后的权威和个人能力建立的,这就注定了身边会有一些以信任宗老为基础的老人,从而形成派系。

接受过西方现代化商业教育的宗馥莉,想把这套体系变得更加透明,结果就是改革受阻,被迫辞职。

然而,当时的宗馥莉的手段明显是被低估的,干过公关的宗馥莉利用舆论的力量,把掌舵人这个位置变成了烫手的山芋,谁也不敢动,谁也不敢上,结果就是管理层只能再度请回宗馥莉。

这个阶段的宗馥莉像极了刚接位的雍正皇帝,看到企业的问题,野心勃勃的改革,但改革确实不够温和,导致处处受阻,看似自己在权利的核心,实则处处掣肘。

所以在第二阶段,不像雍正那般死磕,宗馥莉开始想办法另立门户,绕开权利的漩涡。

第二阶段:宏胜系暗度陈仓

宗馥莉的另立门户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依托其深耕十余年的宏胜系完成战略铺垫。

这家2003年以娃哈哈代工厂身份起步的企业,早已在她的操盘下悄然蜕变。

500

如今已形成覆盖配料生产、高端装备制造、印刷包装的饮料全产业链布局,成为能提供从原料到终端完整解决方案的独立实体。

目前,宏胜系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宗馥莉手中,天眼查APP显示,其通过恒枫贸易 100% 控股宏胜集团,即便法定代表人为祝丽丹,她仍以董事身份实际掌舵。

500

而且,自2025年以来,宏胜系的动作愈发密集。

具体来说,2月起密集申请 “娃小宗”“宗小哈” 等系列商标,5 月完成核心品类注册审定,7 月将娃哈哈天猫旗舰店运营主体从杜建英实控企业,变更为宏胜旗下公司,直接掌控核心销售渠道,等等等……

另外2025 年 1 月,宗馥莉试图将集团旗下核心商标娃哈哈转让至个人控股公司,遭国资股东直接叫停;2 月,她再次提议以 1 亿元收购这些商标,仍未达成一致。

说实话,这事能成的概率约等于0,因为娃哈哈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而商标转移又需要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那在这个阶段,其实能感觉到宗馥莉已经有放弃娃哈哈的意思了,或者说,一开始宗馥莉就没想过能完全掌控娃哈哈。

而今年七月的遗产争议案件,像是最后一根稻草,加速了宗馥莉的离去。

第三阶段:股权争夺战,加速剥离

今年七月,宗庆后生前的“风流债”又再度牵扯着宗馥莉。

具体来说,杜建英三名子女就 21 亿美元海外信托继承权,在杭州、香港两地起诉宗馥莉,香港高等法院 9 月 26 日驳回其上诉申请,让股权争夺陷入持久战。

此时,宗馥莉面对的,是内有股东掣肘,外有诉讼缠扰,而且,这还是老爹留给自己的同父异母的亲人。

说到底,宗馥莉还是个人,不是机器,哪怕像康熙评价雍正般的“坚刚不可夺其志”,也顶不住这么造。

此时,宗馥莉选择以 “辞职+换牌” 完成终极剥离也就不离奇了。

然而,这事还没完全结束,另立门户也不一定能换来太平。

//树欲静而风不止,宗泽后上演叔侄竞争戏码

10月11日,多次“提点”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准备再次给侄女上上课。

根据蓝鲸新闻信源,继宗馥莉推出“娃小宗”后,宗馥莉叔叔宗泽后的品牌“娃小智”也于近日开启招商活动。

500

从名字,推出的时间点来看,“娃小智”的用意不言而喻。

对宗馥莉来说,新品牌刚起步,其实本来就困难重重,而此时恰好是推新的最佳时机。

因为此时遗产争夺战刚刚过去,加上刚刚辞职的消息轰动全网,宗馥莉有不少流量,品牌自然也能随之曝光。

但是市面上如果突然来个名字类似的产品,那些不知情的消费者,有可能会把两个产品同时打成盗版商品。

宗泽后的入局,似乎也代表着娃哈哈内部派系的一些意志,害怕宗馥莉真的做起来,毕竟此刻宗馥莉手中,依然还有仅次于国资的29.4%的股权。

如果“娃小宗”成功,就意味着宗馥莉多了几分回到娃哈哈权利中心的可能性,毕竟多数股东还是理智的,能带来效益就是硬道理。

然而,宗馥莉成功回去就又可能会陷入权力之争的循环。

作为一个喝着哇哈哈产品长大的消费者,情感上其实不愿意看到这个品牌在混乱中没落。

但天不遂人愿,即使宗馥莉退出,宗亲间的竞争依然在对主品牌造成伤害。

我们参考红牛商标争夺战导致东鹏特饮上位的案例,“娃哈哈”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续问题,其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被蚕食。

最后,希望大股东能及时出面,彻底解决这场闹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