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人对电子支付缺乏信任是很正常的事情,东北的老人经历了太多本身也更保守
【本文来自《祖国生日快乐,假期东北自驾行之三 —— 哈尔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845888562279
二十年没回去了,感觉和以前变化不大
我近十年每年回去一两次,变化还是蛮大的,能看到虽然速度相对较慢,但也是一直在发展。移动支付,公共设施智能化,办事电子化,包烧供暖的服务情况,一些新型商业模式的尝试都在稳步发展,就是比南方慢一些。
像是看病,我在福建区医院看病,一部手机扫码完成一切工作,到医生那边扫一下医保码,取药时在大厅机器扫一下排队取药,挂号缴费医保都自动完成。国庆回老家哈尔滨,挂号是手机微信预约,到门诊再扫一次二维码取排队号,付费也是手机支付,然后拿单子去拿药。相对南方多扫了几次码,取药还是纸单给药剂师,药剂师现场拿药。虽然数智化进度慢于南方,但在东北以前去看病不拿身份证不拿现金是肯定不行的。
还有东北老人喜欢用现金的事情,老人对电子支付缺乏信任是很正常的事情,东北的老人经历了太多本身也更保守。但是每年回去都能感受到线上支付的普及程度,从因为有红包才用到常态化使用,从喜欢收现金到不太好找零,虽然不到南方这种一百块很难花出去的程度,但是陪着家里老人在外面消费时对方找零的态度能感受到数字支付的普及程度。
公共交通也是,从慢慢等车,到部分地方有新式站牌可以看车辆还有多久,再到手机随时查看。最近美团京东在试点的硬折扣模式,东北的比优特也是干了很久了,看惯了南方物价,回去每次都感叹东北物价是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