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高兴得也太早了

美国东部时间10月8日傍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以色列和哈马斯已达成第一阶段协议。许多国内外媒体乐观认为,加沙冲突有望终结,但笔者不这么看。

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Kan发布了协议副本,文件主要内容包括:

以色列国防军将撤至商定线路,此举将在特朗普宣布、以色列政府批准后24小时内完成。以色列表示,只要哈马斯全面履行协议,以国防军就不会返回已撤出的地区。

在以色列军队撤离后的72小时内,哈马斯需释放所有被关押在加沙的以色列人员,包括生者与死者。以色列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有48名人质被扣押在加沙,其中20人仍存活。

随着哈马斯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将同步释放名单中相应数量的巴勒斯坦囚犯。人员交换将依据调解人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商定的机制进行,不举行任何公开仪式或接受媒体报道。

由美国、卡塔尔、埃及、土耳其及其他经双方同意的国家代表组成工作组,负责跟进双方协议执行情况并开展协调。

协议中提及的“商定防线”,指的是特朗普10月4日分享的一张模糊地图,其中用黄色标记了以色列初步撤离区。目前,以色列控制着加沙365平方公里面积的80%以上。根据特朗普公布的地图,黄线内区域约155平方公里,剩余约210平方公里(即加沙的58%)仍由以色列控制。此外,以色列军队将留守多个此前人口稠密的巴勒斯坦社区,并继续掌控所有进出加沙的过境点,包括与埃及接壤的拉法过境点。

500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以军撤离的防线。

总体来看,哈马斯在第一阶段协议中让步较多,这一局面是由双方谈判地位决定的。当前哈马斯处境艰难:以色列对加沙城的大规模打击杀伤力极强,若战事持续,哈马斯部队可能被全歼;同时,人道主义危机的压力不仅作用于以色列,名义上管理加沙地区的哈马斯同样需承担。此外,协调方美国、卡塔尔、埃及、土耳其大概率也施加了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哈马斯的困境。因此,为了保留残存军事力量、保障民众生存,哈马斯不得不做出较大让步。

以色列方面也做出了少量让步,这主要源于国际压力。随着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压力不断加大,美国态度受到影响,直接推动以色列此次让步。欧盟是以色列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对以色列实施贸易制裁,以色列的经济将受到一定影响;一旦启动港口制裁,美国向以色列运送军火的通道可能被阻断。而美国对以色列的过度偏袒已引发广泛不满,自身也面临巨大压力。失去了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很难持续战事。

从第一阶段协议内容来看,目前只能说取得有限进展:人质危机暂告一段落,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将有所缓解,内塔尼亚胡在国内也有了可吹嘘的资本。但现在就断言“战争已结束”为时尚早,双方距离真正停火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双方履行第一阶段协议的问题不大,但核心矛盾尚未解决——哈马斯与以色列在多个关键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除解救人质外,以色列还有两个核心目标:解除哈马斯武装,建立一个完全排除哈马斯、对以色列无威胁的加沙政权。但哈马斯为求生存,很难同意放下武器和退出未来加沙权力机构这两项要求。根据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公布的20点计划,协议最后阶段,以色列军队将撤至指定“安全缓冲区”,仍将对加沙一小部分区域实施军事控制,同时由一个“国际行政机构”负责监督加沙治理与过渡工作。但这个机构的具体构成、运作模式目前还不清楚。

500

(图源:半岛电视台)

签第一阶段协议只是第一步,后续仍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后续协议如何谈判与实施、以色列撤军的具体时间和范围、哈马斯的最终命运、巴勒斯坦领土的明确边界、国际行政机构的具体职能,以及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未来命运等等,都是未定之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