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确实不靠任何奖推动,靠的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的不懈努力
过去的这一周,关于诺贝尔奖的讨论在观察者网上吵得不可开交。我个人同意科技进步不靠诺贝尔奖推动,事实上它也不靠任何奖推动,推动科技进步、社会进步的从来都是人,是人的主观意愿,不是靠外源的物质奖励。尽管诺贝尔奖奖金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是一大笔钱(个人独享相当于七八百万人民币,三个人分的话还不够在中国二线城市离中心近一点的地方买个公寓),科学相关奖项带来的荣誉也受到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认可,但外源的物质奖励和荣誉感是很难激励一个人持续不懈的努力去做一件事的。如果人的奋斗目标是为了赚钱,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任何奖项都远远比不上去经商带来的物质回馈。至于获得荣誉感或者别人的尊敬,诺奖获得者的光环在民间激起的涟漪也仅限于奖项公布的一周以及之后领奖时媒体的关注,没有几个人能在普通民众的脑海里印下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几个人的工作会被普通民众了解他们做了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大家忙碌着自己的生活,纠结自己的家人、个人生活和工作上的烦心事,看一眼新闻后不骂一句科学啥价值没有,只是浪费钱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如果自己的生活还没有照顾好,操什么闲心去关注一帮人如何认识和理解世界还不一定能解决现实问题的事情,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我也不是故意要反着说,我是真心能理解这种心境。我妻子也是博士毕业,但她对科研兴趣不大,所以博士毕业后她选择了临床工作当了医生。她人比我接地气得多,她跟我聊天喜欢讲同事怎么了,领导又怎么了;她业余时间非常关注中国股市,也投了很大一笔钱在A股,同时也在A股上赚了一些钱。我是个不太关心现实生活的人,连自己工资税后多少钱都不如我妻子清楚——当然,反正跟她也没得比。我喜欢琢磨自己科研上的事情,喜欢聊又有什么新想法了,或者学生整理的数据里又琢磨出来些什么新的解读,再去测试是不是跟自己预计的一致,乐此不疲。说是从事人工智能研究,我现在解决问题能不用数据驱动的思路靠样本训练模型就不碰,能不训练就绝不训练,算是在大数据大模型时代有意要回归传统设计基于规则的模型的科研“叛逆”者。你要问为啥这么选?因为欣赏不来靠收集大数据靠算力训练模型解决问题的方式,谁让我是学物理的呢?这是我经受的学科教育赋予的我对科研的审美。人善于通过把具体事物抽象化后寻找和总结规律和规则,通过少量示例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但这恰恰是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的短板,靠数据训练解决问题的文章何其多,我很容易陷入审丑疲劳。但打破这个现有的流行做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几十年前当有人不喜欢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模型,而要尝试采用数据驱动的模式去解决问题又遭受了多少人的怀疑?就像当年打破常规的人有自己的信念,我也是。我坚信数据驱动模式不是最终解,而是认为应当是在适合相应场景的时候这样做才是最优解——纯数据驱动模式对数据本身是个巨大的浪费,也是过拟合问题的根源——你通过训练的模型仅适用于跟你使用的训练数据一致性好的数据,换换数据源可能就不灵了。
我博士毕业(已超过11年)后在西方跨国高科技企业工作过不短的时间,发现大部分客户企业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解决起来都挺常规,缺乏挑战才重新回到学术界——跟中国非常不同的是,在诸多欧洲国家包括瑞典在内的企业拿到永久不限期合同不仅是比在高校拿到永久合同要容易得多,工资还更高。我是在一家我待的蛮舒服,同事关系非常融洽的一家欧洲领先的跨国机器视觉公司拿到永久合同,被当作公司少有的软硬件全能型技术骨干兼未来跨国项目经理重点培养对象后辞职回到的学术界。我最骄傲是在全球拥有超过4万员工,光在上海就有专门的人工智能团队的一家跨国高科技企业在无法解决面临的技术难题,尝试联系过多家国际知名的技术咨询公司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方案之后,被我轻松解决。 之所以我能解决,而上海的人工智能团队和他们联系过的其他技术咨询公司束手无策,就是因为他们思维方式太局限了。我经受过的物理和数学训练让我在面对机器视觉领域的问题时,能有更广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会局限于机器视觉领域常见的思维方式。观察者网有一群读者习惯于贬低学术界的从业人员,似乎工业界的人才会解决实际问题。就我自己所看到的,工业界多数从业者亦平庸,没必要搞什么身份歧视。另外一个让我有点自豪的事情是我此前回国工作期间,指导过的一位顶级985高校数院的博士生(目前已经毕业)后来受到邀请在北大数院做主题报告,专门介绍了由我指导的一个基于医学图像辅助癌症诊断的算法。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工作的另外一名医学背景的共同通讯作者受到了USA的一名华裔教授邀请也做去了主题报告,这也让我开心。我本人也是幸运的,感谢我的领导在我现在的高校工作满一年后就给了我永久合同。也受益于USA对中国的打压,很多本来计划去USA经受博士后训练的中国同胞加入了我们具有专业多样性的医学人工智能团队——覆盖理、工、医和计算机多个学科,这让我们有更好的条件去挑战我们希望解决的临床问题,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希望能使得医生可以工作得更轻松一些。
这可比什么奖不奖的有意义得多了。我总觉得,人就这一辈子,只关注个人生活太无趣了点,就我赚的并不高的工资我也花不完啊,不如做些自己觉得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我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别人未必这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