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只会让日本变得更加歹毒
自从日本战败投降以来,中国在处理对日关系时采取了“以德报怨”的方式,希望日本能吸取历史教训,深刻反省其战争罪行,痛改前非。
但是,你以为它会知恩图报,实际它却是在恩将仇报。

这张日军受降油画相信大家都见过。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日本“中国派遣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递《降书》
在画中,何应钦站得笔直,日本人则弯腰投降。
实际现场画面却并非如此。
小林浅三郎在递交《降书》时,还在玩心机,他不想毕恭毕敬地弯腰呈递,而是故意弯缩双肘。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小林浅三郎双手根本没有伸过桌子中线。
何应钦却伸手去接《降书》,因此,他弯腰幅度比投降者还要大。

再看看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签字时,麦克阿瑟双手插兜,全程透露着对日本人的鄙视、厌恶、不屑。
何应钦是不懂战胜者对战败者该采取什么姿态吗?
他不是不懂,因为蒋介石自打日本投降那一刻开始就要”以德报怨“了。
之前,国民党将领前往告知日军投降仪式各个环节时,还向日本人鞠躬致意,被在场的美军将领提醒后,他们才挺直了身子。
蒋介石本打算将受降仪式的长方形桌子改为圆桌,以示公平。遭到美国人抗议,这才安排了长桌。
这些细节,只是“以德报怨”政策的细微部分。
在处理日本侨民问题上,根据波茨坦会议内容,日本平民将跟德国平民一样,必须遣返本国。
1945年9月29日,盟国代表在重庆召开联合会议,讨论日侨问题,决定由中国负责遣返,美国负责运输。
根据美国和欧洲的做法,中国应当设立集中营管理日本侨民,没收他们的财产,鉴别他们的身份,只允许他们携带少量必需品(限定皮箱体积)登船回国。
当时在华日本人有2149455人。其中日侨784974人,日俘1255000人,朝鲜战俘65363人,台湾地区战俘44118人。
然而,战俘是否必须遣返?《波茨坦公告》并没有明确规定,这是为了给战胜国保留处置权。

日本关东军被苏联俘走59万人,全部押到西伯利亚做苦役,没日没夜做工,能活着回到日本的只有40万人左右。
中国也可以将100多万日俘押去做苦役,给中国人民当牛做马。
修桥、造路、采矿、挖山洞……白天干活,晚上关押,这难道不是日俘应得的吗?
但蒋介石决定将战俘也一同遣返,再加上盟国联合会议决定将东北地区的110万日侨也由中国负责。这样,需要遣返的日本人总数达到了300多万。
各地受降仪式结束后,遣返工作陆续展开。
300多万日本人的遣返工作,就成了刚刚结束被侵略者摧残的中国人民身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日本人,来的时候是祸害,走的时候也是个祸害。
这项任务由国民党陆军司令部负责实施,蒋介石明确要求做到两点:
一、对冈村宁次等日军主要将领必须礼遇。
二、对日侨、日俘处理必须宽大周到。
何应钦根据指示,授权冈村宁次可自行对日俘进行编组管理(等于保留了日军指挥系统),并且因为担心伤及日俘自尊心,还细心地称它们为“徒手官兵”,不说战俘。
在平民方面,中国并没有没收其财产,日本平民可以公开变卖家当,转为现金后可自行携带。
1945年9月30日,国民党颁布《日侨集中管理办法》,要求各地设立日侨管理所。

他们的衣食住行皆由中国负责。管理所不是集中营,日本人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在这里登记后,白天还能出去变卖家当。
1945年10月起,口粮实核实发到个人。
日本人从中国各地前往港口时,沿途各市各县还要给他们补充给养,照顾病患。
各县市余粮哪里来?就是从中国人口中省下来的。
陆军司令部还批准每个日本人可携带30公斤离境,远超过德国平民被允许携带的重量。

德国人从捷克等地被遣返时,一个人最多可携带一个或两个小皮箱(物品不超过十公斤),沿途自行解决吃饭问题。他们认为能安全离开就谢天谢地了,毕竟小命保住了,人也自由。
日本人却得寸进尺,1946年2月,东京方面向蒋介石提出请求,希望把30公斤定额制改为“一挑制”(一个人能挑起多重的行李,就带走多少)
国民党当局居然同意了,让日本人占了大便宜。
或许有人会问日本人有这么多东西可挑走吗?
可以挑大米啊,日本国内都吃不上白米饭了。
而且日本人非常狡诈,违禁品他们也要偷偷带上。
什么不能带?
弹药、武器、军刀、勋章、情报地图、照相机、望远镜、金银、玉石、古玩字画、股票证券等。
日本人就跟中方检查人员玩起猫捉耗子的游戏。
被查到的日本人自认倒霉,违禁品没收。没查到的,要是带走金银玉石、古玩字画,将来还能发笔小财。

由于中方最初没有安排足够的女检查员,日本人就将违禁品放在女人身上。中国检查员又不好意思细搜女人,很多东西就这样逃过检查。
后来中方有了女检查员,才对日本女人进行脱裤检查。因为她们的违禁品就塞在裤子里、木屐里,甚至身体里。
从违禁品就能看出,你对日本人宽大有什么用?他们只会将你的宽大当成自己偷鸡摸狗的机会。
日本人上船后,美国人只管运送,不管其它。
我们又要在港口备足全船人员的饮食,还要备上多一天的给养,以防海上出现意外。

日本人上船第一天,就可以领到一份做熟的米饭和菜肴,以便他们能马上食用,安心休息,还有香烟抽抽。
遣返开始日期是1945年11月17日。中国提供了12个港口(包括越南海防),美军提供登陆舰85艘,还有商船,总共耗时十三个月,原计划是四年。
速度快,说明中国人没有刁难和虐待日本人,并且为其提供了最大的交通便利,甚至影响了中国自己的交通。
在日本战俘方面,每人每天供应大米25市两,副食另发,跟国军正规部队同等待遇。
衣被鞋帽,允许日俘自用,国民党还把缴获的过冬棉服发还给日俘。不足的就从库存补充,还要发零花钱给他们。
想想八路军、粤军、川军、滇军、桂军战士们在抗战之后,吃的啥,穿的啥?蒋介石却在优先保障日本战俘生活,这种做法,谁不寒心?
冈村宁次在回忆录中还特意感谢蒋介石”以德报怨“:
“日本士兵从东南亚回来时,就跟乞丐一样。唯有从中国回来,就跟走亲戚一样,什么毛毯、衣服、皮靴、手提包什么都有,还有现金!”
为什么日本人在东南亚跟乞丐一样?因为那是美英军队管理的。
他们可没有以德报怨的心情,费那劲干嘛?
只有蒋介石将它们当成大爷供着。
1975年,蒋介石死后。日本右翼政客特意在爱知县幸田町修建了“中正神社”。

如此敌视中国的日本极右翼竟如此缅怀老蒋,这不是历史的讽刺吗?
因为蒋介石的“以德报怨”政策真是令日本人太受用了。
开罗会议时,琉球不要;1945年11月13日,国民党通过《关于索取赔偿与归还劫物之基本原则及进行办法》,赔偿也不要(只从日本运回拆充赔偿的工业设备三批,意思一下)
所以,日本右翼怎么会不怀念蒋介石?
但日本人的阴谋从未改变--破坏中国统一。
它们只是利用“感恩”老蒋来渗透台湾,等到两蒋时代结束,它们又跟“台独”势力勾结在一起,并花费巨资在台湾进行媚日宣传,直到高市早苗赤裸裸地暴露了武力介入台湾海峡的侵略野心。
苏联人粗暴残酷的做法,令日本人至今心有余悸。
美国人不把日本人当人,毫无尊重可言,但日本人偏偏对美国服服帖帖。
对中国呢?
日本政客年年到靖国神社拜鬼,不就是对中国贼心不死的证明吗?
日本人并不是从人类角度去理解情感的。
你对它越好,它反而越是想要害你。它将你的好,看作是你在怕它,是你在有求于它。
既然日本当年将中国害得那么惨,中国战后还能以德报怨,那日本人为什么要认错谢罪?再发动一次侵略战争岂不更划算。
打赢了,国运昌盛;打输了,你会可怜我。它们就是这么想的,不是吗?
事实证明,以德报怨,只会让日本变得更加歹毒。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后沙月光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