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扬的名利与信仰观

导读:十多年前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当时我的粉丝只有几百人,今天翻出来与大家一起看待十几年前自己的看法与对道教认知的理解,很多人说梁兴扬变了,其实只是我没有按照他们认可的方式生活而已;对于我自己来说,很庆幸没有迷失自己太多。前路,一起同行……

十年前,现在,十年后,我是我,我不是我,我还是我,我真的不是我,我仍是我。

500

名利: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自从大家知道我的道士身份后,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名利的问题。很多人认为,道士就应该清心寡欲到深山老林里吃糠咽菜修行,要浑身上下脏兮兮的才是道士,一定要与世隔绝才是道士,一定要孤寂寡闻才是道士。

难道非要不懂电脑不用手机不看杂志不入城市才是道士呢?我认为对于名利的理解是理解信仰的基础。

很多网友给我说,你一个道士,就要清心寡欲,就要淡泊名利,就不该赚钱。

其实,他们在询问的时候,却自己犯了语病,祖师让我们清心寡欲,从来没说让我们清心绝欲,让我们淡泊名利,从来没有说让我们绝名断利。

 

500

看淡名利不是说不要名利,起码目前为止我没有修成神仙大道,还没有做到不吃不喝飞升上界,我也有我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无论是不是道士,都是我;首先我是我,才是道士。哪怕名利于我如浮云,云彩多点景色还是漂亮的。

许多修炼有成的高道大德都隐居终南山修行,有一天或许我也跑到山里不出来了,但是我自问现在还做不到这个地步,同时,一个上网了解现代社会的道士,总能让更多一点的人多了解一些道教,或许我存在有这点浅薄的意义,让大家能够对道教窥豹一斑吧。

同时,我选择的我的道,在与我们道观一心修仙深山养心的小郭交流中,我就与他探讨道,他入山是清净养心,我入世是红尘炼心,如同天元丹法、地元丹法、人元丹法一样,追求的目标或许一样,但是我们选择的路不一样,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月,我肯定也会有几次情绪波动,可能跟一些人争吵,这个不需要避讳,一个人,首先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清醒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是莫大的善。

对于我们弘道用的钱财上的操作,或者有人不理解,我做这些干嘛?呵呵,那我的理解是,无论是不是道士,总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吃喝拉撒睡;通过这种方式与大家互动、弘道,获取一些收入,维持弘道的良性运作,也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道友,不是一件乐事吗?

 

500

或许很多人说是钱闹的,这个道士也是为了钱,但是换个角度,如果隔几天过几天,让各位朋友捐给我台笔记本电脑,捐给我部手机,捐给我一个刮胡刀,捐给我一块肥皂,捐给我一根牙刷,捐给我一支牙膏吧,你受得了来捐赠,我受得起你功德吗?另说了,我去化缘,你会痛痛快快给我台笔记本电脑,给我部手机,给我个刮胡刀,给我块肥皂,给我根牙刷,给我支牙膏吗?我想你一定会认为我是一个上门化缘骗人钱财的道士吧?

名利二字,于我而言,问心无愧,顺心顺意,走自己的路而已,理解的就理解,不理解的坚持自己的道即可。

任何事物都有追求向上的念力,哪怕修仙,也要修个上品金仙,同样,我也不认为非要穿得破衣烂衫才是道,非要穷困潦倒才是道。我有我的信仰,我通过我的努力获得一定的回报,在任何一个社会环境下都是许可的。同时,对道家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宣传,也是无量功德。

我觉得这种方式,可以让大家都很开心,其实也是一种修行,能够让一万人、十万人、百万人、千万人开心,不也是一种道么?我们承认做得还很不足,以后我们会做得更好。

 

500

信仰:

我认为,真正中国本土的宗教,善念是宗教的信仰基础,道法道法,先有道,才有了各种法门神通,哪怕白日飞升,也是首先在道德上完善自己,才可做的神仙;而我们修行,我认为,无论是你我他,都是在信仰的指引下完善提高自己。

道教对于我来说,在一种很重要的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信仰的载体,在凡尘中,在忙碌中,在这四面八方中,我们心灵寻求到一个港湾,在我们心灵受创时,疲惫时,兴奋时,低谷时,富足时,都能找到一个依托。让我们受创时,有神灵佑护,疲惫时,有殿堂歇息,低谷时,有前路指引,兴奋时,有警钟提醒,富足时,有机缘付出。

让我们有心灵的引导,顺其自然行事,不会因为风雨而低迷,不会因为欢快而骄纵,有时候我本身,心灵的起伏也影响很大,对于做生意来说,或者交朋友来说,可能会很和气,可能会很敏感;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只是个普通人,不可能做到喜怒无形,我有我的缺点,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还需要修行;如果喜怒无形了,我也不用修行了,正因为不足,才要学习。

道教作为一个宗教,我认为对于真正的道来说,是狭隘的,或许我选择了道教作为我的信仰,但是呢,无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只要你信仰,只要你将之作为你信仰载体,那么就是道的一种,你觉得你坚持你的道对你的人生有方向的指引,就够了;当然,有人会说,信邪道可以不,这个就要牵扯到因果了,你种下的因,你收获果,一切因果自己造;当有善士劝解你不要信邪道,你说“这个也是道的一种,道不分正邪”,那么就应该承受你的信仰带来的果报。

 

500

关于我现在的方式,在我的信仰中,我认为,法门万千,深山修行修真悟道是一条路,专研学识著书立专是一条路,慈悲为怀度化世人是一条路,修习医学解病去噩是一条路,画符驱邪安慰心灵是一条路,大道无为隐匿天地是一条路……等等等等,或显化或隐匿,其实,修道都是在修行自己的一颗心而已,我只不过在遵循我的方式,做最简单的我而已。佛道两种宗教的基础,都是以慈悲为念,一颗明智的心是修行的基础。还是那句话,清心寡欲不是说清心绝欲,淡泊名利不是说无视名利,很多道理都听过、看过,但是,关键是去做,言行言行,需要言,也需要行。

 

500

关于清心寡欲:

很多人在我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提出我应该清心寡欲,我应该远离名利,其实,什么是清心寡欲呢,什么是修行呢?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能内观自己的心灵,心中没有任何挂碍,方能做到清心寡欲,明确自己的信仰,外观世间外物,外物都存在于其轨迹中,而不能对自我产生影响,有形无形自是无所挂碍。

很多人都不理解或许提出质疑:“你们都清心寡欲了,还求什么名利?”这个词正好是道的一个诠释,所谓清心寡欲,寡者,少也,从来不是说绝,好像一谈到清心寡欲就是说让我们断绝一切欲望,因为尘世的一些固定看法,让我们看这个词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把清心寡欲理解成断绝一切欲望,把寡,理解成绝,随波逐流而不自知。

我认为,寡欲是说断绝妄想,断绝执念,断绝一切不可得之欲望,明心正己,坚持自己的路走下去,世人寻找自己的生活,我们寻找自己的道路。清心寡欲不是说清心绝欲,淡泊名利不是说无视名利,很多道理都听过、看过,但是,关键是去做,言行言行,需要言,也需要行。

 

500

欲是前进的动力,寡欲,是减少我们的欲望,只有减少了欲望,才能更明白自己要得到什么,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才能说明道的宝贵;如果真的说断欲,那么没有了欲,就没有了望,就没有了希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欲望本身没有善恶,是因为我们的心产生了执念,才对欲望的理解有了偏差,良性的欲望使人进步,恶性的欲望使人堕落,以平常心对待欲望,取我有益者而用之,自是完善心灵的一种方式。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说的是遣其欲而不是断其欲,没有欲望的人,谈欲望就畏惧如虎,只能说明自己还有妄念和执念,只有坦然面对欲望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欲望不是修行的障碍,而是我们追求前进的动力,做到宠辱不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必然影响我们的心灵。

 

500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所以,欲望和妄心不能混为一谈,修道,清净也是欲望的一种,我们要获取清静,清静就是一种我们追求大道的动力。有的人说了:“我就是无欲,我什么都不要。”欲望是修行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其实,无欲不正是他最大的欲望吗?我们不能说沉迷于欲海中不能自拔,但是,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无欲的执念而断绝修道的希望,清心寡欲,唯有寡,才说明求道的可贵。

欲不代表妄念,妄念代表心魔,代表脱离个人所在环境,最后伤害别人伤害自己,使自己沉迷苦海不得自拔。在绝境中,我们努力奋斗,拥有自己的信念,拥有自己奋进的欲望,是良性的,是修炼我们心灵的过程。在绝境中,我们自暴自弃,愤世嫉俗,妄想一夜暴富或者名冠天下,是妄念。

 

500

在顺境中,我们平衡思绪,让自己顺其自然,是良性的。在顺境中,我们挥霍浪费,让自己放纵而不自知,是妄念。

我们坦然地面对世间百态,有欲而不妄。在红尘中保持一种清静的心态,是我们修持心灵的莫大助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