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9亿!国内最大电商SaaS ERP服务商“聚水潭”通过上市聆讯

号称“中国最大”电商SaaS ERP提供商要上市了?9月29日,聚水潭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第四次递表终于获得突破。这家年收9亿的上海企业,在中国电商SaaS ERP市场占据近四分之一份额,终于叩开了港交所的大门。

出品|网经社

作者|可乐

审稿|云马

配图|网经社图库

市场份额超1/4 成立11年首次盈利

9月29日,聚水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第四次递表终于获得突破。作为中国电商SaaS ERP领域的领头羊,聚水潭以24.4%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位置,超过其他五大参与者的总和。

聚水潭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自2023年6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以来,这已是其第四次尝试。此次闯关成功,不仅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也为整个中国电商SaaS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500

按2024年相关收入计,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份额高达24.4%。该市场规模为人民币31亿元。同时,聚水潭也是中国第二大电商SaaS提供商,占据7.1%的市场份额。在电商运营SaaS市场中,聚水潭按2024年SaaS总收入计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7%。

聚水潭的领先地位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上,更反衬在客户忠诚度中。截至2024年,聚水潭服务的SaaS客户数量达8.84万名。2024年公司净客户收入留存率为115%,这意味着现有客户贡献的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相比去年增长了15%。

聚水潭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客户服务网络,LTV/CAC比率(客户终身价值与获客成本之比)在2022年至2024年间持续提升,2024年达到9.3倍,远高于行业平均约3倍的水平。

500

据网经社数字零售台获悉,聚水潭在2024年实现了成立11年来的首次盈利,终于迎来破晓时刻。根据聚水潭创始人兼CEO骆海东公布的数据,2024年,聚水潭全年营收9.1亿元,同比增长30.6%,已经跨越1亿美元大关。

2024年,聚水潭净利润5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聚水潭的盈利比行业平均15年的盈利周期整整提前了4年,是成为中国首家突破“亿元营收+正向盈利”双门槛的企服SaaS公司。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六个月,聚水潭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23亿、6.97亿、9.10和5.24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 -5.07亿、-4.90亿、0.1058亿和 -0.3954亿元。

在收入结构方面,聚水潭的核心SaaS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4.9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始终保持在95%以上。此外,公司的毛利率在2024年跃升至68.5%,显示出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业务优化效果。

500

此外,2016年至2020年,聚水潭获得了6轮融资,融资总额约为13亿元。

从效率工具到增长引擎 构建数字中枢

支撑聚水潭盈利奇迹的,是其对业务逻辑的深刻重构。过去十年,这家以ERP立身的公司,已悄然进化成覆盖电商全链路的“数字中枢”。

500

聚水潭合伙人兼CTO岑文初指出,聚水潭从以往单纯提升发货效率与库存准确性,转向解决商家“开源”与“节流”的两大命题。

在“节流”方面,聚水潭的武器是打造一个智能协同网络。

如电商售后工单系统“聚工单”,可打通售前售后数据;数字化供采协同“聚货通”可整合供应链资源,使库存周转效率提升40%;电商财务专家“聚核账”能自动归集平台账务,大大压缩了财务核算人力成本。

在“开源”方面,面对流量红利消退,聚水潭为商家开辟两条新航道,即出海和即时零售。

即时零售市场,聚水潭ERP整合并打通B2C电商+O2O即时零售业务流程,实现“电商+门店”库存一体化调度。

海外市场,聚水潭帮助商家真正实现“一个系统盘活全球生意”,可以管理Temu、Shopee等30余个海外平台订单,支持多国货币结算等。

聚水潭的崛起,离不开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2020年至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出口结构优化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国跨境出口电商在2020年达到0.7万亿美元的规模,占当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6.0%。至2024年,中国跨境出口电商实现17.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规模达到1.3万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比例提升至35.3%。

据“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17.66万亿元,较2023年的16.85万亿元同比增长4.8%

500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SaaS ERP系统的旺盛需求。ERP系统位于跨境电商SaaS系统的核心位置,承担出海卖家“经营大脑”的角色。其作为中枢系统,统一业务流、数据流与资金流,实现数据驱动、流程自动、财务透明,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质量。

一体两翼布局全球化 AI技术深度融入

在2025年6月的战略发布会上,聚水潭正式启动了“电商业务全球化”的全新战略。骆海东以“一体两翼”勾勒出全球化蓝图。所谓一体即稳住国内市场基本盘,持续优化超8万商家服务体验。两翼即跨境业务与海外业务,将带动聚水潭未来增长。

500

这并非纸上谈兵。聚水潭通过与Shopee、Temu、速卖通、淘宝出海等跨境电商平台的深度协同,构建了覆盖订单管理、库存调配、物流优化及数据分析的跨境电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已在泰国设立子公司,并计划进军印尼、越南市场。

在AI技术应用方面,聚水潭选择将技术融入平台肌理之中。岑文初表示,“聚水潭更多的是将AI渗透在各个场景中,所以不会去独立推出AI相关的产品,而是最后以效果来计费”。

据岑文初介绍,聚水潭目前为商家研发的AI技术主要聚集在商品管理层面。例如在售后环节可以使用智能搜图功能,即使商品售后退回来时没有吊牌,也能用AI识图来快速定位并回收到货架上,大大压缩了时间成本。另外,聚水潭还利用AI技术帮助商家“无痛”实现跨平台数据搬迁。例如某医药商家需将上万款药品从拼多多迁移至阿里健康,每款产品的规格、效期、分类必须绝对精准。人工操作需1个月,而通过智能商品中枢系统,AI自动匹配平台规则并填充数据,20分钟即可完成数据的全量迁移。

“对赌”协议压顶 行业竞争加剧

在IPO背后,聚水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其中最紧迫的是与投资方签订的对赌协议。聚水潭与现有股东订立股东协议,即对赌协议,明确了优先认购权、共同销售权、反摊薄权、股份回购权及清算权等股东权利。

2025年5月20日,公司与股东重新签订了协议,再次约定了投资者的知情权、优先认购权、清算权、登记权及赎回权。根据协议,港交所退回或拒绝其IPO申请、公司撤回IPO、在IPO失效后六个月内不向港交所续期、或未能于2025年12月31日之前在联交所完成上市,投资者的赎回权则自动恢复。

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为31.44亿元。若聚水潭未能在年底前成功上市,或将面临现有股东赎回带来的较大资金压力。

500

除了对赌压力之外,聚水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公司的技术迭代与客户需求适配压力始终存在。2022~2024年,聚水潭研发开支分别达2.34亿元、2.34亿元和2.4亿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44.8%、33.6%和26.4%。虽然研发的绝对值未曾滑落,但占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公司高度依赖单一第三方IaaS云服务提供商,2024年该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的50.3%,为最大供应商。若该供应商出现服务中断、价格上调或数据安全问题,可能对公司平台的可用性、成本结构和客户信任度产生连锁反应。

公司还面临着竞争加剧与市场份额侵蚀的风险。尽管聚水潭在中国电商SaaS ERP市场占有率领先,但行业第二名以11.8%的份额紧追。且传统ERP厂商(如用友、金蝶等)加速向SaaS转型,可能凭借原有客户基础和品牌优势分流客户。与此同时,电商平台自研ERP产品(如阿里系)虽目前以互补为主,但未来不排除转向竞争,加剧市场争夺。

网经社企业库显示,其他SaaS服务商还有:微盟、有赞、光云科技、美登科技、企迈科技、多点Dmall、聚宝赞等。

500

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推动下,中国跨境电商SaaS市场正迎来黄金发展期。随着“电商业务全球化”战略的启动,聚水潭正将中国电商的“供应链能力+数字化经验”组合成新航母,在AI技术的赋能下,有望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打开新局面。

聚水潭的资本之旅刚刚启航,而它的故事,正是中国电商SaaS行业从工具提供商到生态共建者蜕变的缩影。与此同时,电商平台自研ERP产品(如阿里系)虽目前以互补为主,但未来不排除转向竞争,加剧市场争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