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存储迈入2TB时代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端侧AI带动智能终端存储的不断升级。当前,高端智能手机的内存已经来到24GB,例如一加13、REDMI K70 至尊版、真我GT7、红魔10 Pro+、ROG游戏手机9 Pro等。大内存适合大模型数据处理、重度多任务处理、大型游戏或专业创作等场景。而存储方面,此前最高容量为1TB,而前不久苹果iPhone 17发布,将存储容量推向2TB。
苹果iPhone 17 Pro Max引领2TB
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包括标准版iPhone 17、全新iPhone Air以及专业级的iPhone 17 Pro/Pro Max。
其中,iPhone 17标准版搭载苹果A19处理器,基于3nm工艺打造,配备6核CPU和5核GPU,图形性能较前代提升20%;史上最薄iPhone Air、iPhone 17 Pro及iPhone 17 Pro Max均搭载A19 Pro处理器,持续性能将比上一代提升 40%。
存储配置方面,iPhone 17 标准版提供256GB和512GB,但内存仍停留在8GB。不过,iPhone Air、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均升级配备12GB内存,256GB存储容量起步,iPhone 17 Pro Max新增2TB存储顶配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苹果首次在iPhone中搭载12GB内存。苹果自2023年发布iPhone 15 Pro一直到iPhone 16系列均采用8GB内存。
也就是说,此次新机顶配的存储容量为12GB+2TB。
售价方面,iPhone 17 Pro首发售价,256GB售价8,999元,512GB售价10,999元,1TB售价12,999元;iPhone 17 Pro Max 首发售价,256GB售价9,999元,512GB售价11,999元,1TB售价13,999元,新增加的2TB版本售价17,999元。
由此可以看到,同样是iPhone 17 Pro Max,2TB版本比1TB版本售价高出整整4000元。
信息显示,为应对成本压力,苹果已将 iPhone 17系列存储器件供应商数量增加至五家,包括三星电子、SK 海力士、铠侠、美光及闪迪。在 DRAM 供应方面,三星电子获得了 37% 的订单份额,位居第一;SK 海力士占比 33%,美光则占 30%。NAND Flash 部分,铠侠以 35% 的份额成为最大供应商,SK 海力士以30% 位列第二,闪迪占 20%,三星电子占 15%。
2TB硬件还不成熟?
近日,OPPO Find 系列产品负责人周意保发文称,Find X9 / X9 Pro 新手机续航确实提升非常显著,并表示自己最近已经改变带充电宝的习惯。有用户询问是否存在 24GB+1/2TB的规格版本,周意保回复称:“2T的硬件目前还不成熟,可以考虑先用OPPO云服务,未来2T肯定会闪亮登场的。”
目前来看,苹果手机率先支持2TB版本,其他厂商有待跟进,多数仍以1TB为顶格配置。高端手机主要搭载1TB TLC颗粒。也有消息称手机厂商评估QLC NAND 闪存进入主流高端市场。
QLC是指每单元可存储4bit信息(4bit/cell)的NAND闪存技术类型,其与SLC(1bit/cell)、MLC(2bit/cell)、TLC(3bit/cell)相比,在存储密度、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QLC NAND具备更高的存储密度,因此相同容量下成本更低。但QLC在擦写寿命和性能表现方面相对较弱。
iPhone采用基于PCI-E协议的NVMe闪存,NVMe通过PCI-E总线直连CPU,减少数据传输层级,理论延迟更低。安卓旗舰机普遍采用UFS 4.0/4.1技术。
去年底,铠侠宣布量产业界首款采用四层单元技术的QLC UFS 4.0闪存。相比于传统的TLC UFS有着更高的位密度,使其适用于需要更高存储容量的移动应用程序。
在性能方面,512GB容量的QLC UFS 4.0闪存充分发挥UFS 4.0接口的高速潜力,实现了惊人的4200MB/s顺序读取速度和3200MB/s的顺序写入速度,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数据传输体验。
更早前,铠侠表示UFS 4.0 颗粒有256 GB、512 GB和1 TB三种容量,封装尺寸为 9 mm x 13 mm,厚度 0.8 mm(256 GB 和 512 GB)或 0.9 mm (1 TB),比目前颗粒尺寸 (18 mm x 11 mm)缩小约13%。
技术层面,铠侠将先进的BiCS FLASH 3D NAND闪存与高效的主控芯片集成于JEDEC标准封装之内,不仅支持M-PHY 5.0和UniPro 2.0的最新规范,还确保了每通道高达23.2 Gb/s(或每设备46.4 Gbps)的理论接口速度,同时保持了与UFS 3.1标准的向下兼容性。
此外,QLC UFS 4.0闪存还引入了多项前沿特性,如HS-LSS(高速链路启动序列),该特性相比传统方法能显著缩短链路启动时间,提升效率约70%。同时,通过采用高级RPMB技术,实现了对安全数据的快速读写访问,进一步增强了数据保护能力。
而扩展启动器ID(Ext-IID)功能的加入,则旨在与UFS 4.0主控的多循环队列(MCQ)协同工作,共同提升系统的随机性能,确保流畅的用户体验。
铠侠强调,这款QLC UFS 4.0闪存不仅完美适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更预示着其在PC、网络设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以及人工智能(AI)设备等下一代高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前景,为这些领域带来更高的存储容量和卓越的性能提升。
日前,SK海力士宣布,已正式向客户供应其全球率先实现量产的移动端NAND闪存解决方案产品ZUFS 4.1。SK海力士通过与客户的密切合作,于今年6月成功完成了该产品的客户验证。在此基础上,7月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并开始向客户供应。ZUFS(Zoned UFS)是将分区存储(Zoned Storage)技术应用于UFS的扩展规格,可将不同用途和特性的数据进行分区(Zone)存储。ZUFS作为UFS的扩展规格,由JEDEC于2023年首次发布。基于JEDEC发布的UFS4.1规格,SK海力士在2025年完成了ZUFS 4.1的开发。
此产品搭载于智能手机,能够有效提升操作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数据管理效率。基于这一优势,长期使用所导致的读取性能下降问题可改善超过4倍,而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相较传统UFS缩短了45%。此外,在数据存储方式上,传统UFS采用新数据覆盖旧数据的存储方式,而该产品则采用顺序写入方式,从而使得AI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缩短了47%。
而在主控芯片方面,慧荣科技推出UFS 4.0主控SM2756,采用6nm工艺制造,MIPI M-PHY 低功耗架构,平衡高性能和能效,SM2756 的连续读取性能超过4300 MB/s,连续写入速度超过 4000 MB/s,支持最广泛的3D TLC和QLC NAND闪存,密度高达2 TB。面向AI智能手机、边缘计算和汽车应用,满足当今高端和人工智能移动设备的全天候计算需求。
或许是基于存储颗粒性能以及嵌入式存储体积等因素的考虑,当前多数手机厂商尚未将顶配升级至2TB。而在iPhone17 Pro Max拆解中提到,主板上预留硬盘位置,最大可以扩容到2TB,为用户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
小结
无论是轻量化的大模型进行参数文件的存储,还是生成式AI带动的图像生成、视频处理等,都对在本地保存模型数据和素材等存储容量提出进一步需求。因此,智能手机存储容量从1TB迈向2TB将是必然趋势,而如何实现2TB的高性能存储,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加成熟可靠的方案。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