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想用更长的标题)

(本文的图片除标明外都是我本人拍摄。)

不出去找野生动物的人,和出去找野生动物的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对“路”的理解。

大部分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物种,都不喜欢大型公路和铁路。这也是野生动物面对的主要矛盾之一,不修路,经济无法发展,修路,很容易导致栖息地破碎化。而对于想要亲近自然的人类,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你要找野生动物,就要理解一遍语文课本上学过的王安石的话“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00

许多动物都会绕开开发的区域,被在和顺县道337流量增大后,周围的豹活动范围也明显绕开了它

500

县道337排水涵洞里面猫盟安置的动物“梯子”和红外相机,我们希望用红外相机记录下来,这种装置能否帮助动物顺利通过公路

我第一次感受这个道理,已经忘记是去哪了,总之是想去河北一个候鸟栖息地,当时在网上查了攻略,离市里有几十公里,绝不可能坐地铁或者骑共享单车去(如果你觉得这个想法很蠢,那是因为这是我的想法)。我换了好几辆出租车,师傅都不知道怎么走,走了也不知道怎么回去。最后只能以在硬化了的海岸上看看落日结束了这一天。

第二次是去东台条子泥滩涂,还是看候鸟。这次我学乖了,条子泥滩涂是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地图上显示有专车,在附近小镇里定房也十分顺利。然而到了镇子里才知道,小镇的公交车如世外高人,出现完全是兴之所至,公交站牌基本起装饰作用。年节期间出租车也寥寥无几。最后一次是搭工作人员回办公室的车回去的,一次是沿着公路走回去的。犹记得公路两边的路灯太阳能板下几乎都有鸟窝,道边的菜地里隆冬仍长着墨绿色的矮青菜……

500

太阳能板下面的鸟窝

第三次就是最近(10月3日上午)。我去和顺,住在饮马池猫盟租的小院,上午去豹乡田取材。饮马池村口只有一条030乡道,直来直去,没什么阡陌纵横。这是背景。

500

就是这条路 ©大猫

一路上十分愉快,秋天的山脚下到处是一丛丛鲜红如火欲燃的火棘和山楂,酸得要命的沙棘,老乡在用连枷给黍脱粒,最近下过雨,小河沟流得很欢,我在鸳鸯池塘听到了鸭子惊飞的“噗噜噜”翅膀响,还在玉米地里邂逅了一只黄大仙……

500

火棘

500

沙棘

最后我在豹乡田(本来想找荠菜的,但连个荠菜毛都没看到,于是本着不捡东西就算丢的原则)盗窃公司财产苜蓿芽的时候,手机断电了。

500

在苜蓿地里我只见到这一根荠菜

其实我是不慌的,早就准备了充电器。但我还是决定回去,一来是我没吃午饭,二来是我要赶下午的车去北京。

一路走着,渐渐发现道两旁的风景变得陌生。我记得来路上没有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壁呀……

再走一阵,看到一个熟悉的小楼……咦,这不是我们前年开会的马坊办公室吗?

我怎么一路走到马坊去了?!

好消息:现在手机已经开机,而且我在村里转了一圈,找到了信号。

500

我们的豹豹交通凸镜

坏消息:豹乡田的人因为常处在无信号状况下,不能及时回复。

向多个同事发了信息之后,待了10分钟没有回复,急着赶车,肚子又饿,于是我决定回到030乡道上再走一次。顺便一提,线上地图上除了马坊和饮马池这两个点,只有我们的豹乡田基地,豹乡田居然被地图收录了,骄傲。

500

跟老乡问了路(和顺方言我基本听不懂,但前两天跟当地员工办事,听了不少当地话,让我有了一种“复习过了”的自信),再次顺着030走去。一边困惑,怎么会迷路的呢?我来时见过这台玉米收割机,还有半边掉在沟里的宣传旗子(错用了猎豹的照片当华北豹),还有这根挂在杆上被剥开的玉米棒子,还有沟里的莠去津瓶子……由此可见以我确定地标的方式,不路痴才怪。

500

正在脱粒的黍

500

因为我们的田是不用除草剂的,莠去津瓶子也可以作为我们种的田,和其他老乡种的田的分界标志,所以这个认路的方法还不算太蠢……吧。 

回到了老乡给黍脱粒的地方。这里种的作物种类很单一,黍基本都是我们地上的,所以可以确定进入了豹乡田。而我也终于悟了……

我刚才走反了!

由此可见一条直通通的路也是可以迷路的,即使只有两个方向。

500

我们留给野生动物的一部分庄稼

500

一个漂亮的沙参属(紫鹬的娃病了,没空鉴定,暂时精确到属吧)

经济中心大城市和太行山的森林、张掖的荒漠,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把这两个世界通达起来的因素,就是路。我不想得出什么很绝对的结论,只是希望让更多人能够想一想,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地铁或共享单车可以到达的。认识到这一点,你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一样。

还有,秋天的苜蓿芽炒着吃真是老得要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