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进化

 无人机进化

 海格·霍瓦内斯

2025年10月7日

《赤裸裸的资本主义》

查尔斯·达尔文的不朽遗产不仅在于他对自然选择的发现,还在于他对自然选择理论的解释能力之广泛性。进化论适用于从生物学到行为的所有系统,现在又适用于战争技术。今天,适应和生存的进化逻辑正在无人机战争中发挥作用。

乌克兰战争已经成为第一次无人机主导所有作战区域的全面冲突,从战壕到战略纵深打击。一开始是民用四轴飞行器的绝望即兴表演,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场无情的创新、对抗和反对抗的竞赛。战场上的每一种新适应都会引发快速的技术反应,大大缩短研究和部署之间的差距。

这种快速发展使乌克兰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军用无人机实验室。这场冲突表明,空中力量不再是国家空军的专属领域。相反,一个由相对便宜的软件驱动系统组成的分布式生态系统可以实现曾经只有昂贵的精确制导导弹和有人驾驶攻击机才能实现的效果。了解这种转变是如何展开的,为全世界的军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即兴的开始

在2022年混乱的头几个月里,乌克兰面临着数量上占优势的入侵者。它早期的优势并非来自西方的高端平台,而是来自现成的消费级无人机。像DJI Mavic这样的民用四轴飞行器,成本不到2000美元,被用来发现火炮目标并实时调整火力。很快,这些无人机被改装成可以运送弹药,使它们成为精确制导武器。

500

                                                                                     武装无人机——小而致命

由志愿者、技术爱好者和退伍军人组成的草根网络组成了像Aerorozvidka这样的特别单位,开创了战场上的新技术:3d打印炸弹架、改装的GoPro相机、延长寿命的电池。这些创新将业余爱好的无人机变成了致命的侦察员和轻型轰炸机。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火炮精确度提高了,小型部队获得了实时情报,士兵们看到自己的空袭被现场直播,士气高涨。

俄罗斯依靠传统的侦察和集中指挥结构,最初适应得很慢。因此,最初的几个月标志着一种范式转变:无人机即兴交付了一种火炮倍增器和直接攻击武器。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开始了。

工业化与蜂群

到2023年中期,即兴创作让位于工业化。双方都认识到无人机是不可或缺的,国内生产线应运而生,以满足永不满足的战场需求。第一人称视角(FPV)革命,将高速飞行的无人机重新定位为精确制导的漫游弹药,改变了战术。飞行员戴着视频护目镜,驾驶无人机直接进入敌人的装甲或防御工事,以制导导弹的一小部分成本实现精确打击。

500

                                                                                 FPV无人机操作员——杀戮之眼

.乌克兰的分散模式鼓励快速迭代:组件来自全球,在当地组装,并在几天内进行测试。俄罗斯以大规模生产自己的FPV系统和专用电子战(EW)单元作为回应。这引发了一场新的电子决斗——干扰、跳频和抗干扰技术在近实时的发展。 其结果是从偶尔使用无人机到持续的空中存在。每条壕沟、装甲纵队和补给线现在都在不断的监视下运作。蜂群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空中优势定义,以战场覆盖的数量和持续时间来衡量。

 战略纵深打击

随着能力的成熟,作战空间扩大了。乌克兰开始向俄罗斯领土深处发射远程无人机,袭击石油仓库、空军基地,甚至莫斯科郊区。这些系统中有许多将苏联遗留发动机与现代制导系统结合在一起,是旧硬件和新软件的融合。

这些攻击不仅仅是战术上的干扰;它们带来了深远的心理和战略影响。俄罗斯曾经在其心脏地带享有庇护,现在却面临每晚的警报和匆忙拦截的拦截器。成本交换比率有利于乌克兰:一架价值数万的无人机迫使价值数百万的防空系统和主要城市的民众焦虑被转移。

 莫斯科适应了密集的雷达覆盖和分层的地对空导弹网络,但没有任何防御能够保证对低可观察性、消耗性威胁的免疫。无人机抹去了前方和后方的界限,把整个剧院变成了一个有争议的区域。

技术-操作反馈循环

无人机战争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其压缩的创新周期。在传统采购中,武器系统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演变;在乌克兰,几周就足够了。每一次战术成功都会引发模仿和反制措施。今天在网站上出现了一种新的FPV支架;到下周,对手就已经在测试防御措施。

这种不断的实验反映了达尔文的进化选择过程:成功的 设计会在前线迅速传播,而无效的型号则会从生产线上消失。众包研发模糊了士兵和工程师之间的界限。志愿者集体资助项目,共享代码,并公开发布现场结果。

在前线FPV系统中迅速采用光纤制导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随着电子干扰加剧,无线电控制无人机的连接能力下降,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工程师们从9K135“短号”(Kornet)等反坦克导弹中汲取灵感,独立地复活了通过光纤电缆进行绳系控制的概念。几个月之内,配备有微电缆制导的无人机出现在战场上,不受无线电干扰,能够在严重拥挤的地区进行精确打击。虽然增加的重量和有限的范围需要权衡,但创新展示了战斗人员在压力下迭代的敏捷性,用一种进化约束(机动性)代替另一种(弹性)。每次调整都会反馈到下一个设计周期中,完善连接性、生存能力和杀伤力之间的平衡。

500

                                                                                      光纤无人机——抗干扰引导

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进入进化过程。用于定位、自动导航和群体协调的人工智能软件正在积极开发和部署中。这种战场上的自然选择奖励适应能力而不是血统。生存更多地依赖于比对手更快地重新配置工具的敏捷性,而不是工业规模。这是一场起步阶段的战争——迭代的、实验性的、无情的。

沙希德型无人机的演变

在战术FPV爆炸的同时,俄罗斯无人机出现了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基于伊朗的沙希德远程无人机家族。这些螺旋桨驱动的三角翼巡航式弹药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经济实惠和射程而不是精度。它们于2022年底投入乌克兰战争,是首批大规模生产的战略无人机品种,优化了长航时、最小雷达横截面和饱和攻击。

早期的“沙赫德”变种显示了粗糙的导航和有限的精度,但随后的俄罗斯迭代,特别是“杰兰-2”版本采用了改进的制导、GLONASS卫星导航模块和国内来源的组件来绕过制裁。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性提高了可靠性、燃油效率和弹头稳定性使“杰兰”在远程战争的达尔文生态系统中成为一个越来越合适的有机体。

​这种无人机的价值不在于复杂程度,而在于优势地位:它可以飞行数百公里,通过低空飞行避开一些防空系统,迫使防御者花费昂贵的拦截器。一架爱国者拦截机的成本约为400万美元,而一架德国攻击无人机的成本估计在4万至20万美元之间。因此,汇率比率倾向于饱和策略,给乌克兰带来了巨大的不对称成本。

随着生产转移到俄罗斯土地上,沙希德的进化加速了。国内装配线现在生产混合型号,将伊朗机身与俄罗斯航空电子设备和发动机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适合欧亚战场的本地化亚种,Geran。这些无人机成批部署,通过数量优势压倒防御,这是一种基于复制而非创新的生存策略。有报道称,新型俄制德国战机采用喷气动力,速度翻倍,拦截难度加大。

在生物学术语中,Shahed/Geran谱系是稳定选择的例证:不是通过激进突变,而是通过特定环境(远程攻击域)中的迭代优化来改进设计。它的持续突显了无人机战争的一个关键事实:进化上的成功不仅需要新颖,还需要可复制的充足性。

俄罗斯的无人机制造能力

虽然乌克兰在创新和敏捷性方面表现出色,但俄罗斯利用其工业深度和集中生产效率,在无人机制造方面占据了优势。到2024年底,多个乌克兰和西方消息来源声称,俄罗斯的FPV和侦察无人机产量每月超过10万台,尽管这些估计存在争议。即使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更广阔的前景也很清晰:俄罗斯强调标准化、产量和弹性供应链,而乌克兰则擅长于快速、现场驱动的创新。一种模式优先考虑大规模的连续性;另一个优先考虑敏捷性。要赶上俄罗斯的产量,乌克兰需要协调生产、强化供应线,并与合作伙伴共享标准。

这种扩展能力反映了一种进化上的分歧:乌克兰的生态系统以快速实验和现场驱动的适应为基础,而俄罗斯的模式则强调标准化、体量和物流弹性。前者喜欢新奇;后者确保了连续性。因此,俄罗斯现在拥有稳定且不断增长的统一、可互操作的无人机供应,这是持续消耗战的关键资产。

500

 

                                                                        天行者无人机生产——数量很重要

在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这种工业优势可能是决定性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优势不在于变异,而在于繁殖适应性:比对手更快、更大规模地复制成功设计的能力。对于乌克兰及其西方支持者来说,要达到这一水平,需要协调生产、供应链弹性和共享技术标准,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产业创新动员。

乌克兰的战争努力高度依赖于能源和铁路运输基础设施。这些是复杂且网络化的设施,对分散打击具有高度的抵抗力,但通过广泛的远程无人机攻击,俄罗斯可能能够摧毁乌克兰的能源和铁路系统。据估计,目前俄罗斯赫兰无人机的日产量约为100架。在乌克兰,大约有90座330 kV电力分配变电站,这是电气化铁路网络的能源供应支柱,还有大约500到1000台柴油机车。最近俄罗斯对能源基础设施和火车的大量无人机袭击表明,一个临界点可能即将来临,这对乌克兰来说将有可怕的后果。

对策?

尽管为设计有效的对抗攻击无人机的措施付出了大量努力,但无人机仍占了上风。电子干扰对无线电控制的无人机只有部分有效,对光纤制导毫无作用。带有防护屏或笼子的车辆可能会阻止一次袭击,但无法在多次无人机袭击中幸存下来。火炮无法在高空击中无人机,而拦截导弹过于昂贵,无法大量使用。反无人机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它们的拦截范围有限。无人机的发展已经超过了防御系统的技术能力,而且短期内还没有补救措施。防御性创新滞后;除非从根本上加速,否则这种不平衡将持续下去。

500

                                                                                         防无人机的笼子,不能保证生存

战略和理论影响

廉价、高效的无人机的扩散破坏了长期以来有关部队结构的假设。成本不对称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一架500美元的FPV无人机可以摧毁一辆1000万美元的坦克。当数量和消耗性超过质量时,传统的军事力量指标,吨位、装甲厚度、出勤率就失去了相关性。此外,对拦截导弹不利的成本交换比给防御者带来了进一步的负担。

持续的空中监视破坏了隐蔽性,使静态防御和部队集中变得危险。在布满传感器的天空中,旧的掩护下机动原则已经过时了。军队现在必须分散,电子伪装,并期待持续的观察。从心理上讲,头顶上无人机的嗡嗡声重塑了步兵的体验,导致疲劳和高度警惕。与此同时,空中力量的民主化分散了控制,赋予小部队权力,同时使战斗管理复杂化。

从理论上讲,这不仅代表了技术上的适应,也代表了进化上的分歧:在迭代就是生存的战场上,无法调整的力量将面临灭绝。对于主要大国来说,这传递出的信息是明确的:未来的联合作战必须像装甲部队或炮兵那样彻底整合无人机防御。空中优势不仅取决于战斗机,还取决于干扰和反无人机战术。

全球经验教训与政策展望

乌克兰的教训已经是全球性的。台湾研究海防FPV战术;以色列将微型无人机整合到城市作战中;伊朗提炼可出口的游荡弹药。曾经对非传统平台持怀疑态度的北约军队,现在竞相复制乌克兰的创新管道。然而,道德和法律框架远远落后。民用基础设施和城市中心越来越多地落入无人机的射程,这引发了相称性和问责制的问题。从锂电池到GPS模块等组件的双重用途性质,使出口管制和制裁变得复杂。

对于大国来说,产业政策必须转向强调软件、自主和快速迭代的微型生产生态系统。拥有强大技术能力和大规模制造资源的国家将在大规模冲突中占据优势,但无人机技术也会使小国和非国家行为体进行不对称战争。无人机武器的扩散已经在发生,这可能导致全球冲突地区日益不稳定。

结论

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无人机已经从空中侦察兵发展成为强大的打击系统。这种转变揭示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独创性;这标志着战争本身的结构性转变。这场冲突表明,适应是成功的关键因素。生存性和有效性不是取决于钢的厚度或炮弹的口径,而是取决于创新的速度。就像一个充满敌意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无法进化的无人机系统会迅速消亡,而那些最适合环境的系统则会在前方繁殖。随着各国吸取这些教训,乌克兰战争预示着未来的无人机战争:密集、自主、不断变化。制空权不再属于传统的有人驾驶空军。在未来充斥着无人机的战斗中,胜利将不属于最强的,而是属于进化得最快的。

:没有采用网站译本,而是由转帖人翻译,另外有两个表格汇总俄乌两国各自生产的无人机机型号效能等没有附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