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好不好,关键在编导。英雄题材也可能被拍成敌人善心大发的狗血剧

【本文由“星辰大海路上的腹黑兔”推荐,来自《“现在的抗美援朝电影太假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1、朝鲜战争敌人打的是装备,我军打的是意志。

2、不是每场战役都是硬仗。但遇到重点对手和重要阵地,战斗会很异常惨烈,例如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其残酷程度在军事史上极为罕见。

炮火覆盖‌:美军倾泻炮弹190余万发,最多单日发射30万发,平均每秒6发,3.7平方公里的阵地每平方米落弹76枚‌。山头被削低2米,地表浮土厚达1米,形成类似沼泽的弹坑区。

航空轰炸‌: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投弹5000余枚,阵地寸草不生‌。

伤亡数据‌:志愿军伤亡1.15万人,美军及联合国军伤亡约2.5万人‌。双方反复争夺阵地59次,志愿军击退敌军900余次冲锋。

国际影响‌:美军将战役数据编入军校教材,硫磺岛战役的伤亡率(32.6%)远低于上甘岭(美军40%+)。

精神象征‌:上甘岭特功八连战旗布满381个弹孔,成为“英雄鲜血染红”的具象化见证。

拍电影就像写文章,看你要突出表现什么。电影《上甘岭》专门表现上甘岭战役,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但大多数观众并不了解其惨烈程度。

电影好不好,关键在编导。英雄题材也可能被拍成敌人善心大发的狗血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