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赶尽杀绝,巴勒斯坦真的还有未来吗?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复兴
如果加沙最终选择妥协,放下了武器,并且接受特朗普的20条,那么加沙顽强抵抗的意义是什么?
昨天我聊了加沙,很多人留言在指责加沙,说妥协是没有出路的,相信美国太愚蠢的。
我真的看不下去了,我想说这样的人属实太不厚道了。
美国入侵阿富汗,阿富汗人可以撤离喀布尔跑到山上去打游击,但是你让加沙往哪里撤。
加沙面积365平方公里,现在已经被摧毁超过了3/4,就剩下91平方公里。
你知道91平方公里是多大吗?
也就是美国一个中等规模的农场。
就这样屁大点地方,没有丝毫的战略纵深可言,被以色列围得和铁桶一样。
弹尽粮绝,没有援助,没有补给,别说打仗,连粮食和水都没有。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在美国和以色列的围攻之下,中东的王爷们袖手旁观,人家用4万游击队对抗30万以色列正规军,以色列还有美国远远不断的军事援助,加沙就靠着手搓的钢管火箭炮坚持了两年,你说他们懦弱不应该投降。
我就想不明白,这些人怎么就用勇气说这样的话呢?就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就说怎么打吧。
以色列国防军系统性的清除一切战术,摧毁了加沙的地下网络和武器储备。美国无人机的24小时监控让其无法组织有效反击,加沙的基层武装人员确实仍有留存,但已失去整体作战能力,更要命的是饭都没的吃了。
就非要让他们全部饿死了心里就舒服了?难道不应该留下一些火种徐图未来吗?现在要做的,是寻求一线生机!
好,接下来我们就要问了,如果选择妥协,那么加沙抵抗的意义是什么?
难道就没有意义吗?
其实就想清楚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加沙,巴勒斯坦问题会怎样?
答案是如果没有加沙,巴勒斯坦已经被人遗忘。
这两年为什么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越来越多?为什么支持巴勒斯坦的民众声浪越来越大?
欧洲各国的民众都改变了态度,连帝国的中心美国在去年也掀起了反对以色列的狂潮,只是被美国镇压下去了而已。
你觉得如果没有加沙的坚持,会这样吗?
如果仅仅是法塔赫的妥协和投降,谁会支持巴勒斯坦?
加沙的奋起抗争迫使世界关注巴勒斯坦,因为2023年10月7日的阿克萨洪水行动,让巴勒斯坦人的命运再次成为国际焦点。
加沙给以色列造成噩梦般的惨重打击,创造了民兵武装重创国家军队的教科书式案例。
尽管这种行动带来以色列更残酷的报复,但它无疑向世界宣告:巴勒斯坦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
人性就是慕强的,但人类内心深处钦佩强者,却更敬佩不屈的弱者。
这种精神内核更加触动人心:弱者面对强权时的不屈,总能唤起人们最深切的共鸣。
加沙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抵抗的价值。他们不仅是对以色列的军事挑战者,更是巴勒斯坦民族意识的唤醒者。
2024年10月,加沙的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壮烈牺牲在了战场上,坚持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以色列国防军公布的影像显示,辛瓦尔在生前最后时刻端坐在被炸成废墟的建筑中,面对镜头方向,扔出了手中的长棍。这一幕,仿佛是整个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隐喻,即使面对压倒性的力量,也要掷出手中唯一的武器。
这一幕也打动了所有人,因为人类的情绪是共鸣的。
这就是今天为什么这么多人去支持巴勒斯坦的根本原因。
人们同情的,从来不是摇尾乞怜的懦夫;人们声援的,永远是那些在绝境中依然高昂着头颅的灵魂。
想一下,如果巴勒斯坦土地上活跃的,全都是法塔赫那样选择妥协,选择退让的玩意,请问国际社会有谁会真正地、发自内心地理会他们?
谁会去关注一个连自己都放弃了抗争命运的群体?
这就是最残酷,也最真实的现实!
在这一轮腥风血雨的中东变局中,以色列的战争机器一刻都没有停歇,它不仅仅用铁壁合围了加沙,将那里变成巨大的人间地狱;同时,它的推土机和士兵,也无时无刻不在蚕食着约旦河西岸的土地。
它不会因为法塔赫的温顺、因为法塔赫安全部队配合其维持所谓的秩序而手下留情。
定居点在扩张,检查站在增加,巴勒斯坦人的房屋在被强拆,在法塔赫管理的土地上,悲剧同样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但是,约旦河西岸的苦难,又有多少国际媒体在头版头条持续关注?
难道欧洲人和美国人会为懦夫而走上街头,发出怒吼吗?
约旦河西岸仿佛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里的屈辱是静默的,那里的挣扎是无声的,因为那里缺少了一面迎风屹立、即便千疮百孔也绝不倒下的旗帜!
而加沙,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因为在那里,还有人不信所谓的宿命,还有人在用血肉之躯,进行着最后的、悲壮无比的抵抗。
加沙的每一寸废墟,都在无声地控诉;加沙射向夜空的每一颗简易火箭弹,尽管微弱,却都是在向强权宣告:我们不会屈服!
正是这绝境中的坚持,这近乎绝望的反抗,刺痛了世界的良心,点燃了全球的声浪。
人们聚焦加沙,是因为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人类对抗压迫最原始、也最悲壮的勇气,这勇气最终直抵人心。
最后我想说,加沙的妥协只是战略收缩而非彻底退出。
这个组织最擅长战略蛰伏,组织领导人都曾经长期生活在以色列的监狱中,但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这些经历塑造了加沙独特的韧性文化,他们懂得如何等待,如何在最不利的环境中保存实力。
最后我们必须要认清楚现实,仅仅依靠加沙,是没有办法撬动美国和以色列的霸权的,这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的。
在2024年阿克萨洪水爆发之后,我当时的确误判了中东的局势,认为加沙抵抗超过3个月,伊朗等国家会出手,但是我真没想到伊朗就会升旗,居然就看着以色列一个个剪除了抵抗之弧的羽翼,到最后还妄想着去谈伊核协议。
加沙孤掌难鸣,但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美国霸权在不断衰落,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神秘大国的崛起正在加速,这都为巴勒斯坦问题带来了新的变数。
而加沙的妥协中也暗藏后手。他们在签署协议时特地加了几个保留意见:
只有以色列结束对加沙的实际占领,才会完全解除武装;政治安排必须通过巴勒斯坦全民框架来决定,这些保留意见为未来重返政治舞台留下了空间。
只要这些根本问题存在,抵抗组织就有再生的土壤。
特朗普的20点计划或许会创造了一个短暂的停火期,加沙的未来迷雾重重,那些认为加沙退出历史舞台的人可能低估了抵抗运动的韧性。
加沙的意义不在于它能否消灭敌人,而在于它确保了巴勒斯坦问题不会被世界遗忘,他们现阶段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
当国际秩序重建的时候,加沙的抵抗,也确保了巴勒斯坦在未来能有一席之地。
在加沙的瓦砾堆上,孩子用炭笔画下太阳。
士兵问他为什么在废墟中画画,孩子说:因为太阳不会因为高墙和铁丝网而停止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