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读史:苦寻上海宝山区烈士周维景妻女七十八年背后的人和事

周维景烈士出生于1918年的江苏宝山县(今天的上海市宝山区)淞南村人,兄弟三人,他排最小。七七事变后他毅然投身抗战,告别了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女儿。1937年秋天随北上抗日的八路军到山西省繁峙县工作,长期战斗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繁峙县一区的各个村落,先后担任中共繁峙县抗日政权一区的农会主任、一区区长和区委书记。1943年农历9月牺牲在大宋峪村南的大场梁山梁上。

周维景的生前战友的孟长生与他交往较多,两人一同在山西省繁峙县一区工作。他们是上下级关系,孟是一区的办事员,周是区长。那日1943年周维景、孟长生和新调来的区长张三娃沿村交接手续,熟悉情况时,被砂河据点日寇包围在大场梁上。他和敌人战斗中身负重伤;在生死关头,他想到党的文件和党员花名表不能落在敌人乎里,他便忍受痛苦,吞咽了党员花名表,埋了党的文件,继续和敌人搏斗,直至壮烈牺牲。周维景被鬼子包围牺牲,死后被鬼子割掉头颅,肢解尸体。张三娃、孟长生在突围中中弹负伤从山梁上滚到沟底茅草中,张三娃胸部中弹于天黑时分牺牲,孟长生负重伤,被送回家养伤三月余后侥幸捡了一命。

由于是上下级关系,生前周维景跟孟长生经常聊家常,经常去孟长生家食宿,彼此亲厚。时间一长,孟长生陆续得知周维景的一些家庭情况,当时周维景只对大家讲他家离上海很近,但从不说具体地址,但对孟长生则告诉了自己家的详细地址与情况。说他家在上海市近郊的宝山县淞南村,出身农民,上面有两个哥哥,家里供他们读书,他哥哥也参加了抗战。他已经结婚,离家投身抗战时只有一个尚在襁褓的女儿。

他两个人常常说谁先牺牲了,幸存的另一个人一定要把对方的消息告诉他的家人。孟长生本想等着抗战胜利后去上海把他的消息告诉他家人,可惜孟长生于1946冬被敌人打死。临死前他把这个事告诉他的四弟孟生保,希望等全国解放后亲自去周维景的家里把他的牺牲过程讲述给他的家人并且把周维景送给他的时常吹奏的笛子当做遗物送给他的家人。

承君一诺,必守终生!自己做不到了,就会让他的后人继续去做,就是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上世纪50年代按照地址孟长生的二弟孟元生曾经托人写了一封信寄往宝山县,把周维景的情况地写在信里,信件当时没有退回,大概是被人接收到了。

他的四弟孟生保于1966年5月第一次去了宝山县,找到了县里民政科的一个工作人员,把情况说了一下,人家答应给帮忙找找,他待了两天后因为有事着急返回,便给那位工作人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找到后能够告诉他一声。后来杳无音信,再也没有回音。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再未能去上海,直到2013年孟生保的外甥才第一次去上海继续寻找,可惜人海茫茫,沧海桑田,在上海找了三个多月后,知道无望,怅然而返。

在这个期间,孟生保又一次前往今天上海市宝山区淞南村去为牺牲在当地周维景烈士寻亲。他妻子即将临盆,家里人也劝过一阵子再外出吧。但是他为了早日找到,不顾家人的劝阻又一次踏上了旅途。

结果没几日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婴,产后受凉,没人照顾,当夜母女两个发高烧,第二天他的岳父母前来看望,才发现情况不对,岳父拉着一个木板车把她们送进县城医院,经过抢救,他的妻子脱离了危险,但那个女婴不幸夭折。

1943年9月下旬,周维景到果园村一带活动,刚好被孟子英的家属看到,随之跑到砂河镇据点报告了鬼子。鬼子闻讯后,立即出动马队、步兵,尘土滚滚而来。周维景三人看到砂河镇鬼子出动,旋即往大宋峪村方向跑去,欲从此村进入山里。不料最终被鬼子追上,牺牲在大宋峪村南的山梁上。

虽然找了几十年,但一直没有进展。转机发生在2021年,孟生保的外甥继续托人打听并购买了大量关于上海抗战历史的书籍资料,从中找到周维景二哥周维纲的照片,终于找到了他的妻子与女儿的信息。

在得知他的家庭情况后孟生保的外甥第一时间返回故乡,告诉孟生保。他看到照片,老泪纵横,哭得像个孩子,外甥搀扶着他一同到周维景的牺牲地去祭拜他,告诉烈士家中的情况,从1943年到2021年已经过去整整七十八年了!

那天下着倾盆大雨,他们前往六十里的山区,踩着泥泞的山路,跌跌撞撞地到了烈士牺牲的地方。为烈士撒了一瓶当年他喜欢喝的黄酒,孟生保的外甥高声告诉烈士走后的家庭情况: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时,汝父已故,家人逃难到上海之难民收容所。汝侄五岁夭折,汝兄参加新四军后于1941年皖南事变中牺牲,汝妻汝女在家穷困潦倒,先后在抗战中染病病故、夭折。

现我们后人幸福的生活于汝与其他数以千万计的英烈浴血拼搏出的清平世界中,再无外敌与屠杀,沐浴在明媚和平阳光之下,汝可以安息了!

大雨越下越大,仿佛老天也在为他悲泣,长时间的站立让两人双脚冻的麻木,他俩已经分不清我脸上的是泪水还是雨水。临走前,他俩跪在地上久久不愿离开。寻找这么多年,原来的烈士的妻女早已病故,也就解释了为何近八十年来无人前来打听他的消息。

烈士无后!不!他有后!他直到八十多年后今天还被人牢记、怀念!笔者就是孟生保的外甥。在这大半个世纪几代人接力寻找中使笔者逐渐明白,笔者寻找的不仅仅是“团圆”、“誓言”,更是那份甘愿舍弃小家甚至生命的信仰—— 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不完成目标,誓不罢休!

直到现在关于周维景烈士的记载很少,简略到就是那么几句话,甚至连他家在何处、家人情况都语焉不详。这还算好的了,更多的英烈甚至连姓名都牺牲掉了。当知情者全部都牺牲了,那他们的生前一切事迹也就会无人知晓,无从知晓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总有一些什么是值得我们时时重温、永远铭记的。屈辱深重的历史、血雨腥风的年代、可歌可泣的名字……这些留存于记忆深处的往事,容易随岁月的流逝而发黄、斑驳,看似寻常,却艰辛。正因为如此,笔者必须坚守!笔者也会坚持一直找下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