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母-有核无核都自由!

福建舰本来说国庆节服役,但因为台风关系延后,估计在节后进行!现在大家关注点就是后继舰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各种传言和图片都在乱飞,但矛盾点也非常多,比如北方船厂已经开工什么的,南常北核这些说法,但最近水泥航母舰岛已经完工,而且是带烟筒的,舰岛和烟筒直接间隔较大,能够看出甚至排风口隔离,避免排出燃气冲到桅杆,这个模拟舰岛是在福建舰海试后开工的。

500

也就是说这个舰岛结构是福建舰的改进版本,按照工程迭代角度来说,也是非常合理,既然出现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个舰岛重量至少在800吨,而且是偏置于舷侧,对舰体横稳定性影响巨大,而且连接舰岛的各种管路和线路也不可能移动,从工程管理角度来说,那么就是大概率说明新航母并没有开工,而是要等模拟航母的结果,说得直白点就是家里搞个装修,都要先画一个效果图看看装修效果如何,有问题再修改满意后,再出施工图,然后才开始动手干活,当然也有先开始砸墙的那种,后来才想起画图的,最后都是烂尾工程,作为一个造价几百亿的航母自然不会如此操作,在设计施工海试都有着严格流程和标准,这个谁都无法跳跃过去。

500

那个至于核动力,现在舰船核反应堆都是压水堆,也就是大家说的烧开水,但结构比烧开水复杂太多,由反应堆芯,一回路,二回路,防护外壳,汽轮机等组成,工作过程是高浓缩铀制成的柱状燃料棒组成堆芯在一回路内,通过核裂变释放热能;压水堆内的冷却剂(高压水)将热量带入二回路蒸汽发生系统,推动汽轮机运转;而反应堆功率调节是通过调整控制棒(吸收中子)实现。

而我国一直是没有舰船专用反应堆,现在能够参考的就是玲珑一号反应堆,该项目的立项时间在 2011 年,中核集团启动对模块化小堆的研发,项目代号 ACP100 的 “玲龙一号” 。2021 年 7 月 13 日,“玲龙一号” 全球首堆在海南昌江开工,建设周期为 58 个月,预计 2026 年建成投运。从立项到建成,玲珑一号反应堆的周期约为 15 年,玲珑一号反应堆单机组造价预计为 40 亿元。采用模块化建造模式,关键设备在工厂预制完成后,像搭积木一样现场组装。

500

这堆也被很多人认为会被改进为航母用反应堆,但玲珑一号目前采用的是低浓缩铀作为燃料,其丰度在 3% 左右。而高浓铀通常指铀 - 235 浓度高于 20% 的铀燃料,航母用的达到90%以上。如果玲珑一号该高浓度燃料,需要重新设计燃料组件,反应堆堆芯的结构也要同步进行调整,主要是调整中子慢化剂和冷却剂的分布等,高浓铀燃料还会增加反应堆的放射性风险,而航母上空间有限,各种人员加起来要5000人以上,对安全系统要求会更高。

所以对于舰船用反应堆来说,设计建造测试要求更加严格,时间会更长,即便是以玲珑一号为基础,那么也需要10年以上时间,所以说核动力航母可能性很低,而且北方船厂也是没有核动力资质,至于北方船厂宽度43米的不是太好说,现在落墩长度是大约270多米,U形结构,倒是和076尺寸和结构相似,具体能看清楚,要等到年底就能看个大概了。

很多人把航母加个核动力,无非也就是叫着响亮点,但却不知核动力航母复杂性和高造价,如果是12万吨航母需要装4个玲珑一号堆,造价接近200亿,接近17舰的价格,过于昂贵,所以我国应该研发一种性能更高,造价更低,维护方便的舰船用反应堆,绝对不是这种拼凑方式。而且核动力的反应堆的配套蒸汽轮机机组因为蒸汽压力低,体积重量都比燃油机组重而且体积庞大,也要重新开发与测试,周期也比较长。

常规动力方面,据说国内已经能够生产高压锅炉,至少能够节约10%的燃油消耗,单机功率超过小鹰航母,本来这个东西技术上也没有太多问题,估计在新航母上开始会使用。

总的来说新航母,无论是常规动力与核动力各有自己优势,随着东大技术进步都可以到自由的制造的!

扇歌 - 科幻平台 更多原创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