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富的泡泡玛特梦,又近了一步
出品|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泡泡玛特爆火,潮玩赛道玩家都争抢做下一个泡泡玛特,叶国富操盘的TOP TOY正式冲刺IPO,叶国富的泡泡玛特梦,又近了一步。
01 叶国富的泡泡玛特梦,又近了一步
近期,潮玩市场目光依然大多聚焦在泡泡玛特身上。比如,泡泡玛特产品在二手市场大跌价,泡泡玛特新品溢价15倍等热搜话题,持续引发热议。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潮玩赛道曝出了一条重磅新闻,知名企业家叶国富掌舵的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要上市了。
9月26日,名创优品发布公告称,宣布拟分拆附属公司TOP TOY,以其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该分拆建议已获得香港联交所确认可进行。
就在当天,TOP TOY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由摩根大通、瑞银、中信证券联席保荐,意味着这家潮玩品牌正式冲刺IPO,冲刺资本市场。
今年7月,TOP TOY完成了由淡马锡领投的5942.6万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到13亿美元,约102亿港元,当时就有市场观点猜测TOP TOY或将加速上市进程,如今来看符合市场预期。
TOP TOY在叶国富和名创优品的双重效应加持下,其发展和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TOP TOY品牌由孙元文于2020年创立,第一家门店开在广州正佳广场,近几年保持高速发展。
此前市场关于TOP TOY的报道信息并不全面,而这一次透过其招股书就能更全面去透视这家潮玩品牌的财务数据及经营基本面。
TOP TOY在招股书中给自己的定位是中国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以和主打自有IP的泡泡玛特明显区别开来。
从招股书来看,TOP TOY的核心财务数据表现不错,已经实现了连续盈利。
TOP TOY在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6.79亿元、14.61亿元、19.09亿元人民币。毛利分别为1.35亿、4.59亿、6.24亿,对应毛利率分别为19.9%、31.4%与32.7%。利润分别为-3838万、2.12亿、2.94亿元。
2025年上半年,TOP TOY收入达13.60亿元,同比增长58.5%;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26.8%。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9月19日,TOP TOY拥有299家门店,并已在海外开设了15家门店,覆盖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市场。
但招股书也透露出TOP TOY的另一面。尽管名创优品分拆TOP TOY上市,但名创优品仍持有后者86.9%的股份,且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来源于名创优品系,在过往记录期间,相关收入占比在36%至54%之间。
名创优品既是TOP TOY的大股东,又是大客户和分销渠道,难免会引发市场对两者之间关系利益过度捆绑的担忧。
现在市场只要一谈到TOP TOY,就一定会拿其和泡泡玛特进行对比,甚至有观点称TOP TOY会是下一个泡泡玛特,特别是看好潮玩赛道的叶国富,也有自己的潮玩梦和泡泡玛特梦。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泡泡玛特已经上市,已经是潮玩巨头品牌,现在TOP TOY从名创优品分拆,冲刺资本市场,从企业发展阶段和上市的双视角来看,叶国富的泡泡玛特梦,又近了一步。
02 叶国富要实现泡泡玛特梦,还有多远?
作为零售行业连续创业者的叶国富,从最开始的两元店,后来做成了名创优品,再到后来押注潮玩赛道,发展TOP TOY品牌,包括后来名创优品系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推动永辉胖改,叶国富的商业眼光的确很有前瞻性。
2020年,TOP TOY第一家门店在广州开业时,当时已经在纽交所上市的名创优品连续录得两年亏损,多重压力之下,叶国富瞄准了潮玩赛道,在行业内较早提出了兴趣消费的概念。
后来到了2022年8月,名创优品在港交所双重上市时,叶国富曾对媒体表示,会聚焦精力打造名创优品和TOP TOY两个品牌,希望可以在3年内让TOP TOY实现单独上市。
叶国富看到近几年泡泡玛特强势崛起,特别是2020年12月,泡泡玛特上市,当时在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点燃了一波潮玩新消费热潮。
泡泡玛特虽然上市后也经历过低谷期,但今年LABUBU爆火,带飞了泡泡玛特的股价,再次点燃了潮玩IP热潮。
泡泡玛特靠LABUBU爆火,业绩新高创巅峰 。据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财报,其实现营收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超过2024年全年业绩(130.38亿元),赛道玩家谁看了都眼红。
再加上TOP TOY最近几年无论是在门店数量,还是在业绩表现上都成为了赛道里的一匹新黑马,被市场寄予厚望。
综合多方面信息来看,叶国富自然是更坚定看好TOP TOY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自然坚定了叶国富自己心目中的泡泡玛特梦。
那么,现在叶国富要实现自己的泡泡玛特梦,还有多远?
尽管TOP TOY在潮玩赛道里表现出色,但前面永远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或参照对标的泡泡玛特在,TOP TOY自然永远无法避免会被拿来和泡泡玛特做各种对比。
通过对TOP TOY和泡泡玛特在2025年上半年的多方面经营数据对比可见,TOP TOY很显然还不是泡泡玛特的竞争对手,体量和实力相差甚远。
据泡泡玛特财报和TOP TOY招股书显数据对比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138.8亿元,对比之下TOP TOY营收只有13.6亿元。泡泡玛特净利润为47.1亿元,对比之下TOP TOY的净利润只有1.8亿元。泡泡玛特毛利率为70.3%,对比之下TOP TOY的毛利率只有32.4%。在门店数量方面,泡泡玛特有571家,TOP TOY只有293家。
泡泡玛特已经是上市公司,2025年9月30日收盘时的总市值为3582.97亿港元,仍处于高位。TOP TOY近期一轮融资的估值约为102亿港元。两者虽然没有可比性,TOP TOY和泡泡玛特之间的距离还较远。
原创IP是一家潮玩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但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泡泡玛特现在走的是自有IP路线,有LABUBU这样的爆火IP,而且在孵化出更多IP,毛利率高,无需支付授权费用。
目前TOP TOY自有IP较少,主要还是靠授权IP,通过涵盖积木、高达模型、艺术潮玩等品类,多产品,多IP系列,去满足消费者对潮玩的购买需求。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现阶段,TOP TOY还无法与泡泡玛特相提并论,但如果未来TOP TOY按照计划如期成功上市的话,也是其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步,实现了上市梦,但其离下一个超级潮玩巨头梦,还有较远的距离。
03 爆火的潮玩江湖,谁也复制不了泡泡玛特
毫无疑问,最近几年的大消费赛道里,潮玩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保持高速增长的赛道之一。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潮玩市场近几年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25亿元,到2030年有望增至21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9%。
潮玩消费热潮的兴起,背后是新一代年轻人对盲盒、潮玩等的消费需求,说到底是心理消费和情绪消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潮玩盲盒消费者多以年轻人为主,90后与00后在盲盒消费者中的占比相当显著。从细分数据来看,18-24岁年龄段占比最高,约为40%,女性为盲盒核心消费客群,占比达75%。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中国的潮玩产业的早期发展探索阶段已经结束,现在进入了行业发展整合期,行业头部效应、分层效应都已经十分明显。
第一,潮玩赛道的头部效应已经出现,泡泡玛特一骑绝尘,其他友商暂时很难追赶和发起挑战。
泡泡玛特毫无疑问是潮玩赛道里的巨头,从最开始的潮玩集合店,到后来发展盲盒,做成了像LABUBU这样的世界级爆火IP,占据行业头部地位,特别是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泡泡玛特成了潮玩的代名词。
泡泡玛特的行业头部效应未来只会越来越强,也会进一步拉开和其他追随者和友商们之间的距离,特别是泡泡玛特的自有IP是其核心竞争力,包括TOP TOY等品牌无法与之相比。
潮玩行业的特殊性,无论是盲盒,还是IP都有独特性、独家性,关键是具有不可复制性,也就是说泡泡玛特是泡泡玛特,其他友商也很难复制泡泡玛特。从这一角度来说,爆火的潮玩赛道,很难出现下一个泡泡玛特。
第二,潮玩赛道里的分层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
潮玩行业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一超是泡泡玛特,多强是指52TOYS、TOP TOY、玩点无限等中腰部品牌。
还有其他一众的潮玩品牌贩卖店、集合店和小店,但很难形成规模化,行业分层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尽管目前TOP TOY主要是授权模式,没有像泡泡玛特那样大力发展自有IP,但要成为一家超级潮玩品牌,自有IP必不可少。
TOP TOY今年以来也加强了对原创潮玩IP的布局。比如,今年上半年,TOP TOY通过合资企业“果然有趣”完成了对“Nommi糯米儿”与“MayMei霉霉”等IP的战略收购。
很显然,TOP TOY还需要在原创IP方面继续加油,要有自己的现象级IP,要有自己的一个或更多个“LABUBU”。
潮玩盲盒市场会受到消费风潮、黄牛炒作、政策规范、网红热度等因素的影响,甚至潮玩盲盒也有网红消费周期,叠加现在的消费环境影响,年轻人消费越来越理性,这些因素也会影响TOP TOY。
TOP TOY已经跑通了商业模式,有名创优品资源和渠道的支持,又有叶国富的背书,再加上有国际顶级金融机构的投资,向资本市场讲出了一个不错的故事,在赛道里已经有明显的优势,前景可期。
《新品略财经》认为,泡泡玛特注定无法复制,TOP TOY没必要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叶国富要带着TOP TOY走出和泡泡玛特不一样的路,但TOP TOY的长远目标依然是要成为潮玩赛道里的下一个“泡泡玛特”,还需要讲出更多新故事。
参考资料:
[1] 21世纪经济报道:叶国富又一个IPO,估值102亿港元
[2] 定焦One:名创优品版“泡泡玛特”,要上市了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