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斗焕的稳定和发展
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占领下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在美苏的帮助下,朝鲜半岛先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分别是北边的社会主义政权和南边的李承晚政权。
李承晚政权吸收了很多日占时期的特务和前日本伪军,开始了自己的建设。一场内战打完,全球各国都成了介入国,我国进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华约国家也给了朝鲜很大的帮助。
日本借着朝鲜战争的后勤基地位置,再次发展起了工业,韩国却开始了自己的艰苦岁月。后来韩国政坛风云变幻,直到当过伪军的朴正熙上台,终于在六七十年代搞起了经济建设。
四十年代独立,混到七十年代,韩国的平均生活水平一直和印度等四十年代独立的国家差不多,再后面的历史我们就熟悉了,全斗焕大力发展电子工业,再加上后面几任总统的努力,韩国成了发达国家。
当时摆在全斗焕面前的问题是,他本人是一个军阀,靠着军队的力量掌握了权力,但是越发展经济,他强人政治的问题就越突出。因为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都关心吃饱,经济好了,大家的诉求就多了。
全斗焕的问题就是他本身压制了社会的许多正常需求,但是又要发展经济,但是又不想要面对政治动荡,但是又要在自己的主导下发展好对应的产业,这已经不是既要又要的问题了,是既要又要,也要还要,最后全斗焕选择了一个3S政策。
那就是Screen电影屏幕、Sports体育运动,和Sex黄色产业。
出台这三个政策,主要是为了让年轻人不再有精力瞎搞。要搞出来优质的电影产业,电影一定要允许拍摄韩国的负面问题。
只要电影拍摄的问题够负面,年轻人看完就会发现导演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年轻人讨论社会问题就不会再说社会问题,而是在说真敢拍。
年轻人进了电影院,就用最低的成本发泄了心理的不满。
要搞出来全方位覆盖的体育,包括大众方面的,比如足球,也要搞小众方面的,比如电子游戏比赛,年轻人对社会有不满,但是不一定会抱怨,有可能是单纯的不玩了,不配合。年轻人可以这样,但是他们总有爱好。
运动可以让年轻人从不玩了,变成继续配合产业,因为搞足球有对餐饮和运输等行业产生的消费,搞电子游戏还可以消费电脑等产品,就算是再不配合的年轻人,总要在爱好上花钱,花钱就是促进消费,就是配合。
出门看比赛,带动的是经济,实现的是快乐,带来的是享受,带走的是不快,年轻人到了不配合的地步了,那就给他们娱乐,让他们转化到支持自己的一边。
最后就是色情产业,鼓励搞女团,搞软色情,甚至偷偷搞点硬的也不严格打击,这部分对付的是赚到钱的年轻人,主要目的不是消费,不是让他们配合,也不是让他们发泄,而是给他们的人生树立新的目的。
那就是美女帅哥,人生有了新目的,就会减少对政治的关注。
靠着这三板斧下去,全斗焕以为自己能稳坐钓鱼台了,年轻人不会再去看看书,看看纪录片,看看历史,聊聊时事新闻,最后搞个大新闻,给自己推下台了。
结果没想到,叛徒就在身边,最好的战友卢泰愚给自己一脚踢开,毅然决然拥抱美国,在韩国实现了民主化,然后全盘捡起自己的政策,推行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