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期“闽商精神”赋予新内涵——记闽南华人黄子瑜
众所周知,“闽商”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在中国的商帮族群当中,一直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历史上,许多闽商空手打拼天下,凭借着“爱拼敢赢、团结互助,抱团发展、刻苦耐劳、坚持不懈”的闽商精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而乡土情怀是“闽商”群体中共同的底色。本文所述的黄子瑜先生:来自于中国民营经济高度活跃的城市——千年古城泉州,就是这样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慈善家。
照片:2025年9月8日黄子瑜与云南省副省长,刘勇
黄子瑜,祖籍福建省南安市华人后裔。从小养成勤劳俭朴,爱拼会赢的性格;养成诚信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江西、香港、集美等地创业,小有成就,又热心宗亲慈善事业,历任世界和平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世界黄氏宗亲总会副会长、马来西亚宁夏国际总商会名誉会长、马来西亚登嘉楼南安公馆名誉会长、澳大利亚大洋洲福建国际总商会名誉会长、菲律宾博爱阳光团顾问、厦门市集美区侨乡经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厦门市集美区宝珠屿嘉庚文化陈列馆副馆长、厦门市集美区新四军研究会任常务理事长等职。其足迹广泛活跃于东南亚、港澳台等各地。
照片:2025年9月6日,黄子瑜与泉州市南安市委书记 张桂森
黄子瑜商业生涯的起步和其他闽商大致相同,都是从做小生意开始起家的。和著名企业家曹德旺一样,经历过少年时期的艰苦,过早就缀学了,同样从事过自行车修理生意,19岁进入南安诗山供销社工作,20岁至25岁承包诗山供销社茶厂任厂长,获得了第一桶金3000元,后成为了当地稍有名气的万元户。不安分的黄子瑜总不满足现状,毅然出让茶厂并转赴广东深圳闯业,先后从事布料经销等业务,涉足过电子表、三用机、电视机等行业,当年因创业经验不足加之对市场管理规则了解不透等原因,曾经被当地工商管理所没收货物,瞬间从一个万元户变得身无分文。万般无奈之下,黄子瑜夫妇赴香港投靠亲人,在香港一待就是六年。
1991年回大陆创立中外合资江西省南昌昌兴家私有限公司,1994年将公司转让回家乡福建创业,并于1995年定居于厦门市集美区。先后任贵州照夜白酒业(集团)公司、厦门腾力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演艺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办学)董事长等。
广泛活跃于东南亚、港澳台等各地的黄子瑜先生
热爱公益事业 做“闽商精神”的践行者
黄子瑜先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组织和商业活动,在事业稳定发展之后,即加入厦门市集美区侨乡经济促进会,厦门市集美区嘉庚文化陈列馆,积极在泉州南安市和厦门集美等地扶贫助学,广泛参与海外联谊活动,热心公益和宗亲事务,捐资从事慈善活动,弘扬嘉庚文化、诚毅精神,取得斐然成绩,受到各界好评。先后获赠匾额荣誉多项:《热心公益 乡贤楷模》、《热心教育造福桑梓》、《热心公益关爱老人》、《功钜利薄》、《乐助老人可敬可爱》、《热心慈善 大爱无疆》匾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5年以来,黄子瑜先生充分发挥自己多重身份优势,通过协调各种民间组织,团结各方力量,促成了数次商业交流交往。比如连续多年联系厦门市集美区侨乡经济促进会赴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广泛接洽各商会或社团,成功开展联谊活动。
2025年8月间,澳门竞选会议员,黄子瑜会长,积极为福建籍议员候选人站台宣传,并使福建籍的,梁孙旭,宋碧琪,顺利当选澳门议员。
常怀家乡情 满腔赤子心
多年以来,从著名侨乡南安市诗山镇走出来的黄子瑜先生,常怀爱乡之情和慈善之心。而发生在黄子瑜身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恰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疫情无情人间有真情
疫情刚发生,黄子瑜先生就敏感地察觉到事态的严重,心里挂念海外华侨同胞,想方设法寻找防控物资,寻得200万个口罩分送给泰国闽南总商会、越南、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等团体,又与他人合作,捐献美国、香港、澳门、台湾10万个口罩。虽数量不多,然而体现了一个中国人、闽南华人后裔的赤诚爱国爱乡爱侨之心。疫情无情人有情,人间自有真情在。
据了解,黄子瑜先生的伯父黄清池系黄埔军校毕业生,中共地下党员。怀着一颗赤子之心,黄子瑜又加入了厦门市集美区新四军研究会任常务理事,他希望以此积极参与传播革命理想信念工作,践行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为新时期的“闽商精神”赋予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