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龙科技管理人员减少却成本大增,关联交易叠加客户数量下降
《港湾商业观察》萧秀妮
2025年9月11日,山东悦龙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龙科技)披露北交所第一轮审核问询的回复。
从审核问询函的视角展开,公司报告期内业绩稳步增长的亮眼表现与行业整体环境形成反差,而销售端的关联交易、持续高企的管理费用及过往财务不规范问题,也成为市场与监管关注的焦点。
业绩逆势增长与行业分化
天眼查显示,悦龙科技成立于1989年。悦龙科技专注于海洋平台用胶管及配件、钻井及石油天然气设备配件、钻探用胶管等橡塑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涉及天然橡胶销售及货物进出口等业务。
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报告期内),悦龙科技经营业绩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营业收入从1.89亿元增至2.62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约14.3%;净利润从4792.34万元攀升至8414.37万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虽有波动,但整体保持健康,分别为5790.25万元、4935.72万元、9882.40万元。即便在2025年1—6月,公司仍延续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6.2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293.38万元,同比增幅达39.36%。
拆分主营产品来看,各品类表现呈现明显分化。作为核心支柱的海洋工程柔性管道,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从1.88亿元增长至2.5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始终维持在98%以上。报告期内,海洋工程柔性管道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99.28%、98.46%、98.74%,是驱动业绩增长的“压舱石”。
陆地油气柔性管道则实现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从1737.81万元增至5602.61万元,收入占比从9.2%飙升至21.4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压裂软管在中石油体系及北美市场的快速推广。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工业专用软管作为基础类产品,收入规模略有波动,从1.01亿元微增至1.1亿元后,2024年回落至1.03亿元,收入占比从53.57%持续下滑至39.31%。不仅如此,工业专用软管的毛利率也呈整体下降趋势,分别为42.38%、42.39%、37.88%。

此外,其他产品收入及占比逐年递减,对整体业绩贡献有限。
业务成本方面,报告期内悦龙科技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8980.03万元、1.01亿元、1.03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超97%,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居高不下成为核心特征。公司产品原材料以橡胶、钢丝(绳)、化工原料及金属接头为主,报告期内直接材料成本从5825.53万元增至6997.57万元,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64.87%、64.54%、68.1%,2025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进一步升至74.03%。这意味着,原材料价格波动将直接对公司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对此,悦龙科技表示,将通过持续开发供应商、根据价格波动适时囤货等方式应对潜在风险。
如果未来原材料受到市场供求、运输成本、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供货渠道发生重大变化等影响,导致供应紧缺或价格持续上涨,可能会对公司生产交付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表示,将持续开发供应商,并根据原材料价格进行适时囤货,以应对此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悦龙科技业绩持续增长的态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出现明显分化。北交所就此提出问询,要求说明业绩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合理性。悦龙科技在回复中指出,核心原因在于两方面差异:其一,产品类型与市场地位不同。公司业绩增长依赖的海洋工程柔性管道(尤其是API17K系列产品)国内尚无直接竞争对手,仅利通科技具备相关资质但暂无公开销售记录;陆地油气柔性管道中的压裂软管也仅与利通科技部分产品类似,其他可比公司未涉足相关领域。而可比公司多以工业专用软管为主,与悦龙科技产品结构差异显著。
其二,销售模式与客户结构差异。悦龙科技采用“直销+非直销”复合模式,境内以直销为主,境外依托经销商和贸易商拓展市场,核心客户集中在海洋工程、油气钻采等高景气赛道;可比公司中,利通科技境外销售依赖经销商,中裕科技、派特尔以直销为主,下游客户更多集中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受行业周期影响较大的领域,2024年业绩表现不及悦龙科技。
对于这一解释,资深财经评论人皮海洲直言:“悦龙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将其2024年业绩逆势增长归因于产品类型、市场地位、销售模式及客户结构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差异。然而,此类解释较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从专业角度,建议进一步关注其业绩增长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若整个行业面临下行压力,而公司独善其身,需更深入核查其业务模式、客户结构、产品竞争力等是否真正具备差异化优势,能否持续支撑其逆势增长,行稳致远。”
销售收入真实性存疑,关联交易和客户缩减矛盾
销售真实性与收入确认的准确性,一直是IPO审核中的核心关注点,悦龙科技也不例外。北交所在问询中,要求公司详细披露境内外销售区域分布、增长原因,尤其针对新增贸易商客户收入增长过快的合理性进行核查,以验证销售真实性。悦龙科技回应称,公司销售环节符合规定,收入确认流程透明、合规。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悦龙科技境内收入分别为1.28亿元、1.38亿元、1.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8.28%、64.31%、67.13%;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5990.07万元、7683.44万元、8490.5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1.70%、35.14%、32.47%。
在客户结构方面,悦龙科技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9418.13万元、1.1亿元、1.25亿元,占年度销售额比例始终接近50%,分别为49.84%、50.36%、47.71%。其中,第一大客户TechfluidU.K.Ltd.的身份尤为特殊——该公司由悦龙科技实际控制人徐锦诚控制,主要负责公司产品在欧洲等区域的经销和市场开拓。公司表示,由于橡胶软管下游用户多为大型能源集团,通过TechfluidU.K.Ltd.开拓境外市场可降低市场开拓成本和障碍,借助其驻地欧洲的优势提高拓展效率。
依据首轮问询回复,2025年4月3日,为尽快解决关联交易及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缩短跨境收购程序所需时间,徐锦诚以1英镑的价格向香港泰悦有限公司(悦龙科技子公司)出售了TechfluidU.K.Ltd.85%的股份。
对此,皮海洲分析指出:“悦龙科技收购原最大客户TechfluidU.K.Ltd.85%的股权,这一举措有助于减少关联交易、增强境外业务协同性,理论上可提升境外市场份额和整体营收规模。然而,该交易的关键在于收购定价的合理性与公允性。需重点关注其是否以显著高于公允价值的代价收购该实体,是否存在向实际控制人利益输送的情形。此外,收购后的整合效果、海外市场经营管理能力、文化融合以及国际经贸环境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对公司未来毛利率及境外业务拓展带来不确定性风险。”
此外,北京证券交易所于审核问询函中指出,悦龙科技在报告期内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5779.59万元、6870.98万元、8638.0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59%、31.43%、33.03%,呈上升态势。并且,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30、3.46、3.37,而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93、4.99、3.83。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证券交易所要求悦龙科技说明一年以内应收账款的账龄状况,结合报告期内主要客户信用政策、结算政策及其变化情况、新增客户与存量客户信用政策的差异情况,说明不同客户是否存在不同的信用政策,是否存在放宽信用政策或变更结算方式以刺激销售的情形。
具体而言,悦龙科技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增长,一年内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5211.35万元、5920.63万元、7335.85万元,占应收账款的比重分别为90.17%、86.17%和84.92%。其中,181-365天账龄的应收账款分别为469.01万元、958.46万元、1677.25万元,占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比例分别为9.00%、16.19%、22.86%。
悦龙科技在回复中表示,对一年以内应收账款进行细分,半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略有提高,主要是由于大型油气、海洋工程等集团客户销售增长,平均账期有所延长所致。对一年以内应收账款进行细分,半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略有提高,主要是由于大型油气、海洋工程等集团客户销售增长,平均账期有所延长所致。

悦龙科技客户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也值得警惕。报告期内,公司客户总数从723家缩减至654家,其中工业专用软管及其他类客户数量从686家降至589家,客户流失可能对未来市场拓展和业绩稳定性产生潜在影响。
管理费用高企叠加财务不规范,内部治理待完善
在业绩增长的同时,悦龙科技的内部管理问题逐渐凸显,集中体现在管理费用高企与过往财务不规范两方面。2024年末,悦龙科技管理人员数量为90人,较期初减少11人,但期间费用却呈大幅增长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从3988.99万元增至6550.68万元,期间费用率从21.11%攀升至25.05%。其中,2023年期间费用增加970.68万元,主要因业务拓展导致销售、研发、管理费用全面上涨;2024年期间费用进一步增长1591.01万元,同比增幅32.08%,核心推手是管理费用的激增。
从管理费用构成来看,2024年工资福利费及社保支出同比增长47.17%,股份支付费用同比激增101.65%,两大因素共同推动管理费用攀升。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分别为2399.61万元、2904.60万元、4112.30万元,且管理费用率持续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同行业管理费用率平均水平分别为5.59%、6.57%、7.83%,而悦龙科技管理费用率远超这一区间,费用控制能力有待提升。
公司坦言,管理费用逐年上涨,主要系业务规模扩张、运作规范程度提升以及股份支付规模增加所致,其中职工薪酬占管理费用比例稳定在31%-34%之间,2024年职工薪酬金额达1364.80万元,较2022年增长66.7%。
报告期内,悦龙科技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88.68万元、892.44万元和1253.22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12%、4.08%和4.79%。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7.72%、5.95%和6.87%。
在销售费用构成中,物料消耗金额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分别为17.55万元、104.27万元和157.85万元,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2.98%、11.68%和12.6%。此外,2024年新增售后清理费215.65万元,占当期销售费用的17.21%。
北交所要求悦龙科技结合售后服务的开展过程和内容,说明补发产品的具体情况,物料消耗费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售后清理费用的具体情况,相关会计处理是否合规。
悦龙科技回复,售后清理费主要产生于2023年空运泄漏索赔事件2023年7月,悦龙科技的子公司烟台泰悦向TechfluidU.K.LTD销售产品,由客户聘请货运公司采用空运方式运输。在运输途中,由于产品包装内的液体(该液体无腐蚀性、无可燃性)发生泄漏,污染了航空公司的货仓并导致航班延误。经调查,产品因终端客户要求预装了试压液,在空运前航空公司要求清空,公司进行了密封处理,但在运输过程中密封件脱落,致使残留的试压液随飞机倾斜而泄漏。此次事故并非产品质量问题,而是由包装缺陷与空运特殊性共同导致的,但责任归属于生产商,烟台泰悦需承担最终的偿付义务。根据承运方提供的发票,该事件产生的包机费用为215.65万元。
而报告期内公司物料消耗增长,主要系给客户补发胶管导致。公司业务人员或客户发现产品存在外观瑕疵、管体变形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等质量问题,基于维护客户长期合作关系的考虑,避免产品瑕疵导致的事故发生,予以更换。
此次IPO,悦龙科技拟募集资金2.89亿元,其中1.4亿元将用于新建自浮式输油橡胶软管生产项目、6000万元将用于橡胶软管生产设施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5900万元将用于高端软管研发中心项目。除上述扩增产能项目之外,计划3000万元将用于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在回复函中,悦龙科技表示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必要性主要体现于扩展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增强客户黏性;优化销售团队结构,提高客户开拓能力。
在股权结构上,董事长兼总经理徐锦诚合计控制公司73.79%的股份,为悦龙科技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报告期内,悦龙科技累计实施四次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744.60万元、1250.50万元、2501.00万元、2360.70万元,累计分红总额达7857.40万元。徐锦诚累计获得现金分红约5809.07万元,其中4131万元用于购买理财(银行流水交易对手方显示为保险公司/信托公司),500万元用于偿还公司借款,452万元用于支付股权转让款,1107万元用于税款。
悦龙科技回复表示,除徐锦诚外,公司不存在其他穿透后享有分红权比例5%以上的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分红款流向主要是购买理财、支付股权认购款,不存在重大异常,与关联方、客户和供应商及其关联方不存在异常大额资金往来。(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