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沉香协会召开专题研讨会,助力制订奇楠团体标准促产业升级
为促进电白区沉香产业高质量、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在区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与推动下,电白沉香协会于2025年9月27日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就奇楠沉香系列团体标准征求协会各成员单位意见。协会会长汪科元、名誉会长黄春龙、执行会长高健、黄德丰、监事长王国茂、秘书长林锦珠,以及市文体局副局长梁健、茂名高新技术研究院麦君年(原院长)及协会代表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响应市场需求 制定统一标准
本次会议旨在响应市场对奇楠沉香产品规范化、标准化的迫切需求,通过制定科学、统一的技术标准,引导企业规范生产,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奇楠沉香”品牌的市场公信力与核心竞争力。研讨会重点审议了《奇楠沉香鉴定与质量分级》、《奇楠沉香燃香》、《奇楠沉香珠串》、《奇楠沉香精油和油》四份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规范产业发展 提升品牌价值汪科元会长在发言中指出,电白的沉香产业盛况空前,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个别商家“以次充好”的乱象。制定产品标准是产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电白沉香代表“国香”走向世界,也必须符合国际化标准。“这四项标准直击当前市场痛点,对于遏制以次充好、规范交易行为、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汪科元强调。
正本清源 厘定名称与历史地位
汪科元特别就沉香名称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市场上广为人知的“奇楠”,其正确命名应为“伽楠”(译音“茄楠”),不应使用“奇楠”。让道地的茂名伽楠香坐正药用价值的“位置”,不能用“奇楠”称奇,夸大奇谈,以免夸张了茂名伽楠香的历史属性,混淆视听。他援引历史文献佐证: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史书《隋唐嘉话》记载家乡茂名(电白)出产沉香;1960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材手册》(国家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主编)明确记载,茂名(电白)是伽楠香的主要产地之一;1938年上海《申报》北平药局刊登的绿油伽楠香价格显示,其价值远超同期冬虫夏草。
奇楠与伽楠名称之别
市人大代表、电白沉香协会名誉会长黄春龙从专业角度分析了伽楠沉香与奇楠沉香的名称合法性问题。他指出,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及《中国植物志》的官方记载,“伽楠香”(Aquilaria sinensis)为沉香的法定正名,属于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而“奇楠”是沉香中的特殊品类,属于行业内的俗称术语,常见于东南亚进口沉香贸易领域。他同时说明,我国的中草药名称使用已经立法,有严谨的法律法规制度。不是常用的中草药名,一律作新药使用方法解决,新药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被正式应用,因此要谨慎使用‘奇楠’与‘伽楠’之名称。
科学育种 市场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伽楠香在茂名电白种植的母树优质良种品种约200多种,电白香农不断优化、优选优质、高产的良种,并推向市场。未来还将有更优质的品种推陈出新,扩大规模推广。
“最终将以电白香农优选的优质良种,经科学家检测有效成分、稳定性和有效性为标准,同时由广大市场决定最好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为产业的长期繁荣奠定坚实基础。”汪科元表示。
集思广益 共谋发展
在会议上,与会代表纷纷发言,围绕标准的术语定义、技术指标、检测方法、质量分级及药用价值、地理标志性等核心内容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多项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协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标准的制定将为我区奇楠沉香(茂名伽楠香)产品的生产、检测、销售与市场监管,以及土特产伽楠香命名提供明确的阶段性技术依据。
政企同心 共创未来
通过征集广大香农的意见与建议,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让利益相关方提前参与进来,表达他们的关切和建议,达成行业共识,有利于标准的普及和应用,在市场流通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本次茂名市政府与电白区政府高度重视电白沉香的标准化制定,为电白沉香打造“世界香都·浪漫电白”赋予满满能量。电白香农信心十足,同时也感谢央视对电白沉香标准化建设的关注,以及对电白沉香溯源历史、文化自信的传承与弘扬的见证与监督,这将是电白沉香健康稳步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