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来搞笑的吗?建议取消五常一票否决权!
2025年9月22日,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日子,联合国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9月23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
本届联大,特朗普在台上说了57分钟,把全世界骂了个遍。
不过,他在联合国总部好像遭到了“暗算”。先是手扶电梯好巧不巧在他踩上时发生故障,演讲时提词器又坏了,话筒还出了问题……
查,一查到底!一定要揪出幕后小黑手。
本届联大最大看点是英国和法国带头,有十个国家承认了巴勒斯坦国。
表面上是针对以色列,其实是一些西方国家想表现一下独立性,给美国来点压力。
联合国大会每届都很热闹,大国之间唇枪舌剑。
而一些平时不大起眼的国家,往往也会在联大极力表现自己,这次也不例外。
一向存在感并不强的芬兰就跳了出来,语出惊人,矛头直指五大善人的一票否决权。
据联合国官网消息:9月24日,芬兰总统斯图布在联大发言时,呼吁对联合国进行全面改革,并提议取消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
他的理由是,现在已经不再是1945年的世界了,联合国安理会已经跟不上形势了……
除了提议废除一票否决权,他还建议增加5个常任理事国席位(亚洲两席、非洲两席、拉美一席),安理会决议改为多数表决制。
台下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和刺耳的笑声。
斯图布此前曾多次表达类似观点,针对的是俄罗斯的常任理事国资格。
美国去年9月曾回应这位芬兰总统称:“我们还是关注现实点的事务吧,别搞那些不可能的事。”
芬兰这次也是针对俄罗斯,但在联大说这些,五大善人都不爱听。
阿芬,你是来搞笑的吗?下一个。
这八十年来,联合国有过许许多多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一字不改的《联合国宪章》和铁打的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
道理很简单,挑战五大善人地位和权力,就是挑战《联合国宪章》,而捍卫《联合国宪章》是五大善人的职责,逻辑闭环。
联合国成立代表着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为了改变战前“国际联盟”因缺乏权力而沦为“清谈咖啡馆”的处境,联合国成立了一个权力机构--安全理事会。
安理会是根据“大国一致”原则而成立的,在五个常任理事国无反对票的情况下,重大决议才能通过。
芬兰总统所说的“民主”,从来都不是安理会的原则。
“大国一致”,说白了就是特权。
在“大国一致”前提之下,安理会也要发扬一下民主,让其它国家轮流成为非常任理事国,要倾听不同声音嘛。
安理会最初由11个国家组成(5常+6个非常任),后来由于联合国会员不断增加,就变成了15国(5+10),它的权力:
一、安理会决议对所有联合国成员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安理会是联合国唯一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的机构。
三、安理会可以通过决议对目标地区进行经济制裁。
四,安理会可以通过决议,驻兵在失去秩序的国家(维和部队)
通过一项重大决议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九位以上成员投赞成票。
二、五常没有一张否决票。
非常任理事国不是像一些网友所说的“没屁用”,它们还是有点屁用的,毕竟九票赞成是必须程序。
因此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得到一个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是值得庆祝的事情。既提高了国际地位,又增加了话语权,爽两年也是爽。
然而,10个席位对于180多个国家来说,毕竟是僧多粥少,每次换届,它们都要搞“底层互害”。
于是,一些国家就心怀不满,打着联合国改革旗号,煽动其它成员企图推倒安理会。
这种“刁民”分成两派:
一、扩大派。
努力说服各国,扩大常任理事国席位,让自己跻身常任。代表国家有印度、日本、德国、巴西等;
二、掀桌派。
这辈子也不指望能当上常任,但想要废除一票否决权,这样大家就扯平了。代表国有利比亚、土耳其等。
“扩大派”闹了二十多年,基本上都已经死心了。日本、德国、巴西也知道,最大阻力并不是五大善人,而是其它国家,比如韩国、意大利、阿根廷等。
只有印度是认真的,因为美英法俄都承诺过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印度人认为只要打通中国这一关,它就可以入常了。
其实在《联合国宪章》没有被修改之前,新增常任理事国的程序无法启动,更谈不上卡不卡的问题,印度人却臆想着一步登天。
“掀桌派”,最猛的是利比亚的卡扎菲。
2001年10月31日,在第56届联大上,卡扎菲授意他的代表阿迈尔公开指责安理会一票否决权破坏了民主价值观。
卡扎菲在连续几届联大都呼吁建立一个更民主、更平等、更具广泛代表性的安理会。
五大善人被他喷得默不作声,那几年,卡扎菲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好不风光。
可是到了2011年初,利比来就惨了。“阿拉伯之春”迅速蔓延至利比亚,内有叛军,外有空袭。
西方国家提出了1973号决议,准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决议草案将在3月17日提交安理会讨论。
卡扎菲就慌了,恳求安理会不要通过该决议,否则,他利比亚政府军的战机就无法升空。
但是,没有一个大国愿意动用否决权。 中俄弃权,巴西、德国、印度三个非常任理事国弃权,刚好10票赞成。
卡大佐喷嘛,怎么不喷了?否决权你不让用,那就不用。
卡大佐坟头草早已三尺长,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不知他临死前,有没有认识到,一票否决权就是用来保护利比亚这种小国家的?
当年卡扎菲反对的理由,跟今天斯图布一样,听起来都是正义满满---多数决,体现民主。
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特权与民主是辩证关系。保持五大善人一票否决权是集中,设立十个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是民主。如果只倾向于某一端,都会破坏《联合国宪章》精神。
卡扎菲也好,斯图布也罢。无论他们说得多么动人,其真实动机却是--“得不到它,就毁灭它”。
如果安理会像欧盟一样“民主化”会如何?
立陶宛、爱沙尼亚这类国家投的票,跟中美俄英法投的票具有同等效力,这不是笑话吗,193个国家要讨论到哪一天才能达成共识?
安理会的合法性恰恰是五大国所赋予的,而不是相反。
在安理会搞民主,美国第一个反对,它在1977年就说过,安理会多数决将是“多数人的暴政”。
大国一票否决权,体现的是大国影响力。
因此,大国应当慎用一票否决权。但美国却在滥用,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它已动用过80多次,而且有很多次是为了袒护以色列。
一些小国却将“民主价值观”在安理会的失败,归咎于一票否决权的存在,这是本末倒置。
并不是一票否决权的程序设置有问题,而是美国绕开安理会拉帮结派,违背《联合国宪章》到处胡作非为,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斯图布敢在联大指出真正的问题吗?芬兰一边加入北约,一边指责安理会一票否决权,是何等的自相矛盾?
北约是什么组织?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纯粹的战争机器。
芬兰那一票能否决北约什么重大决定?美国在北约是跟小弟讲民主的?
芬兰该反对的不敢反对,反而在一票否决权问题上胡搅蛮缠。
更何况,芬兰的提案即便是上了安理会,也会被一票否决。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芬兰这类国家,已经忘了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觉得自己可以跟五大善人平起平坐了,觉得自己可以参与国际重大事务了。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芬兰能做什么?注定是抱大腿,无非是抱谁的大腿问题。
等三战结束,芬兰不是还得坐小孩桌?
所以,坐小孩桌就不要喝太多的酒,都醉成什么样子了?
再者说,你把一票否决权废了,印度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可以理解一些国家对一票否决权的渴望与恨意。
然而,如果五大善人没有了一票否决权,它们哪里还有时间陪小国玩?有事就直接开打了。
一直到打成共识为止。
联合国现在问题很多,被东道主美国搞乌烟瘴气,可以考虑搬家了。但这不代表阿猫阿狗都可以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
芬兰要是真不服的话,五大善人,它可以任选一个单挑。
否则,没有实力的情绪发泄,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