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堰塞湖,突然被台湾省吹上天

500

  这几天,一段17年前解放军在四川抢险救灾的视频,在海外再度火爆起来。

  这段被遗忘的“世界最佳救灾工程”,让世界各地的读者纷纷前来膜拜,并疯狂@一个男人,叫他快来抄这份满分答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500

  年度风王

  9月中,关岛以西的太平洋上空,诞生了今年首个超强台风“桦加沙(Ragasa)”。几天之内,东南亚各地区的台风检测中心开始陆续提升对桦加沙的警戒,并宣告这波台风为今年以来记录之最强。各地均不敢懈怠,皆提前部署,严阵以待。

  沿海地区如此紧张,是因为2018年与桦加沙同级的台风“山竹”,曾经横扫菲律宾到中国沿海一带,给千万人生活带来影响,造成近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夺走134条人命。

500

  开局即是满级的桦加沙,一出场就引起了沿海民众的集体恐慌。

  广东等地陆续宣布“五停”,超市物资囤好囤满。深圳不语,只是一味提前砍树绑桩,提前针对危险地区进行人员转移,一排排玻璃窗用胶带覆盖如五花大绑。

  人口稠密的都市地区,更要加码部署消防和应急队伍,中央甚至预拨救灾资金。

  沿海地区面对台风的态度,熟练到让人心疼。但事实证明,这些预防措施非常有效。

500

  只是没想到,台湾这次却翻了车,却意外造成了一场悲剧。

  至截稿日期为止,台湾花莲因台风已造成14人罹难,多人受伤或失联。这还不是最终统计的结果,灾损还在持续扩大,成了本次“风王降临”损失最大的一处。

  被预言的悲剧

  桦加沙和台湾岛,其实只有擦肩而过,带来的强降雨区域并没有击穿台湾本岛。因此这一波,台湾当局都以海上警报为主,并未发布大规模的陆上警报。

500

  9月22日,花莲地区进入暴雨范围,经过一日冲刷后,23日花莲南边的一处名为“马太鞍溪”的河流水位暴涨,灌入一处堰塞湖,导致堰塞湖超出承受极限而溢流,进而溃堤。

  这处堰塞湖,是今年7月受台风韦帕影响,沿岸山体崩塌,堵塞河道而形成的。

  23日下午,马太鞍溪堰塞湖连续两次溢流,汹涌的洪水裹挟泥沙石块,顷刻间就沿着地势而下,仅用不到20分钟就冲毁刚建成6年的桥梁道路。

500

  图:cna

  紧接着,洪水快速冲入下游的光复乡,光复乡因地势低洼,对洪水的冲击毫无抵御能力。只能任由水患肆虐。8000人的小镇几乎是顷刻就面临灭顶之灾。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马鞍山堰塞湖的时间线。

500

  图:cna

  今年7月20号,台风“韦帕”外围环流影响到了台湾,花莲地处山区,多V形山谷,山崩后混合的土石堆积成一个“天然坝体”,积水涌入后形成一处天然蓄水池。

  美国地质协会GSA很快就对马鞍溪堰塞湖表示关注,并宣称,这是规模相当大、危害程度很高的堰塞湖之一。其蓄水量高达8600万立方米,土石量2亿立方,且蓄水速度极快,水平面在一周之内就上升了15米。满水后若是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500

  图:cna

  8月,针对该堰塞湖,台湾当局“农业部”派出下属机构,对堰塞湖进行水位监测,并召开专家会议,共同研商处理马鞍溪堰塞湖的处理方式。

  根据当时的监测记录,专家们针对马太鞍溪堰塞湖,提出了挖掘顶部,定向爆破,虹吸抽水等各种解决方案。

  然而,由于该湖地处偏远,无道路可抵达,且周边持续崩塌,近期又是台风多发季等诸多原因,最终得出结论:“所有方法皆不可行,近期只能以监测为主,等待拥塞自然崩解,并随时准备疏散下游民众”。

500

500

  图:cna

  这场会议无解而终,让堰塞湖成为悬在下游低洼地带民众头上的“天灾倒计时”,没人想到,仅仅一个月就砸了下来。

  期间,花莲县政府曾多次要求上级加速处理,得到的结论却都是“近期看似无危险”的回复。

500

  有读者可能会好奇,上面不闻不问,那花莲县政府为何毫无作为

  原来,马太鞍溪周边的山林,属于“公有地”,归上级管理机关直属,地方县政府无权决定任何处理方式。只能通过“上书”的方式,恳请尽速解决。若自行动手,不光是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更会落个“破坏公有林地”的罪名。

  种种的不作为和慢半拍之后,一场暴雨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台湾省就这样成为“风王桦加沙”的最大受灾户,引发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

500

  NHK,路透社,BBC等国际媒体派出记者前进花莲,聚焦当地惨状,除了死亡人数还在不断攀升,被泥沙倾泻过的土地更是满目疮痍。

  教科书案例在此

  灾难发生后,民众痛定思痛,一个月前的“专家讨论会”言犹在耳,纷纷涌入社交媒体呐喊求解,“为什么不能尽早破坏坝体”。

500

  于是,台湾当局又派出专家在镜头前反复强调“一整座山怎么炸”?

  言下之意,就是马太鞍溪堰塞湖体量庞大,爆破处理不仅技术难度高,无法可治,唯有下游民众自求多福,逃得比洪水快。

  堰塞湖的处理涉及地质学和水利工程学,虽然没有万灵丹,但主动化解巨大风险不是不可能的任务。一个名为“世界特种部队与军武资料库”的网站,点出最近一个“堰塞湖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500

  这个“教科书级别”的案例,就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后,所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拥有3.2亿立方米蓄水量的唐家山堰塞湖,体量是花莲堰塞湖的3倍以上,周边地质结构相似,下游更有上百万人口被威胁。

  面对如此的“天灾巨人”,政府在一个月内,也就是6月7日,就开启了一场“世纪抢险”,在无道路通达的情况下,出动军用重型直升机空运设备空运。甚至还有网友还翻出曾经的数据,显示当时还在深山里修建了临时停机坪,将600名人员和大型机械运入。

500

  为确保安全与快速,这场“世纪抢险”预先出动解放军工兵,对于高达82-124米的天然坝体,进行小规模定向爆破工程,以削弱坝体的岩层。

500

  图:sohu

  现场还有水文和地质专家随时监控,即时掌握坝体和渗流的状况,并给出科学指导。

  同时安排解放军进驻戒备,疏散下游数百万居民,并对下游重要铁路和桥梁进行加固保护

500

  图:sohu

  经过爆破与昼夜不停的挖掘后,一条宽达400多米的引流槽成功被挖出,积水顺着引流槽自行流出,溃坝风险成功解除。

  这一套组合拳,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应对大型堰塞湖危机的经典案例,近30年内无人超越,堪称史无前例。

500

  图:nasa

  于是,“堰塞湖真的无解吗”这条灵魂拷问,被台湾网友疯狂转发,热门视频都是解放军举着旗帜,深入山区艰苦工作的场面。

  YouTube上更有人翻出17年前大陆央视的现场报道画面,并@那些手足无措的专家,让他们过来看看。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甚至有网友戏称,专家要玩过Minecraft就会知道,只要把土挖掉几格,水就会乖乖流下来!

  面对众多网友的灵魂拷问,台湾当局却始终不肯接受自己的不作为,依旧在找各种外因解释,殊不知这越解释,就越让人觉得“原来对岸17年前做得到的,台湾是真的做不到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