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AI,探海得珠

500

《庄子·列御寇》有云:“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2023年以来,大模型是全球科技圈当之无愧的技术明珠。如何攫取大模型的价值?有人卷参数,有人卷开源。但京东从一开始就清醒:唯有潜入复杂的产业场景中,经过真实业务风浪反复淬炼,才是真正有价值的AI。

还记得2023年JDD大会上,京东就将产业作为大模型的重点,提出了算法×算力×数据×产业厚度的平方的公式。此后经年,AI六小龙大多转向2B业务和专业场景,大厂模型也开始探索大模型落地场景,国家《深化人工智能+行动》也强调AI与产业的融合,无不验证了京东一开始的战略选择,是具有预判性的。

那大家一定好奇,两年打磨之后的京东,又对产业AI有怎样的思考呢?一言以蔽之,潜入产业深海的京东,已经采撷到了AI深度应用的一颗颗明珠,将AI镶嵌在自身供应链,做到了“AI无处不在”。

500

9月25日的JDDiscovery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将这份实践,沉淀为一个全新的AI公式:AI价值=模型×体验×产业厚度的平方(产业厚度,包括场景和数据),并发布了AI 全景图,系统展示了AI整体战略布局。

正如京东集团SEC副主席、CEO许冉所说,“京东不片面追求运动式的AI,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真正为产业创造价值的AI”。京东不仅在智算基础设施、模型、平台、场景和产品层面形成了完整的AI能力,更让AI从内部能力打磨走向外部价值落地。

我们不妨一同走进京东去产业探海的足迹,看看AI的技术明珠如何被京东深度应用,又用它照亮了些什么。

500

想必有人好奇,2023年大模型爆火时,各家都忙着对标OpenAI,为什么京东偏偏不走寻常路,格外强调大模型的产业属性?一个原因不容忽视: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京东,面对的都是硬约束场景,零售、物流、健康、工业等领域不会给AI幻觉试错和免责的空间,而京东AI又必须长在真实业务里。这让京东做大模型,从一开始就带着深刻的实体产业印记。

京东的新型实体企业背景,给AI大模型落地设下了更大的挑战,要跨越几重渊薮:

一是端到端的履约供应链。不同于线上场景的稳定数据环境,京东需要调度仓、运、配、店、医、厂。这个系统还要每天跟随SKU变化、节点调度、数十万仓配人员的协作动态变化。AI必须跟着业务节奏动态调整,对算法鲁棒性要求很高。

二是不容失守的确定性承诺。京东的用户承诺如“211限时达”“药品30分钟送达”等,都承载着厚重的商誉。AI参与京东业务,是要为结果兜底的,一旦算法决策失误,带来真金白银的损失与用户信任的流失,所以京东AI必须具有高确定性。

500

三是高责任场景下的可靠挑战。京东健康的AI问诊,不能识别错药房、给出不合理的建议用药;生鲜冷链的时效要精准控制,否则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物流仓库的履带、无人车、机械手、仓储货架紧密配合,一个环节的AI失误可能导致设备故障。这些高责任场景,是吟诗作画的通用型chatbot和LLM从未面对过的严苛考验。

前面提到,京东眼中人工智能的价值,是模型×体验×产业厚度的平方。而京东的长供应链路、高确定性承诺、高责任场景的约束,让“产业厚度”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京东的模型与体验,提出了远超通用场景的严苛要求。

500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探索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博士在采访中表示,JoyAI大模型在权威综合评测榜单Rbench0924上,结果为76.3,推理能力国内第一,超越所有国内的大模型,位列全球第二名。在LiveBench上,深度思考结果为75.7,超越了DeepSeek-R1。在反映了深度思考能力的AIME、GPQA等数学以及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研究数据集上,也处于业内第一梯队。

面对产业厚度所带来的挑战,京东没有选择绕路,一头扎进了产业深海,淬炼模型和体验,死磕深度应用。

500

一句话总结京东的产业AI实践成果,那就是重构供应链。

“京东一直做的就是通过AI改变产业,考虑怎样在供应链各环节提高效率,如今京东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有AI,在京东,AI是润物细无声的”,何晓冬如此说道。

让AI深入业务的肌理,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以京东零售为例,核心壁垒是自营。但自营也意味着供应链的长链条,如果效率不够高,那链条越长越致命。但过去的算法只能对效率进行点状优化,难以覆盖从采销、库存到履约的全环节。如今依托Oxygen的创新AI框架,京东零售已经完成了面向C端消费者、B端商家和D端开发者的全链路AI加持。

500

京东的另一个差异化优势,就是物流。AI对京东物流也实现了全面重构,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让物流网络看得见、算得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比如提前预判区域爆单,再与具身智能硬件相结合,大幅提升了包裹装车空间利用率。这套“狼族”产品矩阵,已经覆盖了仓储、分拣、运输全场景,在全球500多个仓库里落地,在医药、3C等复杂行业实现高效交付。

你可能会说,零售和物流是京东的看家本事,AI做得好,并不稀奇。那么,医疗健康这类对AI可靠、可信要求极高的场景,想要满足产业需求,对模型和体验的挑战是巨大的。我们了解到,京东健康已经构建了可信医疗闭环,推出了业内首个AI医院1.0,汇聚模拟医生、药师的AI京医智能体,提供“医检诊药”全闭环服务——从免费健康咨询到推荐专业医生,从AI导诊到上门检验,甚至通过医生Agent实现问诊对话,让医疗服务既高效又靠谱,极大地提升了诊疗效率。

500

从上述业务中不难看到,AI对供应链的重构是全面的,带来的价值也是巨大的。

一方面,供应链的全局优化,让全链路提效成为可能,真正实现了效率的质变。另一方面,在医疗、工业这些错不起的场景里,京东也通过无数次的实践与应用,一步步把靠谱、信得过的用户心智,刻进了AI的基因里。

这份深入业务肌理的AI重构,进一步增强了京东供应链的竞争力,也成为产业AI最该有的样子。用何晓东博士的话来说,“京东AI在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它的价值”。

500

你可能想问:京东AI是不是只服务自己?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京东在产业深海中淬炼出的应用明珠,跑通的场景、沉淀的方法、验证的能力,不只照亮京东自己的路,正全面释放给整个业界。

500

此次大会上,京东围绕全新升级的大模型品牌JoyAI,发布了三大全新AI产品,四大场景深度AI应用以及多个技术平台。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京东AI能力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有意义的是,不同群体都能通过京东的深度应用,找到适配自身的使用方式,让AI照亮自己的智能征途。

比如个人用户,想让AI融入生活?京东打造了三款贴身型的AI产品,覆盖购物、社交、智能硬件交互全场景,把复杂技术转化为看得见、用得上的日常便利。

500500

其中,京犀app作为下一代购物和生活服务的超级入口,能深度理解用户需求与商品细节,帮用户选出心仪款式,平时还能用语音点餐、买机票、订酒店,重构了个人购物+生活体验。数字人万能助手“他她它”,万能博士帮你办事,AI朋友圈助你社交,与AI玩具机器狗等硬件结合还能陪伴,让AI与每一个人不再遥远。附身智能方案JoyInside,则负责给硬件注入灵魂,可植入机器人、AI玩具、智能眼镜等硬件,让AI随时随地陪伴在用户身边,目前最新版本已陆续接入超过30家头部品牌的硬件产品,并和众擎、宇树等超10家领先的机器人品牌合作。

500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通过JoyAI大模型+垂直方案的组合,可以直接复用京东的深度应用成果,让AI落地即见效。

比如零售首次对外公布电商创新AI架构体系Oxygen,依托Joy AI大模型打造丰富的系统能力和多元化智能体,对商家来说,Oxygen架构可深度介入内容生成、供应链管理,实现全链路提效,描摹出AI电商的未来蓝图。物流场景,全新升级的物流超脑大模型2.0全面走向多模态,让智能设备自主协同,使标准化操作水平提升15%,人机协同作业效率提升20%;首次发布的异狼具身智能机械臂,可解决海量非标包裹的自动化码垛难题,极大提高了物流仓储效率和准确性,成为物流行业的智能新标杆。健康场景,京医千询2.0作为行业首个可信推理模型,全面服务复杂专病诊疗。同时,承载新一代模型能力的京东健康AI医院1.0,也成为医疗健康行业的最新实践。工业场景,首个工业供应链大模型JoyIndustrial依托5710万工业品SKU数据与40+细分行业经验,为行业带来6.77万亿的降本空间,再搭配九大工业行业及机器人专属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工业降本万亿。

500

京东也深知个人与企业开发者,在应用AI时缺工具、缺数据、缺经验的困境,通过三大深度应用平台与开放策略,把自身沉淀的Know-how转化为开发者的AI加速器。其中,智能体平台JoyAgent3.0汇聚了京东内部已运营超3万个智能体,开发者可直接复用成熟的智能体框架,无需从零搭建;数字人平台4.0无需投入高额成本研发数字人技术,即可快速落地数字人应用;代码平台joycode2.0融合智能体技术,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为开发者提速。

从个人手中的贴身AI助手,到行业的高可用解决方案,再到开发者的开放工具包,京东AI以JoyAI为纽带,让AI这颗明珠的价值,照亮每一个人的征途。

AI的价值宝藏,藏在产业的万顷波涛里

古人探海,为求千金之珠。京东深入产业,才能采撷到真正有价值的AI。可能有人会问,这些事别的巨头不能做吗?能做,但复制起来很有难度。

不难看到,京东AI的护城河,靠的不是单一大模型或流量优势,是根植在新型实体企业基因里的产业壁垒。正是产业的厚度,让京东AI向着深度嵌入供应链、高可靠的履约能力、高责任场景中的高信任等挑战进发。产业厚度,是靠流量的平台型、靠算力的云服务企业,都难以快速形成的。这形成了京东AI对行业Know-how极致而深刻的理解,客户一旦选择就不会轻易更换。

本次大会是一次京东AI全景图的集中展示。那在此基础上,京东AI向何处去呢?我们也找到了一些线索,那就是深度应用的规模进一步扩散,实现量级上的跨越。

具体来说,为进一步夯实AI的差异化壁垒,京东正加速推动深度应用进入量产阶段。许冉提到,京东将重投AI,未来三年带动万亿人工智能生态。

500

而各行各业与开发者规模化应用京东AI,是需要技术、算力等基本保障的。因此,京东进一步进行能力开放。

目前JoyAgent3.0智能体平台实现100%开源,同时宣布逐步开放仓储、分拣、配送等物流场景,以及药品管理、在线问诊等健康场景的供应链数据,依托京东云基础设施为行业提供高质量训练数据集。

而在AI落地的核心瓶颈算力,京东同样给出了破局思路。通过与国产芯片厂商深度协同,其国产化算力布局也同步取得进展,可以为大模型、具身智能企业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从根本上缓解算力焦虑。

算法、数据、算力的“AI三要素”都对外开放,京东这一波生态动作,确实诚意满满。由此形成的开发者粘性,也将比单一AI产品优势更难被突破。

回顾京东扎进产业深海、摘得应用明珠的AI路径,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愈发清晰:唯有扎根产业场景、经得起真实业务波涛洗礼的AI,才能为企业筑就模型与体验不可复制的壁垒。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