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于走进了大学!这是不仅是一个女孩的胜利

昨天,我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开心到今天。一个此前在后台留言求助的女生,她说自己考上了浙江的大学,却因为家庭阻拦,差点就没了读书的机会。昨天,她告诉我:

“我已经在杭州了。”

短短六个字,却是一场血泪般的挣扎。

500

我不知道,我在这场挣扎与拉锯中起了多大的作用,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身在杭州了,身在大学校园了!!!

❓2025年了,读书怎么还成奢侈品”?

在很多人眼里,考上大学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家里人该敲锣打鼓庆祝才对。可现实是,在一些地方,在一些家庭里,女孩的未来根本不由自己决定。

她写过一句话,让人心里直冒凉气:

“因为杭州是XX人的地界,而且我是女生,他不能掌控我了,所以可能不让我念书了。”

掌控。这两个字,是她父亲的真实心声。

女儿考上大学,不是“荣耀”,而是“失控”。不是希望,而是“危险”。

这荒唐吗?荒唐!可悲吗?可悲!但它真实存在。

⚔️ 家庭的爱,怎么变成了枷锁?

她本该是父母的骄傲,可却成了某些人眼里“不听话的危险品”。所谓“爱”,最后变成了控制和禁锢。

500

我一直跟她说:

👉 “无论如何,都必须去读书。”

因为这是她一生的分岔口。妥协,就意味着被困一生;坚持,就意味着未来还握在自己手里。

我告诉她,可以去找妇联、社区、民宗、统战等部门。这些部门不是摆设,而是在关键时候能保护她的“后盾”。

他回复我:“找到了,谢谢你。”

500

我问她能去上学了吗?

此后,她一直没有回复……

我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同时也再等她的回复……

直到昨天(9月25日),她给我回信:

“去了,已经在杭州了。”

这一刻,我甚是欣慰 🎉

一个女孩靠着自己的勇气和外界的帮助,硬是走进了大学校门。

她的故事让我振奋,但别忘了,还有更多人没这么幸运。

不久前,另一个甘肃女孩,明明考上大学,却被逼着放弃,被逼着去结婚。她写道:

“我恨自己为什么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恨我为什么活着。”

这不是青春该有的语言,而是彻底的绝望。

2025年了,我们喊了无数次“教育改变命运”。可在某些地方,女孩的命运依旧被牢牢捆在锅台、婚姻和“家里人说了算”的老旧观念里。

讲句不好听的,这就是21世纪的封建农耕思维残影。嘴上喊着“重视教育”,转头就堵在家门口,把孩子往坑里推。

🔑 教育不是人情,是权利。

这里,我想说三点。

第一,家庭不是牢笼。父母有权指导,但没权利剥夺孩子的未来。教育问题早就不是“家事”,而是“国事”。

第二,社会必须介入。妇联、社区、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需要主动发现问题。女孩被拦在家门口,不只是家庭纠纷,而是公共事件。

第三,舆论要盯紧。我们可以愤怒,可以讽刺,但要把重点放在“教育权”“女性权益”“儿童保护”上。不要把矛头指向某个群体,而是要批判那些压在孩子身上的落后思想。

一句话:孩子的未来,不该由老掉牙的观念来决定。

这一次,她走进了大学,算是赢了。可更多人呢?

我们不能只为一个人的胜利而欢呼,而要让这样的胜利变得稀松平常。

考上大学,去读书,这本该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不是一场冒着家庭撕裂风险的“豪赌”。

如果在今天,这依然需要女孩用尽勇气去抗争,那就是整个社会的耻辱。

昨天的消息让我高兴,今天的思考让我清醒。

这一路,还远远没走完。

我们必须继续揭露,继续批判,继续推动社会介入。否则,今天的“个案”,明天还会一再发生。

愿未来,不再有人问:我考上大学了,能不能去上学?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坐在书桌前,而不是被命运逼到墙角。

🌟 这是一个女孩的胜利,但也该成为所有女孩的常态。

作者:都护,自由撰稿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