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组织起来为什么就能增收?
【本文来自《同样的土地面积,同样的人,包产到户后,我们的生活水准大幅提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组织起来为什么就能增收?
从集体收入看:分田到户后各家承包田之间都有间隔,浪费了大量耕地。土地联片后,1000亩地一般会多出150亩。
从群众收入看:
一是土地流转增加了收入。乡村老人多没有劳动能力,承包地荒废在那儿,加入了合作社,土地流转费每亩在500-2000元之间,脱贫就没有问题。
二是节约生产成本。合作社有规模效应,买化肥农具可以按批发价格算,比一家一户采购节省很多。
三是抱团取暖增加收入。一家一户农户卖苹果没有定价权,甚至各家对收购商竞相压价,而合作社统一销售有品牌效应,可以保持售价基本稳定。小农户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抗击市场风浪。
四是农业转型升级增加收入。如栖霞市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园联合,大面积种植改良品种,每亩产值至少增加一万元。
五是分红增加收入。一般合作社都规定,每年从生产收入中提取5%公积金用于发展,提取3%公益金用于社员培训、公益事业、困难救助等,剩下的92%按股分红。
六是社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