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直营品牌的“移情别恋”是“用户部落化”的阳谋——DTC直营(二)

500

以下内容来自久谦中台用户研究工具

你是否感觉曾经最懂你的“宝藏DTC(Direct To Customer)直营品牌”,如今变得面目模糊?数据揭示了它并非“变心”,而是在玩一场更复杂的游戏。

它们的“朋友圈”扩大了

从最极致的案例看起:泡泡玛特。它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玩具”,进化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

500

关键发现:

1.已从“年轻人的玩具”变为“全家人的情感寄托”,新增的“妈妈、爸爸”等用户,购买动机从“收藏”升级为“情感连接”。

2.首次出现的“投资/副业从业者(1%)”角色,标志着它已建立起具备资产属性的“小市场”,超越了普通消费品。

3.高达13%的“海外消费者”占比,证明已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了忠实玩家,完成了全球化布局。

500

500

而母婴品牌babycare的用户变化,是一部当代父母的“角色进化史”。

500

关键发现:

1.过去超七成核心用户是“宝妈(36%)”与“孕妈(27%)”,如今“运动宝宝家庭”等新社群涌现,品牌战场已从生理需求转向育儿哲学

2.品牌扩张并非走向大众,而是裂变为无数个精准的“俱乐部”。增长的秘诀在于服务好每个“育儿俱乐部”。

500

500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牙刷上。

500

关键发现:

1.usmile的核心场景从“情侣(18%)”和“学生党(9%)”的二人世界,扩展至“家庭用户”的健康管理单元

2.新增的“广东、湖南”等地用户对“防霉”功能的需求,标志着竞争已深化到“环境适应性”的层面

3.品牌通过为“正畸患者(3%)”等细分人群提供解决方案,把自己从一支“牙刷”变成“随身牙医”。

500

500

还记得你大学时买的第一支完美日记吗?

500

关键发现:

1.完美日记的用户画像正在“长大”,从“学生党(11%)”向“职场女性(8%)”和“美妆行业人才(1%)”拓展,努力撕掉“学生专属”标签。

2.用户对皮肤的描述从“干皮/油皮”进化到“夏油冬干”,驱动品牌从提供“标准品”转向“精细化解决方案”

3.“品牌活动参与者(3%)”等新身份的出现,说明品牌认同感正从“国货”标签转向更真实的“社群”互动

500

500

不是品牌想“花心”,是只“专情”会饿死

任何品牌的核心用户“鱼塘”都是有限的,当渗透率见顶,寻找新人群是生存本能

其次,社交媒体像个超级放大器,能让无数个性的“小众”需求聚集起来,形成值得被服务的新“部落”。

最根本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活成了“斜杠综合体”,在不同场景下需要不同解决方案。品牌不是变了,是在努力跟上我们切换角色的速度。

这套“花心”打法,到底对不对?

这些品牌搞得这么复杂,算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效率高吗?

答案是:如果他们真的在做“人群泛化”,那绝对是死路一条。但幸运的是,他们没有。

“泛化”,是把一勺糖倒进大海里,妄想让海水变甜,结果是啥味儿都没有。这是战略懒惰。而这些品牌正在做的,是一件更高级的事,叫“精准裂变”。它是把那勺糖,精确地投入到同样需要甜味的无数个小杯子里,比如一杯柠檬水,一杯苦咖啡。每个杯子都被满足了,杯子和杯子之间还毫无关系。

这套打法不仅正确,而且是它们从“网红”走向“长红”的唯一路径。它的效率,不来自于规模,而来自于极高的转化率。向10,000个面目模糊的大众推销,可能只有100人买单;而向1,000个需求精准的“小圈子”喊话,可能有500人下单。哪个效率高,一目了然。

这背后,藏着一套可被复制的增长规律。

如何复制这套“精准裂变”打法?

一共四步,我们能教会任何品类。

第一步:“涟漪法则”——看核心用户的周围是谁

做法: 问自己三个问题:我的核心用户,他的下一个人生阶段是什么?(比如完美日记从“大学生”到“职场新人”);和他关系最亲密的人是谁?(比如usmile从“个人”到“情侣”再到“家庭”);和他有同样烦恼但场景不同的人在哪?(比如babycare从“新生儿家庭”到“入园焦虑家庭”)。一层层往外扩,像水面的涟漪,而不是失控的弹球。

第二步:“偷听法则”——你的金矿,在用户的抱怨里

真正的爆款机会,不在行业报告里,而在用户评论区那些“奇怪”的抱怨和许愿中。usmile的“防霉”需求,就是从南方用户的真实抱怨里“听”出来的。

做法:去“偷听”你最挑剔的100个用户的真实抱怨。他们抱怨的,就是你下一个产品的方向。大众需求会撒谎,但一个铲屎官对猫粮颗粒太硬的愤怒,绝对真实。

第三步:“手术刀法则”——别用大铁锤,用小镊子

当发现一个新需求,别拿原来的产品改改包装就去卖。要像外科医生一样,用手术刀开发一个精准的解决方案

做法:放弃“一款产品打天下”的幻想。你的产品线应该像个工具箱,为每一个“精准裂变”出的新人群,都配备一把专属的“手术刀”。比如usmile为“正畸人群”开发专门的刷头,这就是手术刀。

第四步:“授旗法则”——给用户一面旗帜

为新人群提供“身份认同”。它不说“你们快来买”,而是说“欢迎来到XX俱乐部,这是你们的专属装备”。它给了这个新群体一面旗帜,一种归属感。

做法: 不要把新用户当成销售对象,而是当成一个等待加冕的“城邦”。你的任务是给他们“授旗”,让他们自己建立“国家”。你的产品,就是这个“国家”的图腾。

这套打法如何应用到其他品类?看两个实例:

案例一:某“助眠软糖”品牌

当前核心人群:一线城市,因工作压力失眠的“焦虑白领”。

精准裂变路径:

a) 涟漪扩张:“焦虑白领”的隔壁,是因带娃睡眠不足的“新手妈妈”,是出国倒时差的“商务飞人”。

b) 偷听抱怨:“新手妈妈”说:“褪黑素?我还在哺乳期,不敢吃啊!”

c) 手术刀开发:针对“哺乳期妈妈”,开发一款不含褪黑素、以GABA和天然草本为核心的“妈妈安心睡”软糖。

d) 授旗封王:发起“#妈妈也需要整觉#”社群活动,建立“高能妈妈睡眠俱乐部”。

案例二:某“高端猫粮”品牌

当前核心人群:追求高蛋白、无谷配方的“科学喂养派”主人。

精准裂变路径:

a) 涟漪扩张:“科学喂养派”的隔壁,是养了“老年猫”的主人,是家里有“肥胖橘猫”的主人。

b) 偷听抱怨:“老年猫”主人说:“猫粮颗粒太硬,我家12岁的老宝贝咬不动了”。

c) 手术刀开发:针对“老年猫”,开发一款添加软骨素、质地更软的“长青关节”主食冻干。

d) 授旗封王:建立“橘猫减肥互助小组”,发起“#百猫瘦身挑战#”活动,你的猫粮就是他们的“官方指定补给”。

所谓正确的“人群扩张”,其本质是放弃“泛”,追求“精”。我们能教会你的,不是一套空洞的理论,而是一套可复制的、基于真实用户信号的“裂变”操作系统。

结语

所以,下次感觉你的宝藏品牌不认识你了,别忙着取关。它不是不爱你了,它只是从“单恋”走向了“博爱”;而在一个人人皆部落的时代,最聪明的玩家都懂得如何进行一场精准的双向奔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