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挤的云栖大会,越来越 AI 的阿里巴巴

500 来了兄弟们,又来到了一年一度的杭州 AI 最高峰,云栖大会的现场。

今年大家的热情还是一如既往的超级加倍啊。

前一天看说预计 40 分钟就能到的路,硬生生给差评君堵了快俩小时,甚至通往停车场的最后一公里那段里,直接给我堵了快有半小时。

500

好嘛,这下杭州本地媒体是跑的比外面的朋友都要慢了,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明年得早两小时出门才行。

OK 扯远了,回到这次大会上来,抛开大家参加大会的热情不谈,今年的云栖大会本身,还是说了不少好玩的东西的。。。

尤其是主论坛上,今年吴妈( 吴泳铭、阿里巴巴集团 CEO )一上来,就给大家连着甩出来了不少狠货。

500 一上来,就旗帜鲜明的告诉大家:AGI只是起点,超级人工智能ASI才是终极目标。

500

没错,在阿里看来,单纯的让 AI 接近我们人类,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AGI ),已经不够了。

这两年的 AI 大模型,演变速度越来越快,实力也越来越强,一个个都是卷王,这也代表、着想要让它们能追上人类这件事,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AI 的行业渗透速度超过历史上所有技术。Tokens 的消耗速度两三个月就翻一番。最近一年,全球 AI 行业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 4000 亿美元,未来 5 年全球 AI 的累计投入将超过 4 万亿美元。”

—— 吴泳铭

500 在未来,AI 的目标更是要超越人类,成为超级人工智能( ASI )。

500

而大模型想要进化到这一步,就需要学习到更多的数据。

在现场,吴妈讲了个蛮有趣的观点,他列举了现在 AI 进步最快的三个领域:内容创作、数学、还有写代码。

这些领域的共性是啥呢?

这三方面的知识,100% 都是人类来创造的。

500 大模型是学习人类写的文字,来学会了预测文字的能力,大模型是通过学习人类写的代码,来学会了写代码的能力,大模型也在学习人类定义的各种数学公式,来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甚至还能拿下 IMO 的金牌。

500

他们的知识,都浓缩在文字里了,也正因如此,AI 大模型可以 100% 的理解原始数据,相对来说更容易突破。

但在物理领域,在现实世界,AI 就没那么无所不能了,这也是因为在这些领域里,AI 所接触到的知识,都是通过我们人类归纳,总结之后的二手知识。

所以 AI 想要再上一层楼的话,就要想办法超越人类,自己把这数据给理解到位才行,从 “ 学习人 ”、“ 辅助人 ” 开始,直到完成最后 “ 超越人 ” 的目标。

500

当然了,光说不练假把式,喊口号不算真本事,上狠货才是硬实力。

500 在开头定下了基调之后,下一刻,阿里继续发挥了自己在大模型界 “ 源神 ” 的地位,一口气连着发了七款大模型。

其中有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 Qwen3-Max、有换上了新架构的 Qwen3-Next、有专门做代码的 Qwen3-Coder、有专门用来理解突破的 Qwen3-VL、有听说写都能干的全模态小模型 Qwen3-Omni。

500

在视频方面也发布了全新的 Wan2.5-preview 系列模型,再加上全新的语音大模型通义百聆。

500

七个模型凑在一起,阿里今天是一口气把整套的葫芦娃都给发了出来。。。

500

是的,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现在的通义大模型,已经变成了全球用得最多的开源大模型了,在阿里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超过 17 万个大模型!

500

500 阿里这波,属于是闷声发大财了。

听完了主会场开幕式的未来展望,咱也得来展区逛逛,看看人类目前已经把科技树点到哪一级了。

500

今年是云栖大会的第十年,从 2015 的互联网+ 卷到今天的 AI+,这条科技赛道看似路宽了,但又好像比当年更拥挤。每一个细枝末节的领域,和 AI 可能相关的角角落落,全被塞得满满当当。

走完一圈,差评君感觉这展会就是一个大型科技产业综述论文。虽然没啥新惊喜,但胜在全面,从上层开发到底层应用,在这儿一条龙全给你盘出来。

500

这次大会有三个场馆,分别是 AI+ 馆,计算馆,和前沿应用馆。

500 AI+ 馆这边,主要就是给大伙儿看看,怎么用通义大模型给现在所有的行业和工具加 buff。

行业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被试图融入 AI。

在车里,有座舱智能体,解决驾驶过程中的问题。

500

冲浪时,微博推出名嘴罗伯特,知乎有写作大模型。

500

甚至花钱,AI 都想从你手里整点赛博打赏。

500

500 还有各种带货虚拟主播,AI 律师,AI 翻译,AI 营销等等,不管未来这些东西到底好不好用,只有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 任何一家厂商,都不敢在这一股浪潮里掉队。

工具上,这里有熟悉的 JetBrains,开源社区 modelscope,也有阿里自己开发的编程平台 Qoder 等等。

500

不过大伙儿想得挺美:在编码过程中加入 AI 和智能体,程序写得快了,这 AI 不是就能开始自我进化了?

但差评君在现场看了半天,让它搓个好用的网页斗地主也是有点艰难的。。。

500

看来,想靠 AI 加速 AI,实现人类躺平的伟大目标,仍需努力啊。

500 而到计算馆,展示的就是 AI 肉身了。

当 AI 这玩意儿对社会生产越来越重要,算力迟早会变成水电煤气一样的必需品。而计算馆里放着的这些硬件、算力和数据中心,就是水厂煤气罐发电机。

500

走到这里,其实阿里的野心已经初见端倪了:不光软硬兼修,自研和合作伙伴,我全都要。

所以阿里一边自己搞着全栈 AI 一条龙,一边在会场里秀着他的合作伙伴。从专攻网络技术的思科,到卖芯片的英伟达、AMD、英特尔,搞服务器交换机基建的中兴等等。

500

从 AI+ 馆到计算馆,感觉云栖大会重要的已经不只是云了,还有一切和云,和 AI 相关的生态,统统被搬到了这里。

500 最后走到前沿应用馆,差评君已经快累晕了。没想到这边反而是最有意思的,大部分东西都比较接地气。

什么小卖部机器人,1688 AI 定制,各种语音小玩具,AI 录音硬件。。。有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

500

还有这个故宫博物院数字孪生服务平台,当年要是有这东西,被父母带着在故宫迷路也不会成为差评君的童年阴影了。。。

500

差评君走着走着,还看见有人在那介绍 AI 面试官。别的不说,我就想问问可以用 AI 帮我通过 AI 面试官的面试吗?(手动狗头)

500

500 这一圈三个馆逛下来,差评君感觉阿里这次,几乎没给外界留下任何想象力的死角,一条从云端算力到终端应用的完整链路被非常清晰地铺开。

走了一天,差评君脑子里被塞满了 ASI、大模型、数字孪生。。。乱七八糟一堆术语,感觉 ICU 都要烧了。

这次云栖大会,阿里直接一口气把一整条 AI 产业链,都拍在了大伙儿脸上。

而资本市场永远是最直接的温度计,云栖大会开幕第一天,阿里巴巴股价一路飙升。

500

只能说,我们要面对的,可能真的是一个到处充满 AI,没有 AI 不行的未来了。。。

图片、资料来源:

前线小记者早起、西西、莫甜甜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