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万亿级大市场,来了!
9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中国电气化年度发展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电气化率已超过28%,高于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
到2030年,全国电气化率预计将达到35%左右,超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8到10个百分点。
电气化表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居民生活使用电力的程度,我国2024年的电气化率达到28.8%,表示我国2024年的全部终端能源消费量中,电能的使用接近三成。电气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层级和人民生活的质量。粤港澳大湾区电气化率居全国首位,达到41.7%。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杨昆:“十五五”期间,全国电气化率将以年均约1个百分点的增幅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电气化率提升带来万亿级市场机遇
我国电气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需要能源电力行业和用能行业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实现,这将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专家表示,电气化水平的提升会创造出体量庞大的新增用电需求,这就需要在电力供给侧加大电源、电网和储能设施等投资力度。同时,也要在电力消费侧的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新型用电设备。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天光:如果在2025年实现电气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需要用电力来替代5800万吨的煤炭,或替代2400万吨的石油消费。
另一方面,低碳电气化的发展能够有效激发电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内生动力,带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绿电直连、零碳园区、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综合能源服务等用能用电新场景不断涌现,助力打造绿色电力经济新生态。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天光:根据预测,按照到2030年35%的电气化率来测算,带来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同时,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也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