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8亿投资更珍贵的是“政府信用”

500

500

500

500

.

出于保护眼睛的考虑,我已经有日子没有提笔写文章了。不过,今天在《观察者网》刷到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仁怀茅台镇的投资遭遇,着实让我气愤,感同身受的心情,让我实在忍不住要来吐槽几句。如果最终调查属实,那这起涉及8.2亿元投资的PPP项目纠纷,堪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反面教材”,其荒诞程度远超商业逻辑,更暴露出地方治理中某些深层次的病灶。

.

贵州这个地方,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招商引资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腾飞的关键之举。但招商引资,招得来只是开端,留得住、发展好才是关键,而政府信用堪称营商环境的“灵魂”所在。泰克环保当初决定投资,并非仅看重项目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对地方政府“言出必行”的信任。招商引资时,政府以“邀请函”的形式许下诸多政策红利,企业满怀期待地投入资金与技术。可谁能想到,企业投资后,等来的却是“逐客令”,政府的契约承诺被轻易撕毁。这种“前后两张脸”的行政行为,如利刃斩断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任纽带。而信任的崩塌,往往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当一家企业因政府失信而遭受损失,其他潜在投资者会迅速将该区域列入“风险清单”,对这里望而却步。资本外流、人才流失随之而来,最终受损的将是整个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毕竟,没有稳定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政府信用,经济又怎能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呢?

.

值得欣慰的是,当地政府已启动调查专班,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公众期待的,远不止是一份“调查报告”,更是对依法行政的公开践行。在此,笔者认为有三件事至关重要,必须要做:

.

第一件,必须立即返还经营权,恢复市场秩序。司法判决已明确解除合同无效,地方政府没有理由不无条件执行。让企业重新入驻厂区、恢复运维,确保项目正常运转,这不仅是对司法权威的尊重,更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只有让市场秩序回归正轨,企业才能安心发展,地方经济才能充满活力。

.

第二件,要足额补偿损失,兜底企业权益。企业因政府失信,承担了融资利息、运营损失等诸多额外负担,这些损失理应由责任方全额赔偿。这不仅仅是对企业合法权益的弥补,更是对“权力犯错需担责”这一法治原则的坚决贯彻。只有让权力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才能避免类似失信行为再次发生。

.

第三件,务必严肃追责问责,形成长效约束。对于违规决策、强行接管的相关责任人,必须依法依规严肃追责,绝不能让“集体决策”成为逃避责任的“挡箭牌”。同时,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将法律顾问、公众参与、风险评估等程序落到实处。从决策源头抓起,防止权力越界,让每一项行政决策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

茅台镇的酱香酒产业之所以能成为地方经济支柱,靠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对品质的坚守。而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同样需要以政府信用为基石。安龙场废水处理厂的困局,绝非简单的合同纠纷。当招商引资的“邀请函”沦为强接管的“逐客令”,当司法判决的“胜诉书”敌不过行政权力的“闭门羹”,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生存权,更是区域营商环境的口碑。

.

如今,当地政府的调查专班已投入工作,公众期待看到的,不仅是一份“调查报告”,更是一次对“依法行政”的公开践行。该返还的经营权必须即刻返还,该补偿的损失要足额补偿,该追责的行为必严肃问责。毕竟,8亿投资或许还有机会再生,但政府信用的崩塌,或许需要更漫长的时间才能重建。唯有坚守政府信用,依法行政,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筑牢根基,吸引更多投资者安心落地,共创美好未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