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要迈向超级人工智能,吴泳铭先秀肌肉
图源:吴泳铭演讲 官方图片
阿里继续高调的秀肌肉。
前两天看到一个梗,大意是说,美团这次被淘宝闪购打疼了,是因为其总部固守望京。与王兴的艰难窘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里北京总部搬离望京后,整个运道就逆转了。
这当然是吃瓜群众唯心的戏谑之言,当不得真。
但阿里近半年来的变化,还是肉眼可见的:厘清了未来路径,打了多场硬仗,也甩掉了业务包袱。
这些努力也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股价一直往阿里巅峰时期的水平,蹭蹭上扬。
如果借用网红企业家雷军的一个说法,阿里现在也是“顺势而为”,它顺的这股势,将会把它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就是超越过去的高点,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这种气象,确实有几分当年马老师在台前的意气风发。
要承认的是,这股势,不是阿里等来的,而是经历数年阴霾和苦练内功抓住的。目前,阿里已经明确两大战场:起家的核心电商业务以及风口的“云+AI”。
这是蔡崇信、吴泳铭主导——马老师半隐半往台前走,还是阿里的定海神针——的新战略,迸发的能量已经改变两大战场的格局。
核心电商的仗,已经换到大消费平台的叙事。典型战役如,淘宝闪购的先锋军打到了团购上,高德也是铁树开了花,让地图这类古典互联网时期的产品,在AI的浸染下又生出新的成长空间。
“云+AI”也频繁秀肌肉,它最新的军火库,也在今天(24日)的云栖大会上,由吴泳铭和盘托出。
他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吴泳铭首次系统阐述了通往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最终实现“超越人”。
眼下,行业都还处于第二阶段。人类还在传统、自主和智能之间接受认知教育,也在不断接受AI带来的冲击和便利。
到第三阶段,未来每个人可能都需要使用上百张GPU芯片,支持众多Agent和机器人协同工作,人类与AI将形成新型协同关系。
为实现这个演进目标,吴泳铭明确了阿里云的战略路径。阿里云作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将通过两大核心路径实施AI战略:第一,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其二,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图源:吴泳铭演讲 官方
阿里云的筹码就是四个字:全栈自研。即底层算力等AI基础设施、云计算网络、大模型应用以及软硬件垂直整合技术的全栈自研。
在这里,吴泳铭还用极为隐晦的话术,透露了一个让资本市场和芯片行业躁动的信息。他的原话是说,“在硬件和网络层面,阿里云自研的核心存储系统、网络架构、计算芯片,构成了阿里云大型计算集群最坚实的底座。”
就是“计算芯片”,基本在官方层面证实此前阿里自研AI芯片的街边传闻。
软硬整合,训推一体,再加上“自研+自造+自主可控”,这是当下的最强鸡血。
更关键的一点,是核心电商,以及过去几年阿里云的争气,给阿里打下坚实的家底。为支撑阿里“云+AI”宏大愿景的实现,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
根据远期规划,为了迎接ASI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这个研发投入的规模,堪堪比华为少一些。但这只是给AI业务加的血槽,看意思也是不设上限。
这个决策,也就是吴泳铭所描绘的ASI之路,也可以看作是阿里现阶段两个战场打法的进一步具象化,或者说是阿里未来一段时间的整体路线图。
因为阿里云关于AI的任何策略,都会影响到电商等核心业务的进展。
在“蔡吴”体系下,阿里的远景不只是互联网、电商或者某个技术,而是整个AI的基建,像“水、电、石油”一样。
而外界看到的是,现在的阿里,更有底气也更善于秀肌肉了。阿里AI,已经进入NEXT阶段,而它的股价,在这20多分钟的演讲后,涨了2200亿港元。
我是唐辰同学,关注互联网科技及商业故事。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唐辰同学」
钛媒体、36氪、老虎财经热榜
澎湃新闻2024年最澎湃创作者
老虎财经2024年度优秀专栏
河南日报·顶端新闻2024年度影响力作者
界面新闻优质榜单
老虎财经2024年度优秀专栏
腾讯新闻年度优质热问答主
2023搜狐新闻年度优质创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3年度优秀作者
2023网易新闻年度内容合伙人
界面、36氪、钛媒体、澎湃、21财经、蓝鲸、老虎财经等平台专栏认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