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企业点亮2025凤凰之星!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图谱这样绘就
来源|中访网
责编|刘佳琪
9月23日,“2025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结果在“新格局 新路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 2025”期间正式揭晓,23家企业从众多竞争者中突围,分获九大奖项。这场由凤凰卫视、凤凰网发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美国德鲁克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评选,历经首轮评审、材料复核与公众投票三大环节,以市值管理、声誉管理、人本管理、创新管理及全球化五大核心维度为标尺,既考量企业传统财务实力,更聚焦ESG实践与人力资本价值,最终筛选出兼具行业引领性与全球化视野的标杆企业。
在颁奖典礼现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理事刘翠兰指出,伴随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企业“出海”需求升级,凤凰之星评选已从初创期迈入成熟期,其价值不仅在于表彰优秀企业,更在于为中国企业探索全球化路径提供可借鉴的样本。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德鲁克研究所执行主任麦可·凯利则进一步强调,本次获奖企业打破了传统经济评价体系的局限——未来企业的竞争力,将更多体现在信任体系构建、社会价值创造与长效创新能力上,而非单一的规模或市值指标。
从奖项分布来看,九大荣誉全面覆盖企业发展关键领域,既有聚焦全球化布局的“最佳出海全球化年度案例”,也有关注社会责任的“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更有衡量股东回报、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的多个奖项,全方位勾勒出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竞争力图谱。
在全球化赛道上,珠海格力电器与苏美达股份的实践极具代表性。格力电器跳出传统产品出口模式,通过赞助国际顶级足球俱乐部搭建文化沟通桥梁,同时针对中东高温气候定制制冷方案,让“中国智造”在技术与品牌层面双重突破;苏美达作为老牌外贸国企,不仅将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通过参与当地公益事业,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入心”的跨越,为破解代工依赖提供了新思路。
社会责任领域,三家获奖企业展现出不同行业的责任担当。比亚迪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在技术创新与全球布局中同步优化企业治理,成为绿色转型的标杆;东阿阿胶作为百年中医药企业,通过产业链联动助力地方就业增收,将ESG理念植入传统产业发展;南京银行则聚焦地方民生,以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小微扶持政策,践行“责任金融 和谐共赢”的企业理念。
股东回报方面,东方海外(国际)、中国工商银行等五家企业凭借稳健的经营策略与持续的分红政策脱颖而出。东方海外通过精细化运力调配与航线优化,将市场波动转化为收益增长;工商银行多年来保持高位分红比例,成为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连接纽带;古井贡酒、波司登等消费企业则以稳定的现金流与盈利表现,为投资者提供长期价值回报。
品牌影响力的竞争中,传统企业与新兴力量各展所长。海尔连续16年稳居全球大型家电零售量榜首,服务超10亿用户的同时,构建起中国家电品牌的全球话语权;以岭药业与白云山医药则深耕中医药领域,前者凭17个创新专利中药开拓50多个海外市场,后者依托13家老字号企业,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国铁建更是以“昆仑号”千吨级高铁箱梁运架一体机等技术突破,将中国基建标准输出至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评选中,“人本管理”维度的考量让企业对员工的关怀成为重要竞争力。京东集团投入超220亿元改善员工居住条件,建设近4000套“拎包入住”公寓,同时为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用实际行动诠释“员工尊严”;神州数码为员工搭建多元职业发展路径,通过爱心基金与互助文化构建“家人式”企业氛围;中国海油则从薪酬福利、职业保障到青年人才培育多维度发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从行业分布来看,23家获奖企业覆盖制造、消费、金融、科技、医药等多个领域,既有格力、海尔等制造业龙头,也有阿里巴巴、优必选科技等科技企业,更有南京银行、中国太保等金融机构。这些企业的实践共同证明,中国上市公司已不再局限于规模扩张,而是在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社会责任与员工关怀等多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发起方,凤凰卫视、凤凰网自2023年启动凤凰之星评选以来,已连续三届挖掘出众多优秀上市企业。此次评选不仅得到标普S&P、Brand Finance、科特勒咨询等国际机构的支持,更通过“全维度、深穿透”的评价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价值参考,也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搭建了桥梁。未来,随着这些获奖企业的经验不断推广,将有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准定位,实现竞争力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