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怕了,请你一定好好的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今天你还好吗?

  Sir在广州已经瑟瑟发抖了。

  老实说我好像是头一次,在官方气象预警中,看到这样的措辞:

  正面袭击我省......

  应急响应至最高级别I级......

  请做足防御巨灾准备......

500

  广东(以及受影响地区)的朋友们,Sir把重要的话说在前面:

  非必要不外出。

  不要外出。

  别外出!

  这场巨灾——台风“桦加沙”将于9月24日在广东深圳到湛江(徐闻)一带沿海登陆。

  强度与2018年重创华南的超强台风“山竹”、2015年的超强台风“彩虹”相当。

  广东一部分城市,已经实行“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

  Sir记忆深刻。

  当年只有“三停”的“山竹”,朋友圈刷到的都是这样的——

500

500

500

  这次“桦加沙”尚未直接登陆菲律宾,便已经造成了如此规模的破坏:

500

  今日台湾已经被台风肆虐,造成了内涝与伤亡。

500

  今晚台风尚未到来,深圳海边已经掀起数米巨浪。

500

  没错,这次“桦加沙”破坏力不会更小。

  首先,大。

  环流直径超过1300公里,云系覆盖范围远超广东省的陆地面积。

  从太空中看,像是天漏了。

500

  其次是强。

  覆盖内大范围8到13级大风,台风中心经过地区风力将可能达到17级。

  什么概念?

  10级拔树倒屋,11级以上很难在陆上出现。

  而根据我国2012年6月发布的《风力等级》国家标准:17级是最高等级,风速可达56.1-61.2米/秒。

  而你不该让任何物体以20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向你,空气也不例外。

  以至于台风尚未登陆,惨剧已经在香港发生了——

500

  但。

  冷静。

  台风毕竟与其他突发性灾难不同,在它彻底变成灾难之前,它只是一场考验:

  一场对政府预警发布与应急指挥能力的考验。

  一场对个人防灾意识与自救准备行动的考验。

  现在沉着,冷静,做好我们该做的——

  以下,就是Sir为这两天南方朋友制作的“台风天安全指南”。

  抛砖引玉。

  转需。

  整理自纪录片《浩劫求生》《超强台风:海燕的警示》《致命飓风》

  台风天,你要提防的,不止风和雨。

  还有“暗器”。

  如果是小碎屑,被强台风吹到皮肤上,会造成软组织损伤。

  如果是大型残骸,可以直接造成死亡。

  更不用说,在很多开敞的居民区,楼上的花盆、空调之类的东西也可能被吹下来。

500

500

  超过12级的台风带来的残骸就可以杀人,尤其是击中头部。如果是玻璃、木板之类的飞过,造成割伤或割断动脉,就会让人流血致死。

  这时出外,无异于走到战场:

  逼不得已,你需要尽量压低身体,用背包之类的东西挡住来风向。如果非要移动,最好以掩体为单位。

500

  室内,也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风力较强地区,适当用木板挡(封)住窗户,甚至用重物抵住门。

500

  住在高层的朋友们,需要格外担心一点。

  楼层越高,风力越大。

500

  至少需要用胶带以米字型加固玻璃。

  并且注意,尽量避开窗户,待在四面是墙的房间。

500

  届时,还会有另一种恐惧发生:

  楼,会被风吹得晃动。

500

  但别慌张。

  这在建筑学上被称为“风振效应”。

  高楼大厦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摇晃。

  但在摇晃中,还是应该固定好家里的高物,以免被砸伤。

  注意。

  千万不要因为害怕高楼晃动,跑到地下停车场去。

  别去。

  地下停车场更危险。

500

500

  风停了,也不要以为危机解除。

  因为台风中最可怕的凶手通常不是风。

  是大雨引起的城市内涝(洪水)

500

  2013年,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造成5500多人死亡。

  多数人死于溺水。

500

  △ 纪录片《超强台风:海燕的警示》

  别说菲律宾了,在我们这儿,水都常常大到能把车都冲走。

500

  如果水流带动了很多残骸,残骸的冲击力会成为推土机般的存在。

500

  面临洪水,人来不及反应就会被卷走。在水里被压在各种碎片下,无法探出头来呼吸……

  不管怎样,尽量不要出门。

  如果住在底层,切记把电闸关掉。

  如果不慎被困,又无法等到救援来临,就需要自己制作筏子。

  当场制作的话,大多数漂浮物都可以用(但不要下水拿,很危险)。

500

500

500

  △ 行李箱、床垫……

  有足够漂浮物后,就要想办法把它们绑在一起,做成筏子。

500

  台风天,切记要留意气象部门的消息。

  2013年的台风海燕之所以死伤惨重,有一部分原因是,当地居民无视了警告。

  他们觉得,台风见惯不怪,只要忍忍就好。

  但他们没有预见到“海燕”的体量。

500

  △ 某年凌晨1-2点,好多香港人也在码头边

  如今,2012年公布17个级的风力,已经落后于现实台风的威力。

  为什么?

  科学家曾从海底,找到台风和温度的联系。

  他们从一个海洋蓝洞的底层钻出一管沙子,又从海洋里的珊瑚菌落钻出一管珊瑚骨。

500

500

  沙子越往下,时间越久远;每层沙子的组成不同,如果某层贝壳、珊瑚等杂碎物质多,就说明那时候发生了台风(碎屑因台风沉淀海底下)。

  珊瑚骨的层次也是同样的道理,越久越深:它里头有氧气的两种同位素,氧-16和氧-18。如果某个年代,海洋温度更冷,那么海洋中氧-18会更多,于是当时所形成的珊瑚骨层也会有更多氧-18。

  所以,只要分析沙子不同层次的碎块比例,就可推测多年的台风活跃度;分析珊瑚骨不同层次的氧-16和氧-18的比例,就可推测多年的海洋温度。

  上面几段话太难懂?

  那请记住这张图。

500

  △ 蓝色是海洋温度、黄色是台风活跃度(600年-2000年)

  可以看到,蓝色和黄色的变化是相对同步的。

  也可以看到,2000年附近,蓝色(海洋温度)前所未有地高了。

  过去30年间,海洋平均温度升高了0.5度。

  这听起来不多,但却是巨大的能量。

500

  至于将来……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真的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不光是海岸村落需要注意。

  我们这些城市居民也可能习惯了城市的安逸,而忽略了台风可能的威力。

  但还有一种情况,最让我们心疼。

  Sir永远都记得那个场面——

  2017年“天鸽”台风。

  狂风之中,广东中山一名男子试图用身体支撑货车,但失败了......

500

  什么感受?

  有片瓦尚可遮身,甚至庆幸多出台风假的我们,或许想象不到。

  总有人。

  出于岗位职责,出于家庭责任,出于手停则可口停的现实压力——

  他们眼中什么都重要,什么都值钱。

  只有自己最不值钱......

500

  今天下午,广州蓝天白云,暴风雨前的天气好到让人兴奋也让人担心:

  会不会有人只是觉得,不过是风会大一点,雨会大一点,自己肩上的担子依旧还是那么沉,该做仍得做?

  今天八点,Sir的窗外终于响起雨声......

  希望不得不走出门的人越少越好,希望坚守在岗位上的人都能平安到家,希望所有人平安。

  希望风雨只落所有人的窗外。

  所以广东的你。

  安心等一等,雨停之后我们将迎来秋天。

  最后,请务必记住:

  不要外出;

  储备食物饮水蜡烛手电;

  阳台杂物搬进房间;

  玻璃门窗贴“米”字;

  外出穿雨衣,不可打伞;

  远离围墙高楼,防止倒塌坠物;

  远离积水灯杆,防止触电。

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