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伞者”,为何是巴基斯坦?
9月22日,纽约联合国总部。
在此间举行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就在前一天,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也分别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在轰炸卡塔尔、出兵加沙城之后,这是以色列不得不面对的国际大势。
以色列所面对的,还不只是外交压力。
9月17日,巴基斯坦与沙特正式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根据该协议,第三方针对两国任何一国的攻击都将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
协议内容并未公开,但其影响已经外溢。据美国媒体报道分析,巴基斯坦事实上已将沙特置于其核保护伞之下。(参见前文孤嗥与众怒:以色列逼出了沙特的“核保护伞”)
报道援引巴国防部长阿西夫的话说:“我们所拥有的,以及我们的能力,将根据这项协议提供给(沙特阿拉伯)。”
美国安全保障有“后门”
巴沙两国协议内容与《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款极为相似,这引发了外界对伊斯兰国家是否开始筹建“伊斯兰版北约”的猜测。
巴基斯坦方面的相关表态也暗示,此类共同防御协议有进一步扩大范围的可能。阿西夫公开表示,该协议可能会扩展到其他海湾国家。巴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则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其他一些国家也表达了与巴签订战略防御协议的意愿。”但他同时指出,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巴基斯坦与沙特协议的签署就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5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
长期以来,美国主导着中东安全局势,“保护费”赚得盆满钵满。君不见,特朗普5月出访沙特、卡塔尔、阿联酋,收获了总额1.4万多亿美元的军购和投资大单,一时风光无限。
隐忧在于,美国与阿拉伯盟友之间的安全合作,为以色列留了为所欲为的“后门”。9月9日卡塔尔遭遇以色列空袭,让隐忧成为明患。
阿拉伯各国发现,美军在卡塔尔的空军基地,却选择了无视以色列的来袭。如此,一些在国防上对美依赖较大的海湾国家,对美信心大幅衰减,通过集体防卫来维护本国安全。实现安全多元化正在成为这些国家新的选择。
巴沙防务合作有渊源
巴沙共同战略防御协议是海湾国家与拥核伙伴签署的第一份此类协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目前协议内容尚未对外公开,根据双方相关表态,该协议会否涉及“核计划共享”是各方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沙特方面发表声明称,“这是一项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外界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巴将沙特纳入其核保护伞之下。
巴基斯坦与沙特能够率先签订协议,缘于两国在安全防务合作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20世纪60年代起,巴基斯坦就开始派兵协助沙特国防,直接参与了沙特与南也门之间的战争,在两伊战争期间,巴基斯坦曾向沙特派兵2万余人来抵御战争外溢风险。
可以说,巴基斯坦一直都是沙特军事作战、技术支持和军事培训的重要依靠力量,目前仍有1500至2000名巴基斯坦军人在沙驻扎。此次签订共同战略防御协议,是将双方防务合作进一步正式化和制度化的升级。
印巴空战有“余音绕梁”
今年5月印巴冲突后,巴基斯坦的军事信心进一步增强,对外军事交往不断推进。巴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升任元帅后密集与阿塞拜疆、土耳其、沙特、阿联酋等多国领导人高层互动,深化军事和安全合作,构建涵盖中东、南亚及外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外交圈。
距离印巴空战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但军事专业媒体的关注度一直没有消退。最近英媒《空军月刊》10月刊就揭露了更多内幕,其报道指出,在这场“史上最大规模超视距空战”中,虽然早期巴军宣布击落了6架战机,但实际上是击落了8架,包括4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机 。这种降维式打击,证明了巴军成体系作战的实力。
巴基斯坦还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伊斯兰国家,沙特等国对此尤为倚重。综合参考多家国际机构和智库估算数据,巴目前拥有约150枚至250枚核弹头,巴军装配的沙欣-3型导弹射程可达2750公里,能够覆盖中东大多数地区,其改装过的F-16战机也具备携带核弹头的能力。
巴基斯坦从未承诺不率先使用核武器,但巴外交部曾反复强调,其核武政策是一贯和明确的,仅用于阻止和挫败来自邻国的明显生存威胁,不应被视为对其他任何国家的威胁。此次巴沙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后,巴会否调整既定政策,将核武器用于第三国,目前巴方尚未给出明确的官方表态。
阿西夫在公开讲话中暗示“巴拥有的一切都将分享给沙特”,但在此后面对记者采访时,他又否认核武器是该协议的一部分。巴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相关问题也给出了模糊回答,称不会对协议的具体细节进行评论。
对沙特来说,来自巴基斯坦的常规武器协防或许更加务实。巴安全事务专家阿赫桑·巴特认为,巴基斯坦在印巴冲突中的表现吸引了中东国家的关注,巴方展示了军队良好的硬件效能,巴先进军事装备和军事人才的结合,将为沙特多元化国防提供强力支持。
巴基斯坦有“双重收获”
与沙特将重点聚焦于国防和安全不同,巴基斯坦同时也看重共同战略防御协议所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与印度关系不断走近。在美国的牵头下,沙特与印度、欧盟宣布建设“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阿联酋还与美国、印度和以色列组建了“I2U2集团”。而由于巴基斯坦上一届政府曾拒绝派兵参与沙特与胡塞武装的军事冲突,巴沙关系一度跌至历史低位。
此次巴基斯坦与沙特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可谓重新将中东传统伙伴拉回了自己的怀抱,被巴视为在外交和地缘政治上的重大胜利。巴国内民众也大受振奋,首都伊斯兰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印有巴沙两国国旗的条幅和相关标语。
另一方面,协议的签署也为巴基斯坦复苏乏力的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巴长期面临巨大的国际偿债压力,经济发展内驱力不足。在国内复杂的安全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吸引外国投资,拉升本国经济,始终是巴政府面临的重要难题。
协议签署后,巴本地媒体纷纷报道,沙特将加大在基建、能源、电信、航空等多个领域的对巴投资力度,扩大对巴贸易规模,并提供融资支持,这极大提升了巴市场信心。
协议签署当天,巴股市上涨1700余点,一度逼近历史高位。巴安全事务专家马莉哈·洛迪表示:“这份协议不仅巩固了巴基斯坦作为中东地区主要安全参与者的地位,同时增强了巴基斯坦依靠沙特阿拉伯作为能源安全和经济支持伙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