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升股份冲A:首秀暴涨80%,为特斯拉、吉利、广汽“轻量搭档”
又一家特斯拉“小伙伴”今日正式上市了。
9月23日,友升股份(603418.SH)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盘涨94%,总市值173.8亿元。
作为一家典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友升股份主攻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领域,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供应专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
客户涵盖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以及产业链龙头企业,其中特斯拉是第一大客户,其余大客户还包括赛力斯、蔚来、广汽、北汽新能源、吉利、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
聚焦特斯拉、蔚来等背后的“轻功”
友升股份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专注于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制造企业。其产品以高强度、高精度和轻量化为突出特点,涵盖门槛梁、电池托盘、保险杠、副车架等多个系列,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自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汽车行业加速向轻量化和新能源化转型。铝合金作为理想的轻量化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友升股份则成功凭借其在铝合金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显著受益于这一趋势。
友升股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客户资源丰富,充分印证了其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测算,该公司在门槛梁、保险杠、副车架和电池托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4.25%、12.30%、1.44%和3.74%。
目前,友升股份的产品已覆盖主流新能源整车厂商及多款热门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广汽埃安系列、蔚来ES/EC/ET系列、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系列、极氪001/009系列,以及问界M5/M7/M9系列等。
除整车客户外,友升股份还与海斯坦普、凌云工业、富奥股份、华域汽车等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
而这背后,技术研发是公司持续成长的核心支撑。经过三十余年的深耕与积累,友升股份已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发、先进加工工艺和轻量化产品设计等方面形成多项核心技术,并构建起成熟的轻量化解决方案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新业态爆发的过程中,其还曾积极参与客户前端设计,提供定制化开发,并与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76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147项。
生产端,为提升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友升股份建立了覆盖技术、生产与服务的快速反应体系,以上海、山东、重庆等国内生产基地为基础,并积极拓展墨西哥、保加利亚等海外布局,逐步形成“属地化服务+全球化运营”的网络架构。
可以预见,随着“以铝代钢”趋势不断推进,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的应用持续扩大,友升股份相关产品的市场空间仍有进步空间。
三年净利翻倍后,募资额暴涨了4倍
客户的认可关键是要落脚到真实的业绩层面。回看过去三年的财报数据,其整体业绩呈稳健增长态势: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23.50亿元增至39.50亿元,归母净利润由2.33亿元提升至4.05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76亿元,同比增长30.76%;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50.07%,增长势头仍在进一步加强。
与之相应的,近年来其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均保持在92%以上,产销率超过98%,显示出产业风口中,企业良好的运营效率。
按照此次赴港上市计划,友升股份旨在借助更多资金力量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生产效率,以加快提升规模化能力,进而更好地抓住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甚至机器人量产等产业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友升股份首次提出上市申请,早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爆发阶段,也就是2021年,其曾首次递交了申请上市的招股书,彼时拟募集6.33亿元,有5.26亿元用于年产800万套高端铝合金汽车零部件(一期),1.0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近4年过去,大概是基于自身更雄厚的基本面,友升股份此次的募资金额大幅提升至24.7 亿元,12.7亿元用于云南友升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一期),7亿元用于年产50台(套)电池托盘和20万套下车体制造项目,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融资规模明显倍增,也反映出公司对未来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的强烈需求。
事实上,然而,汽车产业链本身具有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尤其是特殊的客户结算特性,伴随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像友升这样的中上游供应商自有资金压力不小。
一个不容忽视的行业现实是:国内整车厂的平均付款账期曾长达156天,部分企业甚至超过200天。这与德国、日本等汽车工业强国普遍将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的做法形成强烈反差。这种不健康的账期结构,使整车企业得以将供应商视为“无息融资渠道”,通过占用上游资金来缓解自身财务压力、支撑业务扩张。
具体到友升股份,一边其采购环节同样采取预付货款方式,另一边下游客户的销售回款周期却往往长达90至120天,其经营性现金流呈持续紧张态势: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911.60万元、3802.24万元和-25294.15万元,2024年首次转为负值,这意味友升股份的扩张计划将对外部资金产生较高诉求。
同时,其应收账款余额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6.62亿元升至2024年的12.83亿元,坏账准备相应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则从3.87降至3.44。
据悉,其与主要客户信用期一般为开票后60日至90日内付款,考虑到开票结算周期一般约为一个月,销售至回款整体周期约90日至120日。
因此,通过股权或债权融资缓解流动资金压力,成为仍在扩张期中的友升股份的重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监管部门就汽车产业链的结算方式放出新倡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2025年9月15日发布的《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将支付账期最长缩短至60天,并鼓励中小企业优先使用现金付款。此举措直指行业“账期痛点”,有望推动整个汽车产业链支付秩序的重塑与优化。
首发估值合理,多元成长仍待考验
从首日表现看,友升股份股价涨幅保持在85%左右,相较于近一个月A股新股首日平均涨幅343.9%和中位数272.6%而言,表现中规中矩。
估值层面,新股雷达数据显示,其可比公司(如和胜股份、旭升集团、文灿股份、新铝时代)平均动态市盈率为46.9倍,而友升股份当前动态PE为36.7倍,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后续不排除股价还会出现上涨。
从长期来看,作为一家典型的纯汽车零部件企业,友升股份的业绩未来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汽车行业周期波动的显著影响。考虑到当前不少汽车产业链供应商正积极向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拓展——这些领域与汽车产业在部分技术和生产理念上具备协同潜力,未来加快布局相关多元化赛道,或也将成为友升股份平滑产业周期影响、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登陆A股是友升股份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步,但也意味着它将以更透明的姿态面对市场的审视。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持续深化、全球供应链加速整合、汽车链加码向机器人产业链延伸的背景下,友升股份能否借助资本力量进一步扩大优势、优化资金结构、实现多元化的高质量成长,仍待时间与市场的共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