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直通欧洲:中欧班列在波兰受阻,中方紧急开通北极航道新航线
9月12日,波兰以“俄白联合军演威胁”和“无人机越界”为由,突然关闭与白俄罗斯的全部边境口岸,这直接导致中欧班列停摆。现在至少有 300 列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和光伏组件的列车被困在边境两侧。要知道,这每天的损失都是天文数字,中方专门前往波兰协调,但是他们油盐不进,没有明显进展。
9 月 22 日,波兰突然变卦,宣布将无限期关闭马拉舍维奇口岸,事态由此变得严峻起来。尽管最终结局办法还是谈判,但是波兰蹬鼻子上脸的态度,其实还是很难接受。要知道中欧贸易 90% 依赖于中欧班列运输,现如今受阻,就必须启动备用方案。一方面,加大中欧班列的南线运力,另一方面启动海运运力。
具体来说,中企进入欧洲的货物从海上出发,从传统国际海运线继续进入欧洲,虽然耗时约 40 天,但是要比完全停滞好多了。9 月 23 日,中国正式开通全球首条连接中欧的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全程仅需18天,比传统航线缩短近10天。
实际上,参与北极航线的开发,也是我们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大战略的组成部分。通过更短路径直连欧洲,可降低对苏伊士运河等传统贸易要道的依赖——该运河因军事冲突、事故或地缘政治危机多次出现通行中断。
现在轮到波兰傻眼了,原本以为无限期关闭马拉舍维奇口岸,会让中方承受巨大压力,做出巨大让步。没想到,中方早就看透波兰背后其实还有北约在作祟。
稍微算一下,北约最终还是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马拉舍维奇通关业务每年为波兰带来5亿欧元收入。波兰口岸附近大约有 3 万余人依赖中欧班列就业,长期中断,损失最大的首先是波兰,据估算达到了每天损失 2 亿欧元的水平。
其次就是欧洲,中欧班列被迫停运,全球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这条连接26国、220城的“钢铁丝路”一旦中断,欧洲零售商库存成本日增15%,欧洲零售商面临圣诞季库存危机,物流成本暴涨40%。
现在中方开通了北极航线,波兰出尔反尔的口实已经落地,巨额过境收入消失之后,波兰的物流企业及口岸将会出现裁员潮,某些企业将倒闭。据悉,波兰物流协会已经发出“寒冬”警告,直言担心马拉舍维奇口岸将变成“马拉鬼城”。
国际信用建立十分不易,一旦出现崩塌就很难修复。中方其实早就声明:我们始终保持中立立场,不选边站队,不背负责任,更不会充当任何一方的代理人。中方旨在维护中欧班列畅通,不仅是在保障波兰的利益,也在保障整个欧洲的利益。然而波兰出尔反尔,此后必将付出代价。
现在首艘万吨级货轮“天恩极地号”已从上海港出发,经白令海峡、俄罗斯北极沿岸,进入挪威海,再直达欧洲。虽然比中欧班列成本高一些,但是随着运力的加大,最终还是可以降低成本的。
可以肯定的是,波兰枢纽地位将被边缘化,欧盟“东大门”战略价值大幅缩水。一些急需中方商品和物资的欧洲企业,也会主动向北极航线附近口岸靠近。
另一方面,中欧班列受阻,大量出口到欧洲的稀土也受到影响,据悉,当前欧洲部分企业已经因为原料短缺而被迫停产了。只能说,欧洲人要怪只能怪波兰,中方一直都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