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失血”、IP“造血”,量子之歌开启未知之旅

一家以成人在线教育为主业的企业,竟因迅猛的潮玩业务布局引发市场关注。

500

近期,量子之歌宣布全资控股潮玩品牌“奇梦岛”(原深圳熠起文化Letsvan),完成品牌焕新升级。回溯双方资本合作历程:自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量子之歌通过多轮交易推进控股,最终于3月斥资2.35亿元完成对Letsvan 61%股权的收购,正式将其纳入控股子公司体系。

然而,正值战略转型关键期的量子之歌,财报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25财年财报显示,量子之歌全年实现营收人民币27.26亿元,同比下降28.18%;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7.5%。经调整净利为3.6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23亿元下降12.8%。

一边是短期财报承压的现实,一边是潮玩业务蕴含的增长潜力,这场转型正考验着量子之歌在新赛道的破局能力。

转型阵痛期,营收、净利双降

众所周知,量子之歌是一家以成人教育起家的美股上市公司,为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其还聚焦于满足银发群体健康需求的消费产品。从2025年财年第四季度数据来看,量子之歌的日子并不好过。

据了解,量子之歌第四季度数成熟业务(收购Letsvan之前已建立的业务运营)的收入5.5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亿元下降44.8%。

具体业务来看,量子之歌个人在线学习服务收入为4.56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067亿元下降49.6%。这一变化主要由于技能提升课程收入减少2.627亿元,金融知识课程收入减少1.765亿元,及娱乐休闲课程收入减少1060万元。

这份惨淡财报背后,不仅反映了量子之歌自身的转型困境,更折射出整个成人教育行业的集体焦虑与生存挑战。

一来,随着流量红利消退,量子之歌教育业务的获客成本攀升,且转化效率持续走低;二来,成人教育需求的改变,对量子之歌的内容研发和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三来,教育行业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合规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压缩了量子之歌教育业务的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量子之歌企业服务收入疲软。据2025年财年第四季度,企业服务收入为357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660万元降36.9%。量子之歌官方坦言,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公司刻意减少了向客户提供的营销服务。

在一片下滑声中,消费者业务成为量子之歌财报难得的亮点。该板块收入同比增长51.7%至5050万元,主要得益于健康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这一表现印证了量子之歌聚焦银发群体健康需求的战略初步见效。

显然,从成人教育跨界至银发经济、再布局潮玩市场,量子之歌的转型阵痛期仍未结束。

潮玩赛道布局,成效初显

尽管量子之歌核心业务萎靡,但其通过收购潮玩Letsvan加速向潮玩赛道转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商业化潜力。财报数据显示,量子之歌第四财季首次纳入披露的潮玩业务实现营收6578万元,占总营收约10.6%。

显然,量子之歌对Letsvan的收购不是盲目投资,也不是简单的业务叠加,而是深度的战略整合。

一方面,潮玩行业具有较高的毛利率和较强的用户粘性,与量子之歌原有的用户基础和运营经验存在协同效应。通过收购Letsvan,量子之歌快速获得了行业专业能力和资源,缩短了学习曲线,为转型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量子之歌整合双方资源,构建从IP创作到商业化的全链路能力,为持续输出优质IP内容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量子之歌已构建多元化IP矩阵,拥有11个自有IP、4个授权IP,运营超40个盲盒及30款毛绒吊卡产品线,形成了多元化的IP储备。

具体来看,明星IP表现亮眼:WAKUKU 2025财年Q4营收4296万元,毛绒二代“狐狐兔兔捣蛋日记”5月上市至今销量破100万盒;新IP爆发力强劲:SIINONO 7月首发即售罄,抖音自营店10分钟售罄1万盒,累计销量超30万盒;长青IP价值持续释放:“又梨”通过联名与内容焕新,2025财年Q4营收1751万元,提供稳定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为持续深耕潮玩赛道,量子之歌提出三大策略,尝试系统性构建潮玩市场渗透体系。

一是,加大原创投入。潮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始终锚定于 IP 的原创生命力,量子之歌的布局深谙此道,在北京、杭州、深圳设立设计中心,吸引优秀设计人才,建立快速响应的产品开发机制,有效加速IP产品迭代与创意转化。

二是,推进IP授权合作。潮玩消费的核心是情感认同,而艺术家的独特表达恰恰是构建情感连接的关键,量子之歌积极拓展不同风格、品类与区域的独家授权机会,与艺术家共创首发产品,不断丰富IP矩阵的多样性。

三是,深化跨界合作。在潮玩行业从单品竞争进入生态竞争的当下,跨界合作成为打破行业边界、放大 IP 影响力的关键抓手,量子之歌与体育、娱乐和消费品牌展开深度联动,打破行业边界,拓展IP的应用场景和价值空间。

尽管转型初见成效,但量子之歌仍面临诸多挑战。潮玩行业竞争激烈,用户偏好变化快速,需要持续推出爆款IP才能保持竞争力。同时,从教育到潮玩的业务转型需要相应的组织能力建设和文化调整。

潮玩是救命稻草吗?

量子之歌收购Letsvan、构建IP矩阵、拓展跨界合作,这一系列动作看似为公司找到了新的增长方向,但潮玩行业自身的困局和企业转型的难点,让量子之歌的转型之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从行业竞争角度来看,潮玩行业呈现出明显的红海竞争特征。头部企业如泡泡玛特已经建立起强大的市场地位和IP优势,量子之歌面临高昂的竞争壁垒。同时,大量中小玩家的涌入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

泡泡玛特财报显示,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其中,THE MONSTERS(拉布布所属系列)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668.0%,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34.7%。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潮玩消费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和冲动性特征,热门IP的生命周期难以预测。今天的热门可能明天就被市场遗忘,这种不确定性对量子之歌的IP开发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此外,经过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潮玩市场正在进入理性调整期,消费者购买行为更加谨慎,单一爆款模式难以持续,对量子之歌的新品开发节奏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形成了更大考验。

从企业角度来看,在传统业务下滑、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的情况下,量子之歌面临如何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发展的两难选择。教育行业与潮玩行业在业务模式、核心能力和企业文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过度投入新业务可能加剧现金流压力,而保守策略又可能错失市场机会。

综上所述,潮玩业务为量子之歌提供了转型的方向和可能性,但能否真正“拯救”公司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短期来看,潮玩业务的增长可以部分抵消传统业务下滑的影响,为量子之歌争取转型时间。但长期而言,量子之歌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