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鼻炎药成爆款,康诺亚收入暴涨812%,但这样的“增长神话”还有点虚

康诺亚的爆款效应越来越明显了。

今年上半年,康诺亚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司普奇拜单抗(CM310)(商品名:康悦达)销售额达1.69亿元,直接推动了业绩爆发式增长,同期公司总收入达到4.99亿元,同比增长812%,亏损也同比大幅收窄了77%。

500

具体来看,司普奇拜单抗这款药上市时间并不算很长,2024年9月获批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2024年12月获批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2025年2月获批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按首个适应症获批时间来算,司普奇拜单抗实现商业化仅一年,半年能实现超1亿元销售额,还是展现出不小的增长潜力。

不过,核心产品商业化早期带来的增量固然可观,但难以彻底扭转公司经营现状,同时单品风险始终突出,因此康诺亚也在做多手准备。

日前,全球临床试验收录网站显示,康诺亚的CM336启动了首个III期研究。该药物是康诺亚旗下首款进入III期阶段的双抗药物。新药的加速接力,相应增强了投资市场的信心。今日康诺亚股价盘中一度涨超5%,收盘报73.7港元/股。

这也或多或少说明了,创新药企的可持续发展往往需由多驾马车来拉动。

单品如何引爆市场?

司普奇拜单抗成为爆款并不让人意外。

一个重要因素是,产品具备独家优势,掌握了“吃蛋糕”的优先权和主动权。

据康诺亚介绍,司普奇拜单抗是一种针对白介素4受体α亚基(IL-4Rα)的高效、人源化抗体,为首个国产且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申请批准的IL-4Rα抗体。尤其在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司普奇拜单抗是目前全球唯一的IL-4Rα抗体药物。

像过敏性鼻炎这类常见疾病,治疗市场不会小。世界过敏组织数据就显示,全球约30%人口受过敏性疾病困扰,中国则有2.5亿过敏性鼻炎患者,且发病率逐年攀升。

司普奇拜单抗作为一种独特疗法,很容易抢占相关市场注意,当然实际效益有多大,还取决于研发质量、商业化积极性等多方面。而从目前的销售成绩来看,司普奇拜单抗在研发、商业化层面是有一定优势的。

据悉,康诺亚建立了全面一体化平台,涵盖生物药开发的所有关键功能,包括靶点验证、引导分子发现及优化、临床前评估、工艺开发、转化研究、临床开发及生产,能够快速及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发现、构建、扩展及推进具备差异化抗体疗法的多元化管线。

在此基础上,司普奇拜单抗实现了研发突破。

康诺亚半年报提到,2025年4月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司普奇拜单抗治疗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一项随机3期试验》。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报告基于IL-4Rα靶点的生物制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成果。

该成果显示,基于司普奇拜单抗治疗,7天内实现鼻腔通气的患者累计达到72%,2周和4周内实现鼻腔通气的患者累计分别高达86%和94%。治疗2周,司普奇拜单抗组患者每日回顾性鼻部症状总分(rTNSS)较基线下降3.6分,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1.3分,累计62%的患者达到鼻部症状轻或无(rTNSS各症状评分均≤1分);治疗4周,患者每日rTNSS较基线下降4.9分,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1.7分,累计84%的患者达到鼻部症状轻或无。

另外,团队建设也趋于完善。财报提到,截至2025年6月30日,康诺亚共有1469名全职僱员。其中,商业化团队逾370人、药物发现及临床运营团队共计近400人。公司表示,将持续招聘人才,以匹配不断增长的产品商业化销售、研发、临床、生产及公司运营的需求。

总体而言,面向比较大众的疾病治疗需求,康诺亚抓住差异化来打造产品,并保证研发质量和商业推广速度,逐步引爆市场。不过,爆款红利也是有限的。

终究要走向“全面开花”

在IL-4Rα这个大赛道,司普奇拜单抗并非没有对手。

目前,赛诺菲的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达必妥®)也是一款颇受关注的IL-4Rα抗体药物。截至2025年,该产品已在中国获批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覆盖6个月及以上全年龄段患者)、哮喘、结节性痒疹及慢阻肺等多个适应症,并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系统性治疗结节性痒疹药物。

根据财报,今年上半年,度普利尤单抗销售额约80亿美元,增长20.7%,依然是全球自免疾病治疗市场最畅销的药物之一。

康诺亚的司普奇拜单抗虽然凭鼻科适应症拓展,树立了一定差异化优势,但与度普利尤单抗靶点相同,有适应症重合,直接竞争难以避免。尤其在价格维度,两款产品比拼的火药味还是比较浓重的。

据悉,今年度普利尤单抗价格因医保续约再次下调, 200 mg/支的价格为 1105.6 元,300 mg/支的价格为 1508 元。报销比例因地区和医保类型而异,大多在50%-80% 之间。而康诺亚的司普奇拜单抗尚未纳入医保,现在主要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来提升竞争力,如2025年价格调整为1812元/支,实行买二赠一。

对于两款药都适用的患者而言,考虑到用药长期性与成本控制,度普利尤单抗显然更占优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5年8月,国内有8款用于过敏性鼻炎的单抗候选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其中4款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不断有竞品加速落地,司普奇拜单抗很难独享市场红利。

基于营收大幅增长但规模较小,亏损仍然持续的现实情况,康诺亚显然还需要更多商业化产品来撬动增量,“下一款潜在爆品在哪里”这道问题也被摆在明面上。

前文提及的CM336还是值得期待的。据悉,此次启动的III期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试验(n=280),旨在评估CM336单药对比研究者选择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二线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

若开发速度较快且疗效突出,CM336有望在“百亿级别”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据Frost & Sullivan预计,2024年、2030年,全球MM治疗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395亿美元、473亿美元;同期,中国MM治疗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47亿元、267亿元,仍然存在庞大的尚未满足的疾病治疗需求。

再放大来看,康诺亚的产品矩阵其实已经十分丰富了,在研1类创新药逾30项,其中13项已进入不同临床阶段。

500

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康诺亚的道路应该会越走越宽。

来源:医药研究社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