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四三方案的26个项目全国分布情况
由于网上的资料互相矛盾,包括维基百科的数字是错误的,因此我找了原始资料《国事忆述》
该书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找四三方案引进当事人陈锦华进行多次访谈,并经陈锦华审核校对后整理出版,并得到了包括国家统计局,发改委,中石化等国内二十多个部门和企业的协助。
陈锦华是当时的轻工业部(1970年7月,由纺织部、一轻部、二轻 部三个部合并组成)计划组副组长,并兼任轻工业部成套设备引进办公室副主任,直接参与了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 的引进工作。
四三方案成套技术设备引进,对外实际签订的项目共26 个,他直接参与领导、组织实施了5个,
分别是:上海石油化工 总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四川维尼纶厂、天津石油化纤厂和南京烷基苯厂。
这26个项目如下,投资金额总计214.2869亿人民币,
按照区域分布来进行排列:
首先是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在四三方案项目数量只有4个,
但是有两个项目投资金额排在四三方案的前三位的大项目。
其中辽阳石油化纤总厂排第一,大庆化肥厂排第三。
排第二的是武汉钢铁公司一米七轧机工程。
因此总体四三方案在东北地区投资金额最大。
四三方案东北地区总投资金额达到66.1019亿人民币,占总计30.85%:
辽阳石油化纤总厂1981年9月建成,总投资29.0423亿元
大庆化肥厂 1977年6月建成,总投资26.7447亿元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 1983年12月建成 总投资6.8807亿元
辽河化肥厂 1977年12月建成,总投资 3.4342亿元。
其中这个四三方案投资最大的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建成后,成为全国四大化纤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东北最大的化纤生产基地,为解决中国的穿衣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该厂也就是今天的中石油旗下的辽阳石化,有1.3万名员工,是目前国内唯一全加工俄罗斯原油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和中国石油最大的以芳烃为特色的生产企业。
华北地区项目:四三方案投资项目8个,总金额60.2063亿人民币,占比28.1%。
其中北京2个,天津2个,河北2个,内蒙1个,山东1个,也就是京津冀+内蒙+山东,
北京石油化工总厂 1976年12月建成,总投资26.1417亿元
天津石油化纤厂 1981年8月建成,总投资13.5819亿元
唐山陡河电厂 1978年3月建成,总投资5.8672亿元
(天津)大港电厂 1979年10月建成,总投资 4.5873亿元
(内蒙)元宝山电厂 1978年12月建成,总投资 3.7194亿元
齐鲁第二化肥厂 1976年7月建成,总投资2.6303亿元
沧州化肥厂 1977年12月建成 总投资2.4312亿元
北京化工二厂 1977年7月建成,总投资 1.2473亿元
华中地区:有3个,全部在湖北省,总计金额33.8004亿元,占比15.8%。
这里要讲一句,如果论区域,东北获得投资最多,但如果按照省市为单位来计算,则湖北省在四三方案中获得投资最多,位居全国第一位,一个省就获得了四三方案投资的接近16%。
武汉钢铁公司一米七轧机工程 1978年12月建成,总投资 27.68亿元
湖北化肥厂 1979年8月建成,总投资 2.9875亿元
洞庭氮肥厂 1979年7月建成,总投资 3.1329亿元
华东地区(江浙沪+安徽):总计项目5个,总投资金额32.2315亿元,占比15.04%,
也就是15%,在第一次大规模技术设备引进的156工程时期,
整个华东只有安徽淮南煤矿一个项目,而江浙沪为零。
在四三方案时期对华东的投资增加了,不过浙江省依然一个项目也没有。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 1978年5月建成,总投资20.9175亿元
安庆化肥厂 1978年12月建成,总投资4.0526亿元
栖霞山化肥厂 1978年10月建成,总投资 3.2128亿元
南京烷基苯厂 1981年12月建成,总投资 2.6875亿元
南京钢铁公司氯化球团工程 1980年12月建成 总投资1.3611亿元
西南地区:获得项目5个,总金额16.8729亿元,占比7.9%
四川维尼纶厂 1979年12月建成,总投资9.6131亿元
泸州天然气化工厂 1977年3月建成,总投资2.0642亿元
云南天然气化工厂 1977年12月建成,总投资 1.8759亿元
赤水河天然气化肥厂1978年12月建成,总投资1.7185亿元
四川化工厂 1976年12月建成,总投资1.6012亿元
其他:
广州化肥厂 1982年10月建成,总投资 5.0739亿元
广东省获得了一个项目,金额占比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