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之盾”能实现吗?

由于以色列轰炸卡塔尔,不仅引来一片谴责声,也引来了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召开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集体峰会,不仅发表了联合声明,谴责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轰炸,谴责对加沙巴勒斯坦人的种族灭绝行径,还就内部的政治行动、军事协调和对巴勒斯坦人的人道主义援助形成了一些共识,甚至还出现了组建军事联盟的设想,似乎空前团结。

可看看这些年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在面对以色列侵略巴勒斯坦人土地上的作为,面对加沙巴勒斯坦人苦难时的表现,很难相信他们能真正团结一致对抗以色列,更不可能给以色列致命一击,口号多于行动吧。

别说组建可靠的军事联盟,即使是松散的军事联盟实现的可能性也不大,这从历史上埃及抛开叙利亚单独与以色列媾和就能看出,也可从以色列顺利轰炸伊朗中看出一些端倪。峰会开了,实际对抗行动或者说是惩罚以色列暴行的军事回击至今并没有提到,胆量不够吧。

倒是提出的重启“半岛之盾”似乎还有实现的可能性,这是半岛国家在半岛的范围内针对以色列可能再度袭击准备强化自身防御能力的举措,也是最为实际具体的设想,重点在防御以色列,不是攻击以色列。

所谓半岛国家就是海湾六国,如果“半岛之盾”最终能形成,意味着海湾六国将形成一种军事上集体防御以色列的防御体系。注意,不是惩罚以色列的军事体系,而是防御体系。半岛国家与以色列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将会中止,以色列能源需求将可能被限制,也会让以色列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

当然,“半岛之盾”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建立起来的,还需要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全面协调,磋商,特别是军事上的全面协调,还需要对半岛之盾的实际效用进行评估,虽说设想具体而又很实际,但恢复半岛之盾的建立却不是一句话的事,也不是有了共识就能实现的,还需要解决一些前提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海湾六国是不是真的下决心建立半岛之盾?虽说半岛之盾不是空穴来风,早先有过这一设想,但因多种原因被搁置了,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轰炸让半岛国家认识到半岛之盾的必要性,故而提出重启半岛之盾。

不仅卡塔尔积极,其它五国应该在会上都举手了,私下六国大概也形成了某种共识,但若进入实质性操作的阶段会不会持续将半岛之盾具体落实到位,开启半岛之盾建立的进程,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阻挠半岛之盾成行。

原因在于这一半岛之盾说是防御以色列的,其实也是针对以色列的,而六国中阿联酋是与以色列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据说是撤回了大使,但外交关系尚在,以色列在阿联酋的外交人员尚在,阿在半岛之盾的问题上能不能真正与其它五国一致行动令人怀疑,以色列肯定会通过各种手段干扰半岛之盾的真正落实。

毕竟这次提出重启半岛之盾的理由是因卡塔尔充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马斯的中间人而被以色列轰炸所致,一旦建起半岛之盾,就有与以色列直接对立之嫌,这让半岛之盾的建立不仅先要形成共识,同时必须肯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让其具备可操作性,可持续性,不能因局势的不同变化半途而废。

第二个问题,半岛之盾的建立作为一种防御体系应该说不完全是纯粹军事意义上的,因而必须先有一个半岛统一的防御机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半岛之盾作为海湾六国的防御体系若想真正能抵抗以色列的空中袭击和其它的可能袭击,保障海湾六国的集体安全,它的建立应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等多方面的基础才行。这一基础自然是建立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经济上、集体防御机制,在这个集体防御机制下才能建立半岛之盾这一防御体系,若不能形成一个集体防御机制,那半岛之盾的防御体系建立恐怕就是空中楼阁,不太可能实现。

海湾国家虽面临以色列的威胁具有共同的相关利益需要维护,但让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防御机制,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当年放弃半岛之盾总是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六国涉及到不同利益时,就可能让统一的防御机制难以成行,也就可能让半岛之盾泡汤,故而建立半岛之盾应形成一个统一的集体防御机制才行,没有这个集体防御机制,无法约束各国在建立半岛之盾上统一行动。

第三个问题,解决半岛之盾防御体系直接的事就是具体部署。既然半岛之盾是集体性的防御体系,作为防御体系需要大量的用于防御的军事装备,如雷达,防空导弹,无人机,预警机和预警系统,情报信息共享等等,既是军事装备它必然要部署到六国之中。

虽说六国都与以色列有上千公里的距离,既远离以色列,又都在以色列的攻击范围内,但面对以色列总是有前有后,以色列的威胁有轻有重,为实现半岛之盾对六国安全的全面覆盖,确保六国的安全,半岛之盾防御装备的具体部署就需要全面考虑到六国各国情况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面积不同、人口不同、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军事能力和军事水平不同的现实,半岛之盾如何具体部署,必须做到整体性和兼顾性,既能从整体上对抗以色列的攻击,也能兼顾到海湾六国国家的安全和各国不同的国情,进而科学、合理的部署半岛之盾,有效防御以色列的攻击,确保六国的集体安全。

第四个问题,半岛之盾的防御装备的来源。众所周知,海湾国家除沙特拥有少量的中式装备外,各国原有武器装备包括防空武器基本上都是以美式装备或西方其它国家的武器装备为主。这种西式为主的防御体系在这次以色列偷袭卡塔尔的行动中不能说是土崩瓦解,但明显失控,以色列的攻击能长距离深入卡塔尔境内竟然如入无人之境,卡塔尔的所有防空系统全部失灵,根本没有任何预警,也更谈不上雷达的发现和战机起飞迎敌。

无论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都对西式防空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挑战,一旦再次面临以色列的攻击,西式装备会不会像这次卡塔尔被炸那样完全失效?大概不是可能性的问题,而是必然性的结果,若如此不是可能让半岛之盾形同虚设,而是必然成为空架子,这不是让海湾六国产生出怀疑西式装备的可靠性,而是半岛之盾防御武器的来源必须摆脱对西式装备的依赖。

若不从西方购买防御装备,到其它什么国家能买到可以与以色列的先进战机相抗衡的防御装备呢?能买到中式,俄式、甚至土式、印式装备吗?况且土式、印式看起来并不靠谱,解决不了防御装备的来源问题,半岛之盾就难以落实。

第五个问题,半岛之盾的防御体系必须具备先进性。前面其可靠性、整体性、可行性的问题都提到了,若前面的问题都能如期解决,那就要直接面临其防御体系的先进性问题。必须承认,目前的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防御装备,面对以色列相对强大的攻击能力时,确实不具可靠的先进对抗性。这就要求海湾国家在建设半岛之盾时必须解决其进口防御装备的先进性问题。若不能实现从中国或俄罗斯进口先进的防御装备,那半岛之盾也是很难落实的。

困难在于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会不会将能对抗以色列的先进防御装备输入到海湾六国构成集体防御体系?这有一个互相信任的问题,卖给海湾某一个国家和卖给海湾六国的集体是有区别的,况且六国相信中式或俄式装备吗?同样,中国或俄罗斯相信六国能确保中式装备或俄式装备不被泄密?

毕竟这里有一个传统圈子的区别,海湾国家长期依赖西方,能否真正摆脱西方的影响和控制吗?

第六个问题,虽说半岛之盾主要是武器装备的防御体系,但这一武器装备的防御体系不能缺少政治经济外交信息情报等多方面的配合。从这次以色列轰炸卡塔尔没能实现主要目标的例子来看,情报信息的对抗必然是半岛之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伊朗被以色列轰炸的例子来看,信息情报的重要甚至关乎整个半岛之盾的成败,关乎能不能有效对抗以色列的攻击。看看以色列能精准轰炸到卡塔尔哈马斯目标所在地,能精准攻击伊朗的目标,其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渗透可想而知,卡塔尔明显也已被渗透。海湾六国能不能避免伊朗被渗透的情况,卡塔尔被渗透的情况是值得怀疑的,何况海湾六国中还有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若六国不能做到确保半岛之盾防御体系的情报信息不泄密,六国不被以色列的情况机构渗透,半岛之盾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毕竟六国不是统一的整体。

第七个问题,半岛之盾需要顾及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中的作用及影响。必须承认,伊斯兰信仰的国家众多,却分为不同的派别,互相之间在针对以色列的问题上大原则可能是一致的,但在对抗以色列的具体问题上几乎没有一致过。如前所述组建军事联盟,若这一军事联盟无法出现,半岛之盾不仅将突出成为对抗以色列的盾牌,也有可能成为影响不同国家的盾牌。

以色列很可能针对半岛之盾进行各种打击准备,以至于让半岛国家站在了对抗以色列的前线,这是半岛国家愿意承受的吗?

毕竟半岛国家没有胆量像胡塞武装那样勇于支持加沙巴勒斯坦人,敢于打击以色列。

或许半岛国家会认为半岛之盾是纯粹的防御体系,不会对以色列构成任何威胁,可在丛林法则治下的世界,强盗抢不到东西,那也是被抢者的罪过,狼吃不到羊那也是羊的罪过。

可见,半岛之盾进程是不是举步维艰不好说,能不能实现也很难说,只能说拭目以待吧。

不过,面对加沙巴勒斯坦人的现状,半岛之盾作为海湾国家的防御体系既不可能威慑到以色列,也不可能帮到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即使半岛之盾如愿实现,也不会改变加沙巴勒斯坦人的命运,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也不会改变被动应付以色列的局面,即使半岛之盾实现了又能怎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