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习水发生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136人住院治疗
一次普通的糕点购买,让上百个家庭尤其是孩子们经历了难熬的数日,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不断折磨着他们。
9月17日晚,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陆续接收多名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的患者。他们均反映在近日食用了当地生产的“三明治”糕点。
事件引起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展开调查和救治工作。截至9月21日下午17时,住院观察治疗人数已达136人,其中包含89名学生和10名学龄前儿童。
三明治糕点引发不适
9月17日晚21时30分,习水县政府接到县卫生健康局报告,称有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反映,在食用“三明治”糕点后出现不适症状。
县政府立即组织卫健、疾控、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排查工作。调查发现,患者食用的“三明治”糕点均为习水县某食品厂生产。
该产品在9月15日至17日期间,通过该企业在习水县城的8家自营门店销售。三批次“三明治”糕点共向137人零售了142单、181个,实际有187人食用过这些糕点。
儿童为主,症状严重
据食用者家属描述,中毒事件中的受害者症状明显且严重。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的三个孩子分享了一个三明治后,全部发烧至40摄氏度,其中2岁孩子的症状最为严重。
另一位家长描述,她14岁的儿子在食用三明治后出现腹痛、腹泻和高烧,体温一度超过39摄氏度,甚至一天腹泻多达二三十次。
孩子们的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部分患者还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表现。由于频繁腹泻,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也不得不使用尿不湿。
沙门氏菌污染是元凶
经过省、市、县三级疾控专家的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患者病症由沙门氏菌污染“三明治”糕点引起。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主要通过污染食品感染人类,引起发热、腹泻和 abdominal cramps 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甚至危及生命。
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是沙门氏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这也是本次事件中儿童患者占多数的原因所在。
多部门迅速行动
事件发生后,遵义市委、市政府于9月17日晚当即成立工作组,开展医疗救治和调查处置工作。
在医院开设了就医绿色通道,组建了市县联合医疗专家组,对食用过“三明治”糕点的患者进行统一诊治。
相关部门主动联系购买食用过该三批次“三明治”糕点的人员,安排他们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
市场监管部门于9月17日晚对生产原材料及剩余成品进行查封扣押,并对样品进行采集送检。涉事食品厂及8家自营门店被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医疗救治:患者病情稳定
截至9月21日下午17时,所有136名住院观察治疗的患者病情体征稳定。
大部分患者在习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转院至遵义市、重庆市等地的医院进行救治。
医疗专家组成员表示,沙门氏菌感染虽然症状可能较重,但只要及时治疗,通常预后良好。目前患者主要接受补液、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治疗。
食品安全警示: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见于生肉、禽蛋、奶制品等食品中。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原料采购、加工、储存和销售全过程的卫生安全。
消费者应注意食品保存条件和保质期,购买后尽快食用完毕,特别是含有蛋类、肉类等易腐成分的食品。
出现发热、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保留可能相关的食品样本,以便疾控部门进行检测和溯源。
(本文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极目新闻等官方媒体报道)